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藤花開:數字化牽引下的省級黨報傳媒集團轉型
- 王水明主編
- 4139字
- 2023-11-06 16:11:39
序
窗口萬象精彩
唐中祥
2021年,一家網絡公司更名為元宇宙,一度引來熱議。在當下復雜的語境中,元宇宙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最普遍地被認為是“為明天的準備”。
黨報傳媒集團,是否有“為明天準備”的意識?這些年,在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一直努力奔跑、爬坡過坎,面臨諸多的考題——
我們的內容、數據、技術,是否跟得上互聯網時代生產和傳播的要求,連通線上線下打造新型主流媒體平臺?
我們的人才、產業、管理,是否能憑借系統性改革思維,實現媒體集團的現代化治理?
我們在尋找答案。
一
自2018年以來,浙江日報報業集團(以下簡稱浙報集團)在傳媒深刻變革大考題中積極探求答案,將主力軍全力壓向移動端,積極適應現代傳媒生態,提升現代傳播能力,助力構建現代傳播體系。
2019年10月19日,集團緊緊抓住短視頻風口,發力布局視頻移動端,傾力打造的天目新聞客戶端(以下簡稱天目新聞)上線。它秉承“全國化、視頻化、市場化”理念,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用多樣化的視頻語言,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
我們堅信,它會成為“重要窗口”展示的“主陣地”、傳播浙江好聲音的“主端口”、全球化傳播的“國家隊”,加快推進跨越式發展。
同時,由浙報傳媒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直接投資、浙江在線新聞網站有限公司參股成立了天目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目傳媒),優化產品結構,再造商業模式,著力培育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構建全媒體內容生態產業鏈整合服務平臺。
一子落而滿盤活。
天目新聞是一個開創性的產品,以“天目”為號角,浙報集團按下了一體化改革的快進鍵,浙江新聞、小時新聞客戶端改版上線,浙江浙法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法傳媒集團)、《浙江共產黨員》雜志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共產黨員雜志集團)相繼成立,美術報、浙江老年報等深耕專業領域打造全媒體集群……一件又一件改革大事先后落定,讓浙報集團“一核多平臺多集群”媒體新格局輪廓逐漸清晰,拼圖逐漸完整。
與此同時,浙報集團不斷拓寬外部“朋友圈”,自2020年起,打造省、市、縣三級媒體深度融合的共享聯盟,橫向擴展至重點行業、群團組織、高校、省級事業單位、大型企業等,連接央媒、全網渠道、出海平臺。1200余家聯盟單位的加入,1100余家機關、高校、村社、企業微融站的成立,為浙報集團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營造了良好的生態圈。
創新驅動,內順外和,至此,浙報集團以新媒體為主陣地、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互動促進、各媒體差異發展,開放共建共享的全媒體傳播體系逐步成型,省級黨報傳媒集團的自我轉型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踏入媒體融合發展的“深水區”,如果說天目新聞是海平面上揚帆啟航的沖鋒號,浙報集團全媒體傳播體系是乘風破浪的戰艦,全媒體智能中臺(以下簡稱智能中臺)則是浙報集團在海平面下埋頭構筑的技術底座。
2020年,浙報集團啟動全媒體智能中臺建設。智能中臺建設的核心目的,就是為了實現集團自身的數字化改革,通過在數據標準體系建設、精細化管理、標簽管理、用戶畫像、算法模型、智能推薦等技術領域的突破,形成集團數據資產,提升平臺級數字化服務能力,實現集團全業務中臺化轉型。
智能中臺有一串令人興奮的密碼:1639X。這是智能中臺未來可期的能力框架,即1個基礎數據能力體系,6類智能體系,最終形成39項智能服務能力和X項個性化擴展能力。
因此,它又是“浙報系”另一個開創性的產品。
夯實技術底座,是為了更有效地整合各種媒介資源、生產要素,實現技術應用、平臺終端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質變。通過數字化產品賦能,我們希望浙報集團成為社會資源的激活者、整合者和推動者。
二
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抓手,數字化改革是“船”,也是“橋”。
2021年,是浙江的數字化改革元年,也是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起步之年。全面推行數字化改革所帶來的環境巨變,給傳統黨報傳媒集團帶來了巨大機遇和挑戰。
浙報集團想闖出一條有特色的媒體變革之路,這條路沒有經驗可循,需要浙報人不斷跋涉和探索,審慎取舍、理性重塑和勇敢變革。
取舍,在大小之間。
新聞生產是一條大產業鏈,同時也是由一道道采寫編發的小業務流程組成。建立集約高效的內容生產體系和全媒體傳播鏈條,每一個小環節都不容忽視。
數據驅動內容。近年來,我們積極布局融媒體核心技術,優化產品技術支撐體系,切實推動深化數據服務和智能化技術在新聞生產和傳播環節的應用,提升技術賦能的效用,希望真正通過技術帶動采編體系變革。
浙報集團自主研發的融媒體智能化傳播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媒立方”)獲得了中國新聞科技獎最高獎——王選獎特等獎;自主開發的專門服務于地方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技術平臺“天目云”,已和浙江省內外100多家單位達成合作意向……
浙報集團的媒體內容資源池,是一個“富礦”。它整合了全媒體動態采編資源,全媒體歷史資源,全網各類媒體包括網站、客戶端、數字報、微信、微博及第三方平臺的賬號、內容、行為數據采集資源,外部合作資源等,并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完成了對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形態的多層級維度、數百個標簽的自動抽取和資源再造,還支持自定義圈選指定內容資源輸出相應數據。
小文章,串聯出大資源。浙報集團正在順應傳媒新發展,全力向智庫型媒體集團轉型,以“內容+數據”雙輪驅動,立足媒體的核心能力和核心資源,深耕區域價值,搭建特色化智庫型綜合服務平臺,提供高品質、專業化、特色型的智庫服務,打造具有媒體特色、浙江氣派、浙報特質的智庫矩陣。
數字化改革,實現對集團三大客戶端、媒體細分應用的智慧賦能,正深刻改變著媒體集團的業務流程、運行方式。我們正在一步步實現“全局一屏掌控、指令一鍵智達”的數字化協同工作場景,這些跨業務、跨部門、跨層級的多跨場景打造,打破了過去各部門、各單位條塊分割、條線孤立的碎片化模式,有效支撐集團的智庫建設和以融媒體共享聯盟為依托的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
重塑,在新舊之間。
20世紀60年代,建筑學家梁思成曾把城市比作一個生命體:“城市是一門科學,它像人體一樣有經絡、脈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學地對待它,它會生病的。”媒體集團的治理體系更是一個復雜的系統,管理者必須精確“問診”,確保藥到病除。
浙江的數字化改革是統籌運用數字化技術、數字化思維、數字化認知,把數字化、一體化、現代化貫穿到黨的領導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全過程、各方面,對省域治理的體制機制、組織架構、方式流程、手段工具進行全方位、系統性重塑的過程。
因此,數字化改革是一場重塑性的制度革命,是從技術理性走向制度理性的跨越,本質是改革,根本要求是制度重塑。
前方,既是一片前景廣闊的“藍海”,又是一片需要攻堅克難的“無人區”。浙報集團的數字化改革之路充滿著挑戰,這也是它的“硬核”之處——不同于一般的數字賦能,而是要破解傳統辦法不能解決的難題。
20多年來,從信息化建設到數字化轉型,再到如今的數字化改革,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深度參與了“數字浙江”每個階段,已經積累了厚實的技術優勢。著眼未來,大數據驅動與人工智能應用是牽引傳媒變革的主線,傳媒集團必須在傳播的每一個環節進行數據運用和智能化技術改造。
我們堅信,先進技術,是提升媒體治理效能的“倍增器”。
新思路,破解老問題。我們努力打造以傳媒資訊為核心、以文化生活和智慧服務為延伸的賦能型綜合傳媒文化產業格局,分別助力各單位建設了“輿論引導在線”“新莓匯正能量稿池”“浙里好家政”“社會治理融媒云平臺”“浙僑通”等一批數字項目,拓展文化大數據數字化應用創新,大力推進浙江省文化云服務平臺建設,積極介入行業大數據整合,推動全省社會治理數字化水平提升;深度參與“數字浙江”等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務建設,參與建設基層治理數字駕駛艙、鄉村治理管理平臺、全省農村文化禮堂智慧服務系統等,全力打造“浙江及國內領先的數字文化和數字科技產業集團”。
變革,在破立之間。
互聯網時代,黨媒的用戶在哪里?這是很多人想問的問題。
這兩年,浙報集團一直抓緊研發,著力建立統一的用戶體系和運營平臺,建設用戶數據庫,建立用戶畫像標簽體系,力圖應用黨媒紅色算法,實現分眾化、個性化傳播轉型。同時,集團采編平臺和移動端產品也充分利用大數據和AI技術賦能業務進行場景創新,重點對用戶畫像、內容智能標簽、智能推薦、AI中心、智能考核、精細化運營等能力進行優化提升,構建全場景、全流程統一的數據和智能賦能體系。
我們嘗試,把全媒體智能中臺作為體系賦能基座,提供全場景、全流程統一數據和智能能力,整合業務、數據、技術資源,實現“大中臺、小前臺”,助力全省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構建精準觸達的現代傳播體系。
以用戶為中心的多元化開放能力,是數字化轉型時代融媒體技術發展的集中體現之一。智能中臺的基礎能力,給予浙報集團拓展全媒體傳播生態框架的可能性,一方面是以我為主的一體化產品體系,另一方面是服務多元化融媒體市場的開放連接和驅動能力。
我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智能中臺的服務能力不僅能支撐集團內部各項業務的開展,而且能同步具備對外復制輸出的能力。目前,浙報集團全力打造的融媒共享聯盟,已實現省市級黨報、縣級融媒體中心全覆蓋,初步構建了服務省、市、縣一體化傳播的技術生態產品體系。
破立之間,催生著一場全方位、系統性變革。
過去,我們一路探索,秉持“凝聚向上力量,推動社會進步”共同價值觀,大力推進新型傳播平臺建設,重組內容、渠道、技術、數據等要素資源,以數字化驅動黨報集團轉型,完成傳播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躍升,努力建設新時代一流傳媒集團。
未來,沿著這條順應時代發展的路途,我們繼續前進。在剛剛完成的浙報集團新三年發展藍圖里,我們提出了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全球傳播力的新型傳播平臺,構建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全媒體傳播體系,努力成為綜合實力和競爭力領先的新時代一流傳媒集團的發展目標,提出了“內容品質化、媒體品牌化、傳播智能化、服務智慧化、發展平臺化”的發展路徑,提出了搶抓數字變革機遇,以數字化驅動集團高質量發展,形成以數字傳播為核心、數字技術為支撐、數字文化為延伸的發展格局。
就像浙報之歌《紫藤花開》里唱的:紙上芳華盛開,窗口萬象精彩。數字化改革,像一扇通往未來的窗戶,為我們打開一個充滿想象的世界,幫我們找到考題的答案。
2022年4月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