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談起了風花雪月,賽馬斗雞這些玩意,幾人倒是眉飛色舞,分外激動。
“我花了八千從遼國進了匹汗血寶馬保證能得頭名?!?
“不行,汗血寶馬奈熱畏寒,得是混血馬,我聽說馬臀越翹,越跑得快——”
朱敦漢對此倒是感到乏味:“我去看看那駿馬,諸位慢聊!”
陳文龍異然,你往常不是最愛這些嗎?
“殿下您隨意,青黛在后院,我這就叫出來!”
朱敦漢搖搖頭,沒有反對。
復國公府雖占地略小于王府,但擺設裝飾卻不亞于王府,無一不精致昂貴。
區區馬廄,其規模就不亞于一個小院,十幾匹駿馬待著,還有一個平地讓它們遛彎。
只見一個一米六左右的小姑娘,穿著黑色勁衣,扎著馬尾辮,牽著一匹棗紅色的駿馬,在場地內緩緩走動。
巴掌大小的臉精致可人,宛若瓷娃娃,一顆美人痣點在嘴角,不細看根本瞧不出來,
她臉上不見胭脂水粉的痕跡,天然就帶著清純的美感,以及一種異于常人的活潑。
不同于深閨繡樓中的大小姐,她并非那種悶出來白皙,而是一種白里透紅的健康美。
雙眸柔情似水,可惜卻只撲向了身邊的馬兒。
唯一令人憂慮是,那胸前平平,仿若馬場。
御姐范,蘿莉身,不外如是。
朱敦漢一眼就認出來,這是自己的未婚妻,陳家三小姐,陳青黛。
一個傳說中愛馬如命,英姿颯爽,想做女將軍的貴族小姐。
“你?”待馬兒打起響鼻,陳青黛扭過頭,略微抬起下巴:“舒王怎么來這了?”
“貴府請我來,不就是說參觀駿馬嗎?”
朱敦漢走近幾步:“是這匹馬?”
“沒錯!”陳青黛暗自挪了兩步,皺起瓊鼻,驕傲地解釋道:“紅兒是河西馬與承德馬結交的成果,不僅耐力好,肩高也正合適。”
“承德馬?”朱敦漢面露不解,河西馬我聽過,承德馬倒是耳聞的少。
“就是察哈爾馬?!标惽圜炻冻鲆桓蹦阏媸菬o知的表情:“因為察哈爾馬以承德最為優良,故而多以承德馬代之?!?
所謂的察哈爾馬,實際上是在第一代穿越者進行馬種培養的結果。
有阿拉伯馬,河西馬,汗血寶馬,以及蒙古馬混雜。
最后以蒙古馬和汗血寶馬混合,得到了耐寒且高度適中的察哈爾馬,也就是承德馬,多用于軍馬。
以蒙古馬與印度馬爾瓦里馬雜交,形成了耐熱的江淮馬,其馬場多在江淮與西北。
貴族們則多喜歡察哈爾馬,姿態優美且速度快,適合北方騎乘,尤其是在冬天時。
用于拉拽、農耕的夏爾馬,也是頗受歡迎,存量達到數萬匹。
朱敦漢笑了笑,讓人從馬廄中遷出一匹黑馬來,與少女一樣,牽著溜達著。
陳青黛奇異地看著這位王爺,沒有再理會,然后一個翻身上馬,奔走而出。
“嚯,挺有性格的!”
朱敦漢哪能示弱,同樣上馬而走。
緊接著,一排侍衛和護衛們也緊隨而后。
一通奔走,直接出了西直門,往城外而去。
二人差了大半個馬身,旋即漸漸拉開,不見身影,只見灰塵。
“咳咳,有性格!”
朱敦漢笑了。
自信,活潑,敢讓親王吃土。
陳青黛完全沒有此時女子溫婉的性格,恍若讓他覺得來自后世。
或者說,人都是賤的。
吃慣了咸菜想吃山珍海味,山珍海味吃多了,又想念起了咸菜。
“回家!”
朱敦漢見女人不愿搭理自己,也沒想著過去舔,這不符合自己的身份。
只要得到她的背景家世,以及話花容月貌,愛情什么的也沒那么重要。
有句老話說的好,日久生情嘛!
陳青黛縱馬馳騁了一陣,卻不見舒王身影,直到歸家時才聽說舒王回去了。
她撇撇嘴:“男人……”
回到王府,朱敦漢還沒來得及喘口氣,胡林翼就上門匯報工作。
這時他才想起來,自己還身兼著議和的差遣。
“殿下,議和成了!”
胡林翼帶著一本議和冊子,一式兩份,直接呈給他看。
朱敦漢細細一觀,都他么是官方用語,看著累人:“你就直說吧!”
胡林翼這才笑道:“英夷同意了朝廷的要求,臣等不辱使命。”
大明同意英國改名,降低關稅兩個條件,而英國則同意撤離緬甸,承認大明宗主權,而大明也承認英國對印度的宗主權。
自此,兩國達成和議。
在孟加拉問題上,大明默許英國占據,不會直接出兵幫助雍國。
至于關于鴉片事宜,威爾遜專使坦言,東印度公司及后來的印度總督府,并沒有參與到鴉片販賣中。
因為東印度公司的獨家壟斷權被打破,這群販賣鴉片的公司都是貴族在操控,官方并不能禁止,有心無力。
“這事當真?”朱敦漢驚訝道。
“臣去問詢了幾個交好的夷商,他們說,早在正隆十七年(1834)東印度公司就沒了壟斷權,所以漸漸沒落,被總督府替代?!?
胡林翼嘆道:“東印度公司信譽良好,可是朝廷的出口大戶,那時候哪有什么鴉片呀!”
“為何?”朱敦漢心思百轉。
也對,東印度公司的出口和進口都是轉口買賣,無論怎樣都是賺錢的,哪里管什么出超、入超,鴉片生意可有可無。
而歷史上的鴉片戰爭,不就是那些貴族們的鴉片被抄,惱羞成怒,鼓動英國政府發動的嗎?
“說是什么貿易自由!”胡林翼不解,但覺得遺憾:“可惜了,東印度公司就沒了?!?
“戶部都說,當年東印度公司帶一船船白銀來,又帶一船船瓷器、茶葉,絲綢走,端是大氣,都不帶還價的,朝廷也是賺的盆滿缽滿?!?
朱敦漢笑了笑,你漲人家也漲,自然是大氣,這就是壟斷帶來的底氣。
這一分析,朱敦漢就察覺到,這場和議兩國的誠意并不高,就是一個停戰條約。
鴉片和孟加拉問題都只是擱置不談,并未得到解決,這就是火線。
英國剛結束克里米亞戰爭,財政虧空,兵卒死傷嚴重,根本就無力東向,只能舔舐傷口回血。
歷史上也是如此,時隔數年,不得不聯合法國發動二鴉,要求滿清遵守一鴉條約,懲戒滿清。
這場海戰,也不過是為了打孟加拉的預防措施。
而大明呢?
從上到下都認為是疏忽大意而敗的,正整頓財政重建水師。
兩國將來必有一戰。
無關其他,就是利益,降低的關稅只是撓癢癢,龐大的亞洲利益,讓英國不得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