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偷玉璽的真正目的
- 完蛋了,我搶了朱棣皇位
- 神樺周
- 2054字
- 2023-10-30 11:00:00
“不可!”
“臣反對!”
“皇上,萬萬不可!”
群臣嘩然,全部反對。
錦衣衛的權力太大了,對臣子們來說也太可怕了。
誰也不想自己的頭頂上有這么一把可怕的利劍隨時可能砍下。
遙想當年,在自家院子里說了一句對太祖不敬的話,第二天就被太祖下令抓拿。
如此可怕的機構想想都可怕,怎么能讓它再重啟?
“禁軍連死物都守護不住,朕的安危誰負責?”
“別告訴朕,你們對朕的安危視若未睹!”
朱高爔怒道。
“皇上,錦衣衛權力過大,行事跋扈,作惡多端,太祖將其廢除自是不想它再重啟。”
“若是太祖天上得知我等忤逆他的意思,必定不滿。”
朱棣直接搬出朱元璋,要絕了朱高爔的想法。
“但太祖若是知道,大明朝才第三位皇帝的安危就保不住,必定會更加不滿!”
朱高爔喝道。
并意外地看著朱棣。
好家伙,歷史上就是你重啟錦衣衛的,當時你應該不會想到朱元璋不滿吧?
“皇上的安危我等自然憂慮,但重啟錦衣衛后果更可怕。”
朱允炆也站出來反對。
他在位的時候也是要求重啟錦衣衛,但遭到滿朝文武的反對。
那時候已經開始削藩,沒有那么多精力,也沒辦法重啟。
現在朱高爔竟然也想著重啟,怎么可能?
“皇上,臣等反對!”
有朱允炆和朱棣站出來反對,滿朝文武自然也跟著反對了。
“反對,反對,你們只知道反對!”
“行,你們不讓朕成立錦衣衛可以,朕成立東廠總可以吧?”
朱高爔氣得在龍椅邊來回走動,咆哮著。
但實際上,朱高爔根本就沒想過重啟錦衣衛。
錦衣衛的權力太大了,朝廷沒有一個人會同意的。
所以才提出重啟錦衣衛,好退而求其次,成立東廠。
其實是否成立東廠朱高爔也不強求,感覺很難,也還早著。
他真正想要的還再退一步。
司禮監掌印!
司禮監為皇宮十二監之首,有管理其他監之權。
掌握了司禮監,勉強是掌握了一半的皇宮,已經滿足。
畢竟才登基兩天,有這樣的權力已經很不錯。
“皇上,東廠何職責?”
有大臣代替了朱允炆和朱棣詢問。
“監管十二監,負責皇上安危,有對十二監逮捕和審問之權。”
朱高爔重新坐回皇位,眉頭皺著,裝作想了好一會兒才說道。
實際上,真實的東廠比權力更加可怕,在錦衣衛之上。
但重啟錦衣衛的假設都被強烈反對,權力在錦衣衛之上的東廠更不可能成立。
現在要成立的東廠是已經被朱高爔嚴重削弱的。
話落,群臣交換眼色,低聲議論。
很顯然,東廠是對十二監,不是對他們朝臣。
朝臣的神色好看了不少,一些朝臣已沒有反對的想法。
就是朱棣也猶豫著是否要繼續反對,畢竟和自己無關。
“不妥!”
“皇上的安全重中之重,按理說我等應該同意皇上的意思。”
“但,近年江南多地水災,外族邊關騷擾,國庫已經入不敷出,無法再支撐成立東廠。”
“朕以為,可以從禁軍中挑選一些武力高強的禁軍再加以訓練,專門用于保護皇上安全。”
朱允炆面色沉重,憂國憂民道。
他說的是事實,但國庫也沒難到這種程度。
主要是不讓朱高爔掌握一半的皇宮,要將朱高爔掌握在手中。
大體來說,皇宮分兩部分。
禁軍,宮女太監。
若是被朱高爔掌握了宮女太監,就不容易得知朱高爔的情況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朕還是不是皇上?”
“朱允炆,你禪位于朕又不放權,要不皇位你拿回去?”
朱高爔用力憋氣,臉都漲紅。
他指著朱允炆,直呼其名,沒一點尊敬。
面對太上皇,直呼其名,哪怕是皇上,也是大不敬。
“皇上,你怎能對太上皇不敬,冤枉他一欠赤城。”
“你尚且年幼,難以分清對錯,忠奸,善惡,太上皇暫不放權,都是為了你好!”
黃子澄站出來,痛心疾首道。
他不敢直接指責朱高爔,但可以為朱允炆鳴委屈。
朱允炆不語,卻也頷首表示認可。
隨即更多朝臣站出來表示朱允炆的良苦用心。
“好一個大不敬,好一個為了朕好!”
“朕連自己的性命護不了,你們還跟朕說為了朕好,哪本圣賢書上教你們如此虛偽的?”
“朕今日就是要成立東廠,你們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朱高爔沉聲道。
是的,他主要是盯著司禮監掌印,但如果能獲得更多的權力,何樂而不為?
“皇上,不明白我等苦心沒關系。”
“但東廠所需俸祿,國庫無力支持,也無法支持。”
朱允炆有意打壓朱高爔的。
但朱高爔關于的安全問題,他也不敢保證從禁軍挑選出的士兵就能確保朱高爔安全。
為了以后不讓人抓住把柄,想了想還是同意了朱允炆成立東廠,但卻節制了朱允炆的資金支持。
沒有國庫支持,皇上該有的內庫已經被自搬空,沒有錢支持東廠也不過是個空殼而已,徒有虛名而已。
“如此甚好,散朝!”
朱高爔有些意外,沒想到朱允炆竟然同意。
同意更好,接下來自己不用再謀劃怎么創立東廠,省去很多沒必要的麻煩。
群臣有模有樣恭送朱高爔離開,慢慢散去。
朱允炆第一時間走向太子和皇后,要質問她剛才為何幫朱高爔。
若不是皇后和太子臨陣反戈,王忠他們幾個也不會死,自己也不用對朱高爔退讓。
“臣妾有苦衷,請太上皇見諒。”
馬君瑤知道朱允炆的想法。
她根本就不敢告訴朱允炆,更不敢在這種地方告訴朱允炆。
現在坤寧宮已經被她封鎖,所有知情人都不準離開,消息這才沒有散出去。
可時間一長,就有可能散播出去,特別還是自己不在坤寧宮的時候最可能傳出去。
所以馬君瑤向朱允炆微微欠身,就拉著朱文奎大步離開。
朱允炆眉頭緊鎖,臉色難看看著馬君瑤背影。
他一定要調查清楚,馬君瑤到底有什么苦衷連自己都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