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回家
- 武興大明
- 紈紈紈紈紈绔
- 2220字
- 2023-12-02 21:42:14
“所以,如果殿下不著急的話就再等等。”
“等?”朱瞻坺有些疑惑。
“不需要多等,幾日便可!”護教王聞言趕忙開口解釋。
“在下回到駐地后立刻便安排人,護送殿下回家,當然了,人數(shù)不能太多,最多只能有兩萬人,還望世子殿下不要介意。”
……
朱瞻坺看著護教王滿臉真摯的表情,他感覺到很是無語。
兩萬人啊,這是什么概念?
這么說吧,朱瞻坺他爹朱高燧作為都忙藩王,配置也不過是三個護衛(wèi)所,一共一萬六千八百人。
“無妨!無妨!”還沒等朱瞻坺開口,一旁的贊善王就趕忙說道。
“在下現(xiàn)在立刻就去安排人!靈藏這邊雖然沒有兩萬人,但是鄧麻和德格那邊有!”
……
朱瞻坺聞言也沒有說話,只是好笑地看向了著急表現(xiàn)的贊善王。
很顯然,贊善王是在擔心朱瞻坺只帶著護教王他們玩兒,而把自己給扔下了。
倒不是朱瞻坺給的太多了,實際上別看朱瞻坺說得很大氣,但不管是幫養(yǎng)牦牛還是支援糧食,等分下來就不多了,畢竟烏思藏都司這邊三大法王五大地方王呢。
這就好比大明的財政,明明每年都收上來那么多的賦稅,但這里分一點那里分一點,很快就沒了。
主要的問題在于,如果西藏八王中除了他之外的所有人都得到了朱瞻坺的支援,那他治下的百姓會怎么看待他?
所以,即便是本不應該著急的事情,他也必須著急起來了。
不過,對于贊善王來說幸運的是,朱瞻坺并沒有出言反對,而是點點頭同意了。
畢竟,棒子打了,甜棗也扔出去了,雖然對方?jīng)]吃到,但總不可能真不給人家吃吧?
就這樣,朱瞻坺在靈藏又多停留了幾日,最終在半個月前動身返回云南。
就在朱瞻坺踏上回家之路的時候,應天府中卻是暗潮涌動。
“都說說吧。”
應天皇宮,乾清宮中,朱棣看著面前的文武百官,面色陰沉。
然而,哪怕是作為皇帝,他的話依舊沒有人回應。
“老大,你說。”
沒人說話,朱棣就將目光轉(zhuǎn)到了自己的兒子身上。
朱高熾面色一苦,但卻也不得不走了出來。
“啟稟父皇,以兒臣愚見,不妨先停掉今年和草原的互市,給瓦剌一點震懾,如何?”
……
聽著大兒子的話,朱棣面色陰沉。
雖然早就知道大兒子不會說出以武力解決這種話來,但真等大兒子說出來了,他還是感覺有些失望。
“此番馬哈木殺本雅失里,立答里巴為汗,是在藐視我大明天威!”
眼見沒人說話,大兒子所說自己又不滿意,朱棣只能先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
“韃靼已經(jīng)于前年被我大明所滅,而馬哈木卻另立新汗,這難道不是在說韃靼未死,不是在打我大明的臉面嗎!?”
“啟稟陛下!”
見朱棣表明了態(tài)度,立刻就有人站了出來。
“末將認為,當出兵!”柳升低著頭站了出來。
“瓦剌受我大明冊封,但卻仍舊心念前朝,一面受我大明恩賜,一面卻又妄圖恢復蒙元,若是不以儆效尤,以后天下難定!”
“臣反對!”柳升的話音才剛落下,還沒等朱棣開口,夏原吉就站了出來。
“啟稟陛下,國庫無錢!”
“怎么又沒錢!?”朱棣明顯是被夏原吉幾次三番地說沒錢給氣到了。
“前年老三的兒子下去給傷亡將士發(fā)放撫恤你就說沒錢,最后還是老三的兒子給朝廷出的錢,如果朕沒有老糊涂的話,朕從未收到過你還錢給老三兒子這項支出吧?”
“上次北征的繳獲你說考慮到價格降低的問題要慢慢出售,怎么這都快兩年了,你還沒有賣完嗎!?”
“回陛下,上次北征的繳獲已經(jīng)出售完畢,但國庫的確是沒錢,也沒有歸還趙王世子殿下的錢款。”面對朱棣的詰問,夏原吉不慌不忙。
“也正是因為沒有還,所以微臣才說沒錢。”
“今年正月,陛下您在今年的第一次早朝上就命百官上諫民瘼,之后便下令賑濟蒲州一帶百姓。”
“除此之外,朝廷今年新設(shè)立了囊哈兒衛(wèi)和建州左衛(wèi),賞賜頗多。”
“另外還有陛下您讓工部尚書宋禮親自帶人前去治理衛(wèi)河與黃河水患,給皇太孫殿下招選幼軍、下令加固邊防以及給原韃靼舊地和兀良哈三衛(wèi)舊地安排駐軍等事。”
“這些事情加起來,不僅是之前北征的繳獲,就連今年的賦稅微臣都算進去了,但仍舊是緊緊巴巴的。”
“原本微臣打算等趙王世子殿下完成茶馬互市一事后,就將此前朝廷所欠的錢款全部歸還。”
“可若是陛下再次出兵草原,朝廷欠趙王世子殿下的錢還能不能還暫且放到一邊,光是出兵就不夠。”
……
夏原吉有理有據(jù)地說著,但卻把朱棣給氣得不輕。
其實也正是因為夏原吉有理有據(jù),所以朱棣才會被氣得不輕。
他一個大明皇帝,沒有出兵的錢糧就不說了,還欠著自己親孫子的錢?
如果欠的是朱瞻基的錢,那倒好說,畢竟朱瞻基已經(jīng)在去年被正式冊封為皇太孫了,是正兒八經(jīng)的儲君。
既然是儲君,那么反正以后皇帝的位子也是要傳給他的,也就不存在什么欠不欠的了,頂多算是個寅吃卯糧。
但問題是,朱瞻坺不僅不是朱瞻基,還是一個已經(jīng)就藩去了的藩王世子,這還不算,此前為了大明的安定,朱瞻坺可是放棄了權(quán)力、放棄了北方商業(yè),甚至放棄了他此前近十年來所經(jīng)營的一切,去了云南,做一個富貴王爺……世子。
這一欠再欠,欠的還是自己的親孫子,而且自己本就對這個孫子心懷愧疚……
決定不是不能下,但是如果下了……朱棣心中的愧疚怕是就抹消不了了。
“陛下,微臣贊同夏尚書的決定。”就在朱棣糾結(jié)的時候,楊榮站了出來。
“雖然微臣也認為該出兵給瓦剌一個震懾,但眼下其實還不用著急。”
“此前韃靼被我大明將士重創(chuàng),就算是有瓦剌幫扶,也絕對不可能與我大明相抗。”
“既然如此,微臣認為,倒不如等一等。”
“一兩年的時間,瓦剌不會有什么大的發(fā)展,我們大明再斷掉與他們的互市,他們想要發(fā)展起來就更加困難了。”
“而在這一兩年的時間里,我們可以提前做好規(guī)劃,給國庫留出錢糧。”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等交趾那邊結(jié)束。”
“只要交趾那邊平定了,我們大明不僅少了一項錢糧的支出,還能在下次出征草原時多出很多的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