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縱橫
- 大明:我真不想上建文帝的賊船啊
- 江夜獨明
- 2056字
- 2023-11-22 13:04:36
林逸思抬頭看了眼夏原吉,大抵知道他在想什么。
洪武二十五年是最后一次收換舊鈔,按朱元璋的意思就是,“行之逾年而復罷”。
按林逸思的意思,陛下的金口玉言豈不作廢?
至于建立倉庫,兌換物品,也就是準備金。
這點朱元璋不可能沒想過。
就算他沒想過,他身邊的大臣們又不是沒讀過書,哪里不清楚其他朝代是怎么干的。
像林逸思上輩子寫網文,寫個什么東西還得先查資料。
朱元璋推行寶鈔的時候肯定派人查過宋元是怎么干的。
而且他推行寶鈔的目的壓根不是所謂的便民,真實目的是出于財政需要。
明初戰爭頻發,天下經歷長時間的戰亂,經濟殘破,國家并沒有多少的財政收入。
朝廷打仗缺錢怎么辦?
朱元璋很聰明的想到寶鈔,來了一手空手套白狼,幾乎沒有任何付出的就把財政的空缺用百姓口袋里的錢填補上了。
寶鈔從一開始就是利于朝廷,不利于百姓。
林逸思拉回心思,淡定的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方才繼續說道:
“朝廷可以內部用食鹽綁定寶鈔,對外交易用鐵鍋綁定另一種特殊的寶鈔。
韃靼缺鐵,沒有鑄鐵技術。
韃靼已經習慣了使用鐵鍋,被驅逐中原后把鐵鍋當寶貝供著。
姻親之家進門問的不是彩禮,是家里有沒有鐵鍋,可見鐵鍋在草原的重要性。
用這種與鐵鍋綁定的寶鈔來與韃靼交易他們賴以生存的食物牛羊,他們打仗依賴的馬匹。
這樣一來,朝廷通過控制寶鈔的發行量,便可暗中控制草原的人口。”
“韃靼若是缺少食物,將鐵鍋煉制為刀劍武器,進犯邊疆搶奪糧食如之奈何?”
夏原吉看著稚嫩的林逸思,心想對方還是太年輕了。
林逸思微笑道:
“北元并非團結一心,乃是諸多部落組成。
韃靼若是進犯我大明的國土便禁止與進犯的部落交易鐵鍋,再將之前所發行的寶鈔全部作廢,并以此為借口提高鐵鍋的價格。
如今韃靼勢力弱小,被咱們的將士追亡逐北,打的落花流水,不少部落并不想與大明為敵。
咱們大明朝可以告知草原諸多部落,若所進犯的部落被剿滅,不管是朝廷的軍隊,還是其他部落,便恢復寶鈔,并調低價格。
通過控制鐵鍋貿易來控制草原的人口和軍事實力。
通過縱橫來打擊強大而不服從的部落,使其相互猜忌,無法統一。
這樣一來,朝廷還會擔憂北方的韃靼嗎?”
林逸思話音落下,夏原吉和林誠義聽的目瞪口呆。
還能這樣玩的?
夏原吉腦海中蹦出這句,他心里暗道,“好狠的空手套白狼,驅虎吞狼之計!”
寶鈔并無實用價值,從價值上看是無用的廢紙。
用那隨時可以印制的廢紙去換韃靼的食物和用于戰爭的馬匹,這不就是空手套白狼嗎?
至于后面的驅虎吞狼之計,算得上明目張膽的陰險!
叩邊的韃靼若是戰事不利,自身實力削弱,其他部落首領豈不想取而代之?
更何況,兌換發行的寶鈔被他們捏在手里,作廢了,底下的人心里會怎么想?
必是記恨朝廷和叩邊的部落。
但朝廷又給出一套補償措施,表示是你們先動手,也別怪咱無情。
只要叩邊的部落被滅了,大家關系跟以前一樣好,而且鐵鍋的價格還給你調低了。
韃靼們見到自己得了好處,心底的恨意一掃而空,反而會覺得朝廷仁義。
他們不說親自上陣,但通風報信肯定是有的。
夏原吉越往深處想,越覺得林逸思這招非常陰……行之有效!
他甚至已經構思好了林逸思所言寶鈔的大體框架。
夏原吉心想,林逸思的寶鈔改革真他娘滴好!
這么好的高招怎么可能不上報給陛下?
夏原吉心底嘿嘿一笑,騙小孩誰不會呢?
小時候誰沒被無恥的“大人”們騙過?
林逸思啊,你還是太年輕了,這次就當給你長長記性……
在坐在林逸思邊上的林誠義,愁眉苦臉的望著自家兒子。
小小年紀心思就如此……如此稠密,必須用四書五經中和一二!
不過兒子好像是左春坊贊善大夫李希顏李先生所教。
沒想到這個聲名遠揚的大儒心思竟如此歹毒,把自己的兒子教的……
哎~
林誠義長嘆了口氣,心想,青雀以前多么可愛,多么善良……
只怪自己無能,讓兒子知曉了人世間的險惡。
……
林逸思一行人辦完事,安安穩穩的坐到馬車上。
林誠義望著掀開窗簾好奇張望千步廊兩邊,林誠義咳了一聲道:
“青雀呀,平日里大本堂里的先生是如何教你的啊?”
林逸思拉上窗簾,怪異的看了林誠義好幾眼,道:
“跟鄉村里教書的夫子沒什么區別。
平日里教書都是先生念一句,學生讀一句,又或者讓學生們練字。
孩兒每次交上作業,那老……先生都說孩兒的字像是蚯蚓在紙上爬。
明明孩兒的字在大本堂算得上出類拔萃了!”
說完,林逸思又補充一句:
“不過先生執教甚嚴,連皇子皇孫都不敢在他的課堂鬧事。”
“這樣啊……”林誠義對李希顏有了進一步認知,又問道,“他平日里教什么書呀?”
林逸思又看了林誠義好幾眼,老爹什么時候起,關心起教書的先生了?
他雖然不怎么想說,但還是實話實說道:
“還能有什么,就四書五經啊。不過先生平日里會教一些治理地方的方略,會教導民生,教導管理什么的。”
林誠義嗯了一聲,知道問題出在哪了。
肯定是李希顏教導治國理政的時候摻雜私貨,給自家崽子灌輸了邪惡的思想!
林誠義道:“青雀日后你少聽些李先生的話,多看看圣賢書。咱家世代讀書,算得上書香門第,今后應當做堂堂正正的君子才是。”
聽到老爹的話,林逸思感到莫名其妙,但很給面子的點了點頭道:
“知道了。爹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平日里有多么認真讀書。”
“青雀你明白就好。”林誠義自然清楚兒子讀書有多么認真刻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