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艾草

清明前后,田野上的艾草生動起來了。

那種生動青春而且鮮活,宛如一條閃著粼粼波光的河流,舒緩地、平靜地途經我的家鄉。每到這個時候,我的家人會特別忙,一方面他們要到地里給剛剛發出嫩芽的果樹除草、施肥,另一方面,他們還希望能夠趕在其他村民之前采集數量更多、品質更好的艾草。

這個時間,市面上買艾草的人也很多,除了藥商,拆零散買的多半是鄉民,他們做的艾粑粑是這個季節最流行的特色食品。我們家采摘的艾草,做藥材的很少,幾乎全都拿來做艾粑粑了。

我母親生于中藥世家,到我外祖父那輩還頗為有名。但祖訓規定祖傳的醫術傳男不傳女,而我母親那一輩只有三個姑娘,沒有男孩,醫術就失傳了。但用艾草做艾粑粑這一門家傳的絕活兒倒是傳了下來,在糍粑里除了加上艾葉汁,還添加一些特制的中藥,這樣做出來的艾粑粑味道就很特別,別人家仿制不了,除了好吃,還能防病治病。

以前,家里做艾粑粑主要是供自家人吃,偶爾也送一點給鄰居和親朋。但后來慕名的人多了,便有人到家里來買。剛開始的時候,我母親都以農活兒忙,沒時間做為由推托。誰知后來竟有幾個鄰居家的小媳婦說:“要不這樣,您老負責在家做粑粑,我們幫您下地干活兒,不讓您耽誤農時!”這樣,我母親推托的理由便沒有了。也就是從那時起,我家開起了一個做艾粑粑的小作坊,每天要做一兩百個艾粑粑,供上門的人購買。不過,這一兩百個艾粑粑實在不經賣,通常不到下地干活兒的時間,排隊等候的人就把它們搶完了。

這么紅火的生意,讓村里的一些人家看到了商機,他們也開始經營起做艾粑粑來,可惜都沒有我母親做得那么搶手。

一個艾粑粑賣一元錢,每天我們家有一二百元進賬,看起來真不少了,可是后來我核計了一下成本,雖然艾草是地里免費撿的,但糯米是辛苦種的,一些中藥是藥店里買的,做餡用的糖、花生、芝麻都要花錢,即使不算人工成本,這筆生意做起來根本賺不到錢!

看著母親每天早上不到四點就起來忙活,磨米,搗藥,炒花生、芝麻什么的分外辛苦,我曾經勸她別做了,要不然就提價,一個粑粑賣兩三元,如果人家要,我們家也能賺點錢,如果人家嫌貴不要,正好借坡下驢,索性再也不做了。可母親說,人家來咱家買,說明人家真的需要,怎么好意思能幫不幫呢?

可能正是這句話,讓清明前后成了我們家最忙碌的時節。每天我們下地,必定要先采摘艾草,然后才干正活兒,回到家里,還得忙著準備糯米,挑揀艾葉,篩芝麻,剝花生,到晚上還得一家人圍在桌前搓粑粑。這似乎就是我們家這段時間最常態的生活,好像從來就沒有改變過。

自從上了大學離開家鄉,然后到大學畢業留在外地工作,我曾經有過十余年時間不在家里過清明節,那時候似乎有點終于解脫了的感覺。可每當我在超市里買菜,看到超市里擺賣的艾粑粑時,就會特別懷念家里艾粑粑的味道,覺得超市里的艾粑粑簡直就不是人吃的。

到三十五歲的時候,我終于有條件在單位里自由選擇自己的休假時間了,于是我將每年清明節前后的七天時間定為自己的休假日,我跟領導說是為了祭祖,但其實是為了能回到母親身邊,和母親一起做艾粑粑,品嘗母親做的獨一無二的艾粑粑。

艾粑粑很小,充其量不過一兩多重,但從摘艾草到出鍋的整個過程,它滿滿的全都是我充實的往昔生活和甜美的回憶。

清明節前后的田野周邊,艾草很嬌嫩,淺灰、淺綠,百媚千嬌,它們清新、柔婉地點綴在田地四周,和四月的陽光一起溫暖大地、美化神州,那種盈實而樸素的光華,無法復制,令人感慨有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淄博市| 武平县| 台北市| 凭祥市| 大姚县| 理塘县| 舒城县| 黄骅市| 巴彦淖尔市| 神农架林区| 临桂县| 七台河市| 华坪县| 孝感市| 保定市| 桃源县| 富宁县| 云林县| 永康市| 海林市| 兴文县| 乌拉特前旗| 同仁县| 江西省| 三原县| 应城市| 双牌县| 耿马| 南汇区| 定兴县| 灵石县| 闸北区| 孟连| 山阴县| 大宁县| 台前县| 永安市| 泰安市| 兴宁市| 简阳市| 井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