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吃苔蘚

捕魚之前還有個前提,得先把肚子安慰一下,好有力氣砸冰捕魚,不然都難以走到河邊。

雪停了,太陽出來了。

羅云站在洞口外望,看到整個大地一片銀裝素裹,美的像童話,卻無心欣賞。

找吃的要緊。

走出山洞放水,渾身凍的直打哆嗦,都快要帶根棍了,估計溫度有零下十幾度。

山洞外的山體一邊是石頭,一邊是土和碎石,羅云強忍著寒冷,赤腳踩在厚厚的積雪上,走向怪異的石頭山。

扒拉開凸起的石頭背陰處的雪,竟然有二十多厘米厚。

這是山上,積雪已經(jīng)這么厚了,不敢想山下的雪該有多厚。

雪下露出一抹綠色,這是附著在石頭上生長的苔蘚,這么冷的天依然還是綠色,沒有被凍死。

羅云興奮起來,把苔蘚扣下來,再扒拉掉更多積雪,扣出來更多苔蘚。

大冬天沒啥吃的,羅云只能像看過的荒野求生學(xué)習(xí),獲取容易獲得的苔蘚充饑。

從兩塊大石頭后面扣出來籃球大那么一團苔蘚,羅云凍的忍不住了,趕忙抱著苔蘚回山洞,在篝火上烤火取暖。

烤了好一會兒,身體和手腳才回溫,不那么麻木了。

接著處理苔蘚,苔蘚有些儲水作用,根部有些碎冰,還有些泥土砂石。

沒有足夠水用來清洗,現(xiàn)在融化雪取水沒有適合容器,效率太慢。

只能手撕開,揉一揉搓一搓,抖抖拍拍,盡量處理干凈。

我太難了!

好好一豐衣足食的現(xiàn)代人,卻要在原始時代忍饑挨餓,靠吃苔蘚充饑……

但為了活命,沒有辦法,必須吃!

清理干凈一小團苔蘚,羅云直接塞嘴里吃,生吃!

很難嚼,味道也很怪,有澀味,也有苦味,更有怪味,還有沒清理干凈的沙子硌牙。

部落是集體制,所有食物歸集體所有,由首領(lǐng)統(tǒng)一分配。

除跟著采集隊正式采集獲得的食物外,未成年孩子找到的食物,比如蟲子、草根等食物不必上交,可以自己吃。

大人也不屑讓孩子上交,反而還會鼓勵,為部落減少食物壓力。

也會順便教導(dǎo)幾句,告訴孩子哪些蟲子和植物有毒,不能吃,讓大孩子看著點小孩子。

烤火的幾個族人見羅云餓到吃苔蘚,想勸又不想勸。

她們知道苔蘚一般沒有毒,能充饑,只是太low了,沒逼到一定份上不會吃這玩意。

甚至有人忍不住咽唾沫,躍躍欲試也想吃。

羅云看她們的樣子,大方地抓起一些苔蘚給她們,想吃也可以吃,畢竟能充饑。

一邊吃,雙手一邊處理下一團苔蘚,嚼的差不多了用力咽下去。

直到吃下三四兩左右,吃了半飽才停下。

苔蘚不是什么好食物,也不好消化,一次別吃太多。

接著從外面柴堆里找了根沒有徹底干透,有韌性的樹枝,一根一米多長不會輕易斷的木棍,比劃了一下放在一邊。

再從睡覺的干草中挑出一些完整結(jié)實的,腦海里構(gòu)思著網(wǎng)的編織打結(jié)方法。

干草不是特別結(jié)實,單獨一根的話,雙手用力一拉就斷,三四根不容易拉斷。

羅云以前雖然是新手釣魚佬,但知道一點繩子編織成漁網(wǎng)的方法,沒試過,打結(jié)穿線方式不是很清楚。

現(xiàn)在沒有細(xì)細(xì)的結(jié)實的繩子,只有干草,不能用編織漁網(wǎng)的方法編織,只能另想方法。

沒幾下就想到了,搓草繩太麻煩,直接像編麻花辮一樣編織起來,麻花辮草繩也很堅韌。

現(xiàn)代人用稻桿麥稈和茅草,用機器擰成草繩,大拇指粗的草繩能承重兩三百斤不會斷。

這種干草編織成小拇指寬的草繩也挺堅韌,單根最少承重二三十斤不會斷。

多條麻花辮草繩編織成漁網(wǎng),堅韌性也大大增加,長期承重三五十斤一點問題都沒有。

把三根干草歸類為一縷,三縷并在一起,頭上搓一下綁住,三縷之間相互壓著編織,像編織麻花辮一樣。

編織一根干草麻花辮的開頭后,接著編織第二根第三根,編織十來根后下一步。

第一根編織兩厘米多長后,把第二根也編織兩厘米長,抽出兩縷塞進另一根麻花辮里,十字交叉后接著編,讓兩根麻花辮相互套住,代替打結(jié)。

每編織兩厘米長后,就把別的干草麻花辮中的兩縷塞過來,十字交叉后接著編,編的緊密一些。

干草短了時,給續(xù)上長的干草,搓一下夾在里面,編織續(xù)長。

十來根干草麻花辮都編上去后,初步編出來一張巴掌大的網(wǎng)。

網(wǎng)眼長寬兩厘米左右,比較小,整張網(wǎng)也挺規(guī)整。

一邊腳踩住,一邊手拉住,另一只手并指成錐形去戳,做破壞性實驗。

十幾斤的力氣根本戳不破,干草編織的網(wǎng)還是挺結(jié)實的,有些實用性。

羅云對此很滿意,對自己的手工還是很有自信的。

從小到大手就很巧,手工折千紙鶴、青蛙、星星、門簾串啥的。

和冬至燒給祖宗的紙疊棉衣棉褲、清明燒給祖宗的紙疊裁剪長錢、元寶啥的。

都手拿把掐,折的很規(guī)整,和買來的差不多,得到過不少人夸獎。

手巧但不心靈,擅長模仿仿制,不擅長創(chuàng)新。

弟弟從小到大喜歡拆收音機、復(fù)讀機、電視、洗衣機等家用電器,會維修和簡單改裝,手不巧,但有創(chuàng)新能力。

兩兄弟算是互補了。

干草編織成麻花辮,再編織成漁網(wǎng)沒問題后,羅云信心大增。

繼續(xù)編織更多的干草麻花辮,把漁網(wǎng)一點點擴大。

簡單用圓的周長公式計算一下,把漁網(wǎng)上沿編織到近一米長,卷成一個圓環(huán),圓環(huán)直徑大概30厘米,大小合適。

接著把之前找的細(xì)樹枝和木棍拿來,細(xì)樹枝對比著漁網(wǎng)上沿,彎曲成一個圓環(huán),用草繩綁住。

羅云邊做手工,旁邊烤火沒打瞌睡的原始人邊看,時不時問一下,沒有刨根問題,興趣不大。

羅云也邊觀察這些原始人,發(fā)現(xiàn)他們的長相真的和現(xiàn)代人幾乎沒有差別。

頭發(fā)太亂太臟,臉上也臟兮兮的,皮膚比較黑比較粗糙。

要是洗干凈,估計和現(xiàn)代人的長相基本一樣。

顴骨不高,額頭飽滿,鼻梁不高,眼眶不凹陷,嘴唇不凸出,下巴不縮進去。

生存環(huán)境太過簡陋惡劣,就算有些男人女人本身長的很帥很美,也被生存和生活消磨低了,總之長相還算看得過去。

所有人都不胖,少數(shù)人看著挺精壯,多數(shù)人比較瘦。

大人不論男女,身上都有肌肉線條,看起來力氣不小。

手上和腳上有厚厚的老繭,一看就知道是長期干苦力活,和長期不穿鞋磨出來的腳板。

最近餓的比較狠,大家氣色比較差,沒幾個人還活蹦亂跳的,基本所有人都很無精打采,很虛弱。

這個部落還處于石器時期,到底新石器時期還是舊石器時期不知道。

現(xiàn)在也沒心思知道,只知道當(dāng)前唯有一件事必須做,那就是搞吃的!

因此洞口附近放著一些成年人的武器——石矛石刀。

冬天不狩獵,成年人們把大部分武器放在洞口,少部分放在睡覺的地方。

羅云拿到一把雙面開刃的短石刀,壓在木棍一頭的中間,準(zhǔn)備把木棍破開一截。

手壓石刀是沒法把木棍破開成兩半的,手也容易受傷。

石刀一看就很脆,也不能用石頭敲。

石刀打制不易,得珍惜。

否則要是把大人辛辛苦苦打制的石刀敲碎了,免不了要挨一頓揍。

只能另外找根短木棍敲石刀,木棍不是特別硬,有天然的緩沖作用,收著點勁敲的話,不容易把石刀敲碎。

果然沒幾下,石刀就把木棍破開了20厘米長一截,長度夠了。

石刀沒有破碎,還回原位,以免挨罵。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门头沟区| 尚志市| 长春市| 桃江县| 阜南县| 荆州市| 永定县| 舟山市| 永川市| 承德市| 五大连池市| 太和县| 策勒县| 巴林左旗| 元朗区| 特克斯县| 泗水县| 石门县| 九龙城区| 宜丰县| 秦安县| 乌兰察布市| 获嘉县| 九龙县| 南和县| 长岭县| 永安市| 自贡市| 宝兴县| 临澧县| 泸州市| 高唐县| 台东县| 辽宁省| 河西区| 宁国市| 玉门市| 乐业县| 桂阳县| 黄陵县| 稻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