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編竹背簍

隨她了,不搗亂就行。

按照一般常識,原始人壽命比古人還短,大多三四十歲就差不多老死了。

壽命短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常年干重體力活,壓榨身體極限,透支生命。

所以裝東西背著走的背簍不能太大,最多裝五六十斤東西就夠了,背的太多容易透支生命減短壽命。

原始人沒有運送大量糧食收獲和貨物的需求,能裝三五十斤的背簍完全能滿足容器需求。

所以背簍不用多大,半米高,最寬大的口寬四十厘米,厚三十厘米就差不多了。

以這樣計算,粗竹篾長一米三,寬五毫米,厚三毫米。

細竹篾寬三毫米,厚一毫米多,長度隨意,橫著編的,一米以上長就行。

邊劈邊構思怎么編織,發現還缺幾根支柱,得用兩三厘米寬的竹條當主要承重柱,和背負的背板。

一米六長的竹條需要兩根,一米一長的竹條需要八根。

兩個多小時后,竹條和粗竹篾、細竹篾劈好一大把,開始編織。

羅云構思的背簍是底小口大式,上下梯形,方口方底。

四個角用兩根竹條當柱,與后背貼合的這一面多加四根竹條。

背簍上沿和底沿各橫著編織兩圈竹條,既能加固,也能當背帶的綁定骨架。

先拿出竹條,兩根長的交叉放置。

四根短的烤軟二十厘米長,折彎九十度定型,量出十八厘米處再烤軟,折彎九十度定型,做成乚形。

兩根短的烤軟,折彎做成長二十五厘米,寬十八厘米的長方形環,多余的破開一點縫隙,一點點折斷。

竹條竹篾比較脆,容易斷,最好烤軟后折彎定型,硬折彎容易斷。

四根短的定型后,和兩根長的交叉編織,壓一根撐一根,把背簍底部承重框架搭起來。

然后抽出二十根粗竹篾,八根一組,十二根一組,相互十字交叉在竹條框架中開始編織,編織出比巴掌略大一些的面積。

抽出幾根細竹篾,把縫隙大的地方編織的更小一些,網眼填補上,不會輕易漏東西。

隨后背簍底部邊緣的粗竹篾放火上挨個烤烤,烤軟后向上九十度折彎定型,背簍四周的承重柱和龍骨支棱起來了。

竹條和粗竹篾的角度分布均勻,拿起一根細竹篾開始橫著穿插編織,穿插一段距離后下壓緊實,繼續穿插。

細竹篾比較細,不太容易折斷,拐彎處稍微烤熱一下,不用定型,直接穿插編織進去。

穿插一圈后繼續穿插第二層,穿插兩層后調整一下形狀,別整變形了,順便再壓緊。

接著橫著穿插兩根長方形竹條環,穿插好后繼續向上一層層穿插細竹篾。

剛編出來十多厘米高,天黑了,肚子餓了。

拿出烤魚烤熱,把睡著的雨叫醒,兄妹倆不管流口水的族人,吃個半飽后,剩下的包起來藏在身上。

繼續編織一會兒,困的不行了,雨已經睡著了。

背簍底部形狀基本固定,不容易變形,晚上得放好,別讓人把支棱著的竹條和粗竹篾折斷了。

燒火的老人已經換人,羅云請她們幫忙保管,別讓人動。

老人一聽是捕魚的工具,嘗到兩天甜頭的她們很重視。

半成品背簍、竹子、竹條竹篾和抄網獸皮繩放在一起,保證不讓人動,以免族人弄壞了后捕不到魚,大家一起餓肚子。

次日半早上醒來,放水,抓點雪洗手洗臉。

烤熱點魚肉,兄妹倆墊墊肚子,羅云拿過沒有人動過的背簍繼續編織。

首領和巫醒來了,圍在身邊,看羅云編織背簍。

首領問道:“云,今天抓魚?”

羅云看了下外面的天氣,不是大晴天,有點云層。

“抓,等會兒去抓,現在,冷。”

首領點頭同意道:“好。”

巫問道:“云,這是甚?”

羅云道:“這,裝魚,比獸皮好,能裝果子。”

巫點點頭,看著半成品背簍陷入思考中,很明顯不懂。

看了好一會兒后,背簍編織好的部分已經有三十厘米深了,有了一定容量。

巫才恍然大悟般地看懂,一把搶過又摸又壓,翻來覆去地看。

“這是……裝食物的!好密,硬硬的!”

羅云點頭道:“對,裝東西,不漏,硬,不容易壞,比獸皮好用。”

巫老眼亮晶晶地道:“好東西!快做快做,我看。”

羅云接過背簍繼續編織,邊編織邊聊天。

巫問:“云,你咋知道這東西?”

羅云再次道:“睡覺,發光的人說的。”

抬眼觀察巫的反應,巫卻只點點頭,沒啥反應,也沒繼續問下去。

一會兒后巫又問道:“云,這個東西我能不能做?她、她、他能不能做?”

羅云道:“能做,能學會,能做,竹子少,找竹子。”

巫驚喜地道:“湖那里有這個,多多,折一些拿回來,一起做這個。”

羅云回憶一下,湖邊那里還真有竹林,原主以前跟著采集時看到過,手里的竹子應該也是從那里拿回來的。

羅云點頭道:“遠,冷,野獸,人多多,獸皮多多才能去。”

巫點點頭,看著族人們和族人們身上的獸皮盤算起來。

巫進內洞,羅云繼續編了三四個小時,才把背簍編織好。

細竹篾快編到上沿時,拿過兩根長方形竹條環過來,橫著編織進去當上沿。

長出來的粗竹篾和竹條烤軟,下壓硬塞進上沿編織縫隙中。

細竹篾烤軟,把上沿和往下幾厘米卷起來編織一圈,以防背重物時上沿脫離背簍。

整個背簍大體還是挺規整的,沒有歪歪扭扭,沒有高低不平。

只有兩個地方凸起幾毫米,一個立柱角中間有個一厘米凹坑。

比較完美,看來咱的手確實挺巧的,第一次編織竹背簍,編織的有模有樣,厲害!

背簍的背帶也很重要,不能隨便編一根繩子,太細的話很容易傷到肩膀,背起來疼,背負能力大大減少。

背帶必須寬,寬點才不會嘞肩膀。

也要稍微厚點,不然寬背帶容易折起來變細,甚至卷起來變細,失去緩沖作用。

編織揉搓圓繩和麻花辮繩很簡單,又寬又厚的草繩怎么編織?

三縷草繩編織的麻花辮有點寬度,羅云想了好一會兒,決定用好幾縷草繩一起編,嘗試編織的更寬。

還真有效,這么編可以!

七縷草繩編織的寬度適合,厚度不夠,就每縷多加幾根草繩,擰著編織。

試了幾次,最后以六縷粗草繩編織的寬度和厚度最適合,繼續編織加長。

編織到一半,把剩下的魚肉烤著熱一熱,等下吃。

最后編織出兩條合適寬度厚度長度的背帶,在背簍上下沿橫著的竹條處,找合適位置戳出縫隙,背帶穿過去。

調整兩條背帶一樣長,綁緊后,整個背簍終于做好了。

提著掂量掂量,背簍只有四五斤重,還是挺輕的。

時間已經到下午兩三點,首領催促了好幾次快去捕魚,五個男人也準備好了,早等的不耐煩了。

“好了,走吧,捕魚!”

三兩口吃完魚肉,宣布捕魚。

周圍的族人們歡呼一聲,捕魚隊終于要出去捕魚了。

再不去天都要黑了,今天就吃不上飯了。

石頭用雪降溫,放背簍里,獸皮繩子、誘餌、誘餌兜、木棍都放背簍里,讓一個男人背著。

捕魚隊男人們還搶著背,沒見過世面,看啥都稀奇……

羅云手持抄網,帶領捕魚隊出發。

一路走到河邊,卻發現積雪上有很多腳印,多趾腳印,野獸來過!

“有獸!小心!”

草根連忙出聲提醒,把石矛握在手里,身體壓低警惕起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安| 准格尔旗| 玉山县| 渝中区| 临夏市| 观塘区| 岳阳市| 西平县| 宿松县| 宁陕县| 如皋市| 和田市| 连州市| 武川县| 红原县| 农安县| 台东县| 蓝山县| 喀什市| 尚志市| 叙永县| 崇文区| 沙田区| 常山县| 左贡县| 交城县| 江阴市| 唐河县| 裕民县| 石河子市| 汉沽区| 五家渠市| 木兰县| 塘沽区| 湾仔区| 浑源县| 张家港市| 静安区| 涟源市| 茂名市| 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