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要說消息靈通,那得分情況。
說皇帝消息最靈通,那沒啥問題,但是這也是有局限性的。
在大明,在朝廷可控制的范圍內,甚至縮小到京城周遭,皇帝的消息的確是最靈通的,尤其是在有錦衣衛的情況下。
但如果是在大明之外,甚至都不用出大名,在西南七司、關西七衛以及舊港宣慰司這種朝廷不能很好管控的地方,皇帝的消息也不是很靈通。
如果把范圍放大到整個世界,那朱瞻坺敢說,在這個時代這種科技背景下,消息最靈通的一定是商人。
比如說朱瞻坺上次參加除夕晚宴所說的“契丹國的野豬皇帝”一事,作為大明皇帝,而且還是擁有著巔峰時期錦衣衛的朱棣都不知道。
而舊港宣慰司那邊的事情,縱使施家可以讓整個舊港宣慰司的人都閉上嘴巴,但他們卻不能讓別人也閉嘴。
比如,很早就對他們虎視眈眈的滿者伯夷。
當初舊港宣慰司是怎么建立的?施進卿又是怎么成為舊港宣慰司指揮使的?
作為施進卿的女兒,施二娘無比清楚。
“人活一世,要有自知之明。”看著施二娘期期艾艾的樣子,朱瞻坺微笑著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也就是本世子生性憊懶,不愿意多管閑事,不然的話……”
朱瞻坺沒有把話說到底,只是冷冷的瞟了施二娘一眼。
然而,雖然是冷漠的語氣,但施二娘卻如蒙大赦,不斷地躬身行禮,然后緩緩退走。
對于她來說,只要明確朱瞻坺不會對舊港宣慰司動手就好了。
至于朱棣……
說句難聽的,施家現在真的不怕朱棣,做皇帝看似風光,但實際上卻有太多太多的限制。
一個被名聲所累的皇帝,必然不會做出太過于無理甚至是殘暴的事情來,就算是要做,那也只能像交趾那樣,先讓朱瞻坺去做,然后再根據大明官員和百姓的風向決定之后該怎么做。
在施二娘看來,如果這次大明百姓一邊倒的說朱瞻坺殘暴之類的,朱棣肯定會選擇棄車保帥。
所以,在施二娘看來,只要安穩好朱瞻坺這個不穩定因素,別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
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施二娘怔怔的看著朱瞻坺的方向,心中開始盤算了起來。
剛才朱瞻坺直接挑明了舊港宣慰司的遮羞布,說明他對舊港宣慰沒什么好感,但卻又沒有發作,還說自己是生性憊懶,那就說明還有的救。
拿什么救?
金錢?朱瞻坺應該是不缺的。
執掌北方商業好幾年,自己手底下也有不少的產業,更有王氏這種商業家族,朱瞻坺肯定夠不著富可敵國,但也絕對不缺錢花。
美女?朱瞻坺好像更不缺。
施二娘比朱瞻坺到京城的時間更早,所以就提早去打聽了一番,這應天府雖然不是朱瞻坺的久居之地,但畢竟是宗室子弟又是風頭正盛的人,所以施二娘還是打聽了不少東西出來。
潔身自好,手底下有青樓產業,花娘無數,甚至還圈養了個禁臠,但卻從來不曾聽說過朱瞻坺有多好色。
權力?呃……這個還是……算了。
作為大明宗室,如果朱瞻坺真的貪權,那他現在就不會在云南了。
再說了,就算是朱瞻坺貪權,施二娘也給不起。
所以,思來想去,施二娘還是決定從美女這個方面入手,當然了,其他方面也不能放過。
只要是人,那就有喜好,就算是不喜好錢,那奇珍異寶或者其他罕見的東西中總有一個喜歡的吧?
……
遠處,朱瞻坺并不知道施二娘在想些什么,不過就算是知道他也不會在意。
他只是看著瓦剌使臣的方向默不作聲。
今年,瓦剌派來的使臣是瓦剌三王之一的安樂王把禿孛羅之子亦剌思。
在瓦剌,是把禿孛羅、太平和馬哈木共理政事,所以此前馬哈木殺本雅失里,立其子答里巴為汗不是馬哈木一個人的決定,而是他們三人共同的決定。
當時,他們篤定大明短時間之內沒有再次北征的能力,就算是有,瓦剌距離大明過于遙遠,給補給帶來的壓力過大,戰事也必定不會持續太久。
除此之外,交趾、關西七衛、倭寇以及此前打下的韃靼和兀良哈三衛舊地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解決或是維持。
正因為如此,把禿孛羅三人認為他們瓦剌的時機到了。
在原本的計劃中,他們準備先以自己的領地為基,然后侵占大明很難掌控的韃靼舊地等地方,慢慢發展。
至于互市……在朱瞻坺離開后,北方商業被移交給朝廷掌管,這樣一來就出現了漏洞。
他們早就派人打通了關節,聯系好了晉商和邊境的官員,想要通過晉商走私來獲取糧食和茶葉等物資。
只要這么持續幾年,他們或許不能直接和大明對抗,但卻可以達到慢慢蠶食的目的。
還有就是,太子朱高熾的仁名早就傳遍了天下,瓦剌是打定主意要熬死朱棣,徐徐圖之。
但沒成想,朱棣還沒熬死,卻又跳出來了個朱瞻坺。
交趾的一把火,燒掉了西南七司的勇氣,燒掉了關西七衛的小心思,就連舊港宣慰這種海外飛地都忙不迭地湊上來表忠心。
沒有拖累的大明,他們瓦剌不敢惹。
……
被朱瞻坺注視著的亦剌思渾身不自在。
他早就察覺到了朱瞻坺的目光,但他卻不敢回頭和朱瞻坺對視,只能不斷的和身邊人交談,亦或者是和其他人喝酒來逃避。
亦剌思心下叫苦連天。
朱瞻坺回應天府,是在交趾的問題大致解決,禍首陳季擴被抓之后,朱棣才下的圣旨,此前沒有任何風聲。
如果知道朱瞻坺會出現在除夕晚宴這種場合上,亦剌思是絕對不會來的,把禿孛羅也不會把自己的兒子派過來。
要知道,人心這個東西是最復雜的,有人心的地方就有爭斗。
瓦剌是三王共理政事,這樣的格局是遲早會出現問題的,只不過現在瓦剌處在劣勢,他們三人才能團結一心,共同為了讓瓦剌渡過難關和合作。
實際上,他們三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只不過是他們選擇了暫時隱忍,一起合作而已。
派自己的兒子出使大明,就是把禿孛羅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