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對杰斐的一些作品很是熟悉,但直到1975年年底,當我在榮格研究所(C.G.Jung-Instituts)學習時,我才結識了安妮拉·杰斐。我受到《春天》(Spring)雜志的出版商詹姆斯·希爾曼(James Hillman)的邀請,需要將杰斐的講座“榮格與愛諾思圓桌會議”(C.G.Jung und die Eranos-Tagungen)的內容翻譯成英文,我為了能夠把握其中的各種細節,便去向她請教。第一次相遇便是友誼的開始,此后我們的感情愈加深厚,一直持續到1991年10月杰斐離開人世。我懷念這位熱情洋溢的女士,她受過良好教育,在滿是挑戰的生活中積攢著經驗,變得成熟,不論是在精神上還是在思想上,永遠保持著慷慨與大方。
2013年,榮格作品基金會(Stiftung der Werke C.G.Jungs)同意本書將由戴蒙出版社(Daimon Verlag)出版,版權歸安妮拉·杰斐或其文學遺產管理人所有。《榮格自傳:回憶、夢與思考》與本書的復雜關聯和悠久歷史,埃琳娜·菲斯利(Elena Fischli)將在本書第五部分的《歷史評述》中娓娓道來。
基金會還有一個決定,那便是解除對安妮拉·杰斐與榮格傳記談話記錄的禁令。這些談話記錄是《榮格自傳:回憶、夢與思考》的原始素材。她在20世紀50年代末將這些副本寄給了出版商庫爾特·沃爾夫(Kurt Wolff),不過,沃爾夫并沒有將這些材料寄還給她或是榮格的繼承人。20世紀70年代末,出版商的夫人海倫·沃爾夫(Helene Wolff)將這些材料交給了博林根叢書(Bollingen Series)的前任編輯約翰·巴雷特(John Barrett)。這些材料經由巴雷特之手,被轉交給了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最終,這些材料在1983年收錄進了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一直以來,學術圈就對杰斐原始筆記中的這些基礎材料很感興趣。在索努·沙姆達薩尼(Sonu Shamdasani)的編輯指導下,腓利門基金會(Philemon Foundation)就此出版過一部作品,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隨后很快也出版了一種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