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茍利國家生死以
- 大明:我真不想上建文帝的賊船啊
- 江夜獨明
- 2017字
- 2023-11-07 00:10:10
朱允熞上課能做表面功夫自認(rèn)為已經(jīng)對得起先生了,結(jié)果慘遭毒手。
他扶著下顎,裝著十分認(rèn)真的模樣,連朱元璋也隨之期待起來。
“大學(xué)之道不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嘛。”
李希顏也給了皇孫面子,微笑的點了點頭。
朱元璋臉色徹底垮了下去,兒子孫子不學(xué)無術(shù),都這般廢物,怎成大器?!
李希顏又點名道:“李玄,你來回答一下。”
前兩個比較標(biāo)準(zhǔn)的答案都被說了,李玄直接擺爛道:
“先生,大學(xué)之道太過于深奧,學(xué)生不知。”
李希顏本就不對功勛子弟抱什么希望,微笑道:“坐下吧。”
說完,他站在講堂上,掃了一圈眾人,眾人齊齊低下頭,陷入“沉思”。
林逸思心底不斷祈禱,別點我,別點我……
突然,李希顏目光從左邊,一眨眼,瞬間笑瞇瞇的望向林逸思道:
“林逸思,你認(rèn)為什么是大學(xué)之道呢?”
艸!
林逸思心底對李希顏那老登破口大罵。
他對儒家興趣不大,懂個屁的大學(xué)之道!
對視著李希顏期盼的眼神,林逸思覺得自己若是不答些什么,怕是這老登又要盯上自己了。
林逸思頓了頓,咳了幾聲,打算硬著頭皮說幾句。
蹲在墻外偷聽的朱元璋,站起身看向林逸思,他劍眉星目,眼神非常具備靈性。
朱元璋暗道,林逸思這小子非常自信嘛。
“學(xué)生覺得大學(xué)之道過于深奧,說是追求最完善的境界,可世上哪有最完善的境界?”
林逸思說到這原本打算扒一扒孔老二的黑料,但在古代污蔑孔圣人想想還是算了吧。
他直接了當(dāng)?shù)溃骸肮识瑢W(xué)生以為大學(xué)之道在于知行合一。”
“學(xué)生讀過一首詩,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圣人之言過于深奧,學(xué)生尚且年幼,懵懵懂懂,但學(xué)生認(rèn)為自己做的事正確時,學(xué)生就覺得自己應(yīng)當(dāng)去做!”
林逸思說到這直接不談了,他對陽明心學(xué)看的不多,編不下去了。
李希顏道:“依正道而行,守中正仁義,不錯。你覺得什么是正確的事,又當(dāng)如何去做?”
朱元璋也不信什么完美的境界,倒是對林逸思口中的“知行合一”挺感興趣的。
對于李希顏詢問的問題,朱元璋覺得林逸思所談的大抵也就是國家百姓什么的。
書生長談之言,沒什么新意。
只見林逸思目視前方,大聲道:“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朱元璋聞言,差點拍手叫好!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干巴巴的國家大義,哪有詩句震撼人心!
朱元璋見林逸思這小子,雖說讀書不怎么認(rèn)真,但德才兼?zhèn)洹?
不愧是自己給乖孫留的人才!
李希顏對視著林逸思認(rèn)真的目光,回想起雞鳴寺林逸思對捐贈的看法。
知行合一,只要自己認(rèn)為是對的事就去做。
哪怕世間黑了些,該做的依舊去做!
哪怕會威脅自己的生命,該做的依舊去做!
這是圣賢之道啊!
林逸思見李希顏目瞪口呆,嘴角微微上揚。
叫他闡述大道理,說實話有點難。
但如果能抄名人名言,那絕不成問題。
李希顏為了照顧皇子皇孫的情緒,淡淡道:“還行,坐下吧。”
呵呵,老登還裝淡定,明顯被我裝到了嘛……林逸思暗道,樂呵呵的坐了下去
此時,朱元璋心里重復(fù)了幾遍“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他打算將這句詩巧妙的念給百官聽,讓他們好好看看什么是為國為民,什么是高尚的品德。
還打算將林逸思立為標(biāo)桿式神童,好生夸獎一番。
不過念到林逸思這個人是要留給孫子曾孫的,不能拔苗助長,又熄了這個想法。
朱元璋眉頭帶著喜色道:“林家的事打聽的如何了?”
王景弘低著頭,伏著身子,小聲道:“主子交代仔細(xì)查,奴婢不好催促,這就再多派些人手去查。”
朱元璋今天高興,這些小事被他下意識忽略過去,點了點頭道:
“仔細(xì)查,查清楚。”
……
五月初二,臨近未時,東宮文華殿。
朱允炆放下筆,揉了揉睡眼道:“黃先生,齊侍郎快到了嗎?”
寶兒道:“到東華門了。”
“快到了了啊……給孤倒杯濃茶。”
朱允炆看著案桌上自己寫的奏疏苦笑幾聲。
昨晚他思考了一晚上,到了三更熬不住了,歇息了一個半時辰多。
迷迷糊糊間被宦官喊醒,又得急匆匆的參與早朝,處理政事。
朱允炆感慨道:“也不知皇爺爺是怎么保持每天都精力充沛的。”
過了一會兒,齊泰和黃子澄走進文華殿,恭恭敬敬的行禮道:“臣參見太孫殿下。”
“免了免了。”朱允炆站起身,微笑道,“尚禮,子澄,來看看我寫的奏疏如何?”
與黃子澄對視一眼,齊泰默契的慢了黃子澄半拍。
沒辦法,他是兵部侍郎,不是禮部侍郎,專業(yè)不對口。
雖然憑著學(xué)識也能提些有用的建議,但肯定不如擔(dān)任太常寺卿的黃子澄。
黃子澄走上前去,仔細(xì)看著奏疏。
朱允炆對安撫北方士子主要有兩種策略。
一是,將南北士子分開,按南五北五錄取進士。
這樣一來,每年錄取北方士子的數(shù)額相對于前些年大大提高了,也能體現(xiàn)朝廷南北士人一視同仁的決心。
絕不會再出現(xiàn)像今年會試錄取名單上一個北方士子都沒有的結(jié)果。
二是,增大國子監(jiān)招生人數(shù),增錄北方士子。
此招一出,北方士子必定感念朝廷的恩德。
由于朱元璋殺的官吏多達(dá)幾十萬,明初國家人才奇缺,監(jiān)生畢業(yè)后有很多機會都可做官。
甚至很多監(jiān)生就直接被朝廷任命為知縣,或者更高的官員。
增錄北方士子入監(jiān),整個北方讀書人當(dāng)官的機會不就更多了,豈不驚喜萬分?
“妙妙妙!”黃子澄目光流露出贊許,笑道,
“殿下的第二個安撫策略,北方士子誰不感念朝廷?只是南北分榜的數(shù)額不應(yīng)該五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