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發:博物館的晨間驚雷
1934年 8月 15日早上八點半,上海這座被繁華表象層層掩蓋、暗流如毒蛇般潛伏的城市,依舊被濃稠如墨的夜色緊緊裹挾。法租界巡捕房內,尖銳的電話鈴聲如炸雷般在寂靜的辦公室里肆意回蕩,好似命運那無情又冷酷的警鐘被狠狠敲響,每一聲都重重砸在眾人的心頭。
接電話的是王超,他剛拿起聽筒,那頭急促又慌亂的聲音便如連珠炮般襲來,他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隨即急切地朝著路垚的辦公室奔去,邊跑邊喊:“探長,出大事了!外灘上海博物館發生重大失竊案,一塊唐朝武則天用的鳳印被盜了!!”
路垚“噌”地一下從椅子上彈起,眼神瞬間變得銳利如鷹,仿佛能穿透這厚重的夜色。他迅速抄起掛在衣架上的外套,邊穿邊朝門外大步流星地走去,嘴里高聲喊道:“陳宇、李強、李忠義、王超、馬漢、趙欣、周瑤,都跟我走!”七名探員聽到指令,立刻如訓練有素的士兵般迅速整理好衣帽,一把抓起配槍,腳步匆匆如密集的鼓點,緊跟在路垚身后奔向警車。
警車如脫韁的野馬,在法租界巡捕房管轄的地界風馳電掣般穿梭。車燈如利劍般劃破黑暗,照亮了街道兩旁風格迥異的建筑。法租界內,哥特式的教堂尖頂在夜色中若隱若現,宛如神秘的幽靈在窺視著人間;石庫門弄堂里偶爾傳來幾聲犬吠,更增添了幾分緊張的氛圍。警笛聲在街道上呼嘯而過,驚得路邊正準備開張的小販們慌忙避讓,臉上滿是驚惶與疑惑。
當警車終于抵達上海博物館時,眼前的景象讓探員們倒吸一口涼氣。博物館那宏偉的建筑在晨霧中顯得陰森恐怖,原本緊閉的大門此刻大敞著,仿佛一張張開的血盆大口,門內透出一片混亂。探員們迅速跳下車,拔出手槍,小心翼翼地朝著博物館內摸去,每一步都充滿了警惕,仿佛踏入了一個充滿未知危險的陷阱。
唐代文物展廳內一片狼藉,仿佛剛剛經歷了一場激烈的颶風肆虐。展柜的玻璃碎片在燈光下閃爍著冰冷的光,如同破碎的星辰散落一地。原本陳列于展廳中央、散發著神秘氣息的“武則天鳳印”,此刻已不翼而飛,只留下一個空蕩蕩的展臺,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這場劫難的慘痛。
這枚鳳印,長 12.3厘米,高 9.7厘米,通體以溫潤細膩的和田白玉雕琢而成。印鈕是一只展翅欲飛的鳳凰,每一根羽毛都雕刻得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沖破玉的束縛,翱翔于九天之上。印面陰刻著“天后之寶”四字篆文,筆力遒勁,古樸典雅,仿佛蘊含著千年前的皇家威嚴,讓人一眼望去便心生敬畏。
據博物館館長陳維翰戰戰兢兢地供述,這枚鳳印是 1928年在洛陽北邙山的一座唐墓中出土的。當時,這座唐墓的發現引起了考古界的轟動,而這枚鳳印更是其中的珍品。后來,經法國漢學家伯希和鑒定,確認其為武則天稱制時期(684 - 690年)的宮廷御印,具有極高的歷史與藝術價值,堪稱無價之寶。如今,這枚承載著千年歷史的鳳印被盜,無疑是在上海灘乃至整個中國文物界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引起了軒然大波。
館長哭喪著臉,聲音顫抖地說:“探長,管內的報警系統是斥巨資從德國引進的,在全世界也算得上是最先進的。可這賊人不知用了什么手段,還是把鳳印偷走了。”
路垚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冷靜,他大手一揮,說道:“大家別慌,咱們這就開始勘查現場,一定要把這賊人揪出來!”說罷,他帶著探員們開始對現場進行細致入微的勘查。他們兵分幾路,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如同經驗豐富的獵人在尋找獵物的蹤跡。
二、蛛絲馬跡:現場的隱秘線索
路垚蹲下身子,仔細觀察著破碎的展柜玻璃。這玻璃可不是普通的玻璃,而是特殊防彈玻璃,堅硬無比,尋常手段根本無法突破。他輕輕捏起一片玻璃碎片,放在眼前仔細端詳,發現碎片邊緣有極其細微的鋸齒狀痕跡,像是被某種尖銳且鋒利的工具反復切割所致。
“看來這賊人是有備而來,還帶著專業的切割工具。”路垚喃喃自語道,隨后站起身來,在展廳內緩緩踱步,目光在四周的墻壁和地面上掃視著。
陳宇在展廳的角落里發現了一些奇怪的腳印。這些腳印雜亂無章,但仔細分辨,能看出其中有一雙皮鞋的腳印較為清晰,鞋底的花紋獨特,像是一種進口的高檔皮鞋。他連忙招呼路垚過來:“探長,您看,這里有些腳印,說不定能成為重要線索。”
路垚快步走過去,蹲下身子仔細觀察著腳印,說道:“這雙鞋的主人很可能就是盜賊之一。大家留意一下,看看能不能在別處也發現類似的腳印。”
與此同時,李強在展廳的通風管道口發現了一些新鮮的刮痕。通風管道的鐵皮上有幾道深深的劃痕,像是被什么東西強行撬動過。他順著通風管道往上查看,發現管道的蓋子有松動的跡象。
“探長,通風管道這里有問題,盜賊很可能從這里進來的。”李強大聲喊道。
路垚立刻帶著探員們來到通風管道口,他仰頭看著管道,陷入了沉思:“這通風管道狹窄,要爬進來可不容易,而且還得帶著切割工具,說明盜賊身手不凡,而且人數可能不止一個。”
周瑤在展廳的窗戶附近發現了一些泥土的痕跡。窗戶的窗臺上有一小片濕潤的泥土,像是有人從外面翻進來時留下的。她小心翼翼地用鑷子夾起一些泥土,放進證物袋里,說道:“探長,這里有泥土,也許能通過分析泥土的成分,判斷盜賊是從哪里來的。”
路垚贊許地點點頭:“做得好,周瑤。大家繼續仔細找找,看看還有沒有其他線索。”
三、疑云初現:博物館內部的問題
隨著勘查的深入,路垚發現了一些令人疑惑的地方。博物館的安保措施如此嚴密,報警系統又十分先進,盜賊是如何在不被察覺的情況下進入博物館并實施盜竊的呢?
路垚決定對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進行詢問。他首先找到了當晚負責巡邏的保安老張。老張是個五十多歲的中年人,臉上滿是驚恐和愧疚。
“探長,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回事啊。我按照規定,每半個小時巡邏一次,每次巡邏的時候都沒發現什么異常。可誰知道,等最后一次巡邏完,這鳳印就沒了。”老張急得直跺腳,額頭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路垚看著老張的眼睛,問道:“你在巡邏的時候,有沒有聽到什么奇怪的聲音,或者看到什么可疑的人?”
老張皺著眉頭,努力回憶著:“奇怪的聲音倒是沒聽到,不過在巡邏到二樓走廊的時候,我好像看到有個黑影一閃而過,但等我追過去,就什么都沒看到了。我當時以為是自己眼花了,就沒太在意。”
路垚心中一動,繼續問道:“那黑影往哪個方向去了?”
老張指了指走廊的盡頭:“好像是往倉庫那邊去了。”
路垚立刻帶著探員們來到倉庫。倉庫里堆滿了各種文物和雜物,彌漫著一股陳舊的氣息。他們在倉庫里仔細搜索著,突然,李忠義在一個角落里發現了一個被丟棄的麻袋。麻袋上沾滿了灰塵,看起來有些破舊。
李忠義小心翼翼地打開麻袋,發現里面有一些破碎的玻璃碎片,和展柜上的玻璃碎片十分相似。
“探長,您看,這個麻袋很可能是盜賊用來裝切割下來的玻璃碎片的。”李忠義興奮地說道。
路垚拿起一塊玻璃碎片,仔細看了看,說道:“沒錯,這就是展柜上的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