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沒錢怎么打仗
- 完蛋了,我搶了朱棣皇位
- 神樺周
- 2080字
- 2023-11-15 11:00:00
早朝如約而至。
按照慣例,今天是不用早朝的。
但有大事的時候不同,會照常上早朝,而后續(xù)不會補回來假日。
“朕昨晚聽了內(nèi)閣的反饋。”
“秦王,關(guān)于徐王傳回的解釋你怎么看?”
朱高爔看向朱尚炳,淡然道。
“回皇上,臣是很晚才收到茹尚書的奏折,尚未和宗人府的族親商議,請陛下給臣半天時間。”
朱尚炳出列,說完就準(zhǔn)備退回去。
昨晚茹瑺先去朱允炆那里,將奏折送到宗人府已經(jīng)很晚。
宗人府再將奏折送到朱尚炳的手中,那就更晚了。
那么晚,別說那些老族親不想理,他都不看一眼。
“你是宗人令,要有主見。”
“此事關(guān)乎江山社稷,拖延不得。”
“現(xiàn)場給朕和朝臣們一個意見吧。”
朱高爔平靜道。
“這......”
朱尚炳有些意外看向朱高爔。
這才當(dāng)皇上幾天,就這么霸氣說話了?
群臣也是有些意外,但也都期待朱尚炳的回答。
不管是招兵買馬還是貪污賑災(zāi)款,都關(guān)乎江山社稷。
“皇上,本王以為應(yīng)當(dāng)立即召徐王回來。”
“若不回,視為造反嫌疑,朝廷即刻派兵征討!”
朱棣突然出列,朗聲道。
“臣,附議!”
朱尚炳一愣,隨即附和道。
群臣看著,頓時明白秦王是站在燕王這邊。
又是一大實權(quán)機(jī)構(gòu),燕王的實力真是可怕。
“皇上,徐王也到年齡就藩了,沒必要召他回來。”
“只要他查清貪污一事,將虧欠的錢補回來,看在太祖和孝康皇帝的份上,就讓他留在九江府吧。”
朱允炆立即出列,為徐王說情。
“臣......”
茹瑺也跟著出列。
但話都還沒有說出就被朱棣打斷。
“太上皇,徐王是你胞弟,你應(yīng)該避嫌。”
朱棣不容置疑道。
這是規(guī)矩,就好像皇親國戚犯錯歸宗人府管一樣。
“燕王所言極是。”
朱允炆瞇著眼看朱棣一眼,退了回去。
“皇上,臣以為徐王也快到就藩的年齡,來回不容易,就不召回來了吧。”
“只要他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查清貪污賑災(zāi)款的事情,看在太祖和孝康皇帝的份上,將其補回來就行。”
茹瑺看了眼退回去的朱允炆,沉聲道。
他本是要跟著說附議的,但朱允炆要避嫌,他就不能那樣說了。
“快到就是沒到,差一天也是沒到。”
“徐王涉嫌貪污的時候逃離京城到封地招兵買馬,說無心造反,本王和群臣是怎么都不信的。”
“他要洗清罪名可以,回來接受宗人府和刑部的調(diào)查,同時停止對外招募,本王就相信他說的。”
朱棣面無表情道。
兵部八百里加急趕往九江府的時候,他的人也在調(diào)查。
經(jīng)過多方面的調(diào)查以及和姚廣孝等人商議,朱棣覺得自己洞察了其中的真相。
朱允炆要成立外援,必要時給他致命一擊!
對此,他怎能坐視徐王做大。
“燕王,他到底是太祖之孫,孝康皇帝之子。”
茹瑺臉色不好看,沉聲道。
“本王還是太祖之子!”
朱棣冷哼道。
茹瑺見狀,只能退回去。
“朕以為燕王所言極是,就......”
朱高爔看向朱棣,嘴角微微上揚。
然而,他的話同樣被打斷。
“皇上,臣有話說。”
王鈍喊道。
朱高爔的笑容頓時消失。
群臣紛紛看向王鈍,神色各異。
將皇上的話打斷,有故意打臉之嫌。
“皇上,臣以為應(yīng)當(dāng)先嘗試召回徐王。”
“不回的話,我們再議是否出兵征討。”
王鈍神色有些不自在,頭微微低著。
“為何?”
朱高爔沉聲道。
這也是群臣想知道的。
不肯回來就是有造反的嫌疑。
按照現(xiàn)在的局勢,出兵征討是最合適的。
否則容易引發(fā)像奉天靖難那樣大的禍端。
“國庫,國庫沒錢了。”
王鈍帶著窘態(tài),尷尬道。
國庫沒錢,沒錢就沒糧,就打不了仗。
話落,群臣這才記得,國庫早就沒錢,皇上的俸祿都還沒結(jié)清。
“混賬,你這個戶部尚書怎么當(dāng)?shù)模俊?
朱高爔氣得拍龍椅的扶手。
混賬啊,難得謀劃到這里,最后竟然因為沒錢?!
“臣知罪!”
王鈍心中憋屈,但只能承認(rèn)錯誤。
沒辦法,錢雖然不是他花的,但賬卻是他管著,鍋就得背著。
希望太上皇能信守諾言,要不然今日自己戶部尚書之位就坐到頭了。
“欠朕的俸祿,看守不嚴(yán)被貪污二十萬兩白銀,現(xiàn)在要打仗又支持不了,朕要你這個戶部尚書有什么用?”
朱高爔冷聲道。
想就此革去王鈍的戶部尚書一職。
“皇上,錯不在王尚書,錯在于朕。”
“錢都是朕在位的時候花的,請皇上明察。”
朱允炆再次出列,黑著臉,沉聲道。
他沒說清楚,但朝臣都知道,是因為奉天靖難。
奉天靖難四年,國庫幾乎打空,撥了親王俸祿后就沒錢了。
“如果朝廷要打仗,太上皇會捐點嗎?”
朱高爔深吸口氣,沉吟片刻后說道。
捐錢打仗?
群臣頓時不淡定了。
這種事歷朝歷代不是沒發(fā)生過。
但作為可以印大明寶鈔的大明朝,還是首例。
“皇上,還沒到那一步吧?”
朱允炆自然是不愿意捐款的。
他內(nèi)庫的錢也不多,怎么可能捐出去。
而且那是他的親弟弟啊,捐錢打親弟弟,開什么玩笑?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事情還沒有到要打仗的那一步,但錢可以先捐著,不打的話再退回去。”
“太上皇叫朕明察,難道朕這樣明察讓太上皇覺得不對?”
朱高爔沉聲道。
“皇上說得對,朕捐!”
朱允炆深吸口氣,沉聲道。
被朱高爔當(dāng)朝這樣說,他難受得要命。
可偏偏錯在于他,他答應(yīng)王鈍要保住他,只能忍著。
“諸位聽到了嗎?”
“太上皇為國憂心,愿意捐款打仗。”
“朕的情況諸位也知道,但朕也會捐款,絕不比太上皇少!”
“所以,諸位朝臣,各位親王,或多或少,都捐一點,別讓朕和太上皇難堪!”
朱高爔目光掃向群臣,沉聲道。
群臣神色各異,對朱高爔的話半信半疑。
朱高爔才做幾天皇上,手里根本就沒錢,怎么捐?
朱允炆黑著臉看朱高爔,心中冷笑不已。
想捐錢是吧?
后宮有大事等著你,朕看你怎么捐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