書名: 跟著孔子學易經(jīng)作者名: 張志明本章字數(shù): 794字更新時間: 2023-10-26 10:55:31
內容簡介
《易經(jīng)》共有兩種語言文字,一種是周朝的語言文字,一種是文言文,而我們現(xiàn)在用的是白話文,所以,易經(jīng)中的兩種語言文字我們都不容易看懂。
歷朝歷代的國子監(jiān)(教育部)都對《易經(jīng)》進行修訂,但由于文化傳播的原因,并沒有把學習易經(jīng)的正確方法傳承下來,國子監(jiān)把孔子的翻譯和解釋放在《周易》相應內容的下面,本來是想讓大家對照學習理解,但隨著時間的不斷更迭,后來的人大部分都把這兩個內容眉毛胡子一把抓了。兩種語言文字混在一起,講不清楚,說不明白,所以不學不糊涂,越學越糊涂。
由于孔子當時書籍非常富貴,寫書也很艱難,所以孔子沒有時間和精力把爻辭解釋清楚,只對爻辭做了注釋,并沒有詳細解釋。現(xiàn)在我們能解釋清楚爻辭,并不是因為我們聰明有智慧,而是我們有兩個“腦”,“人腦”加“電腦”,才有機會完成爻辭的解釋,否則,窮其一生也未必能做到,查找資料確實太難了。好在孔子把一卦的主要思想內容都告訴我們了,“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只要認真學習《彖辭》,一卦的主要思想內容就已經(jīng)知道大半了。孔子雖然沒有解釋清楚爻辭,但孔子還是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提示和說明,由于中國文化從古至今都是一脈相承,所以,只要我們掌握了文字的規(guī)律,找到了學習的方法,還是能夠把爻辭的大概意思基本解釋清楚的。學習《易經(jīng)》不能離開孔子的典籍,離開了孔子講《易經(jīng)》這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易經(jīng)不是迷信。很多人一聽易經(jīng),就想到了八卦算命,把易經(jīng)看成一部占卜算命的書。孔子說“夫易何為者也?”孔子問《易經(jīng)》是本什么書呢?“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易經(jīng)》是探索開發(fā)宇宙萬物的根本,探尋所有事務成功的法則,蓋冒超過天下所有的規(guī)律和法則,不過是這么一個學問而已,不過如此而已。什么叫吉和兇呢?“吉兇者,失得之象也。”得道叫吉,這樣做符合規(guī)律,做對了,會成功得到叫吉。失道叫兇,違背了規(guī)律,做錯了,會失敗叫兇,吉兇就是得失成敗的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