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 大筒木之眾神隕落
- 諸葛山頂凍人
- 2517字
- 2024-04-09 22:18:00
他們幾人,在王輝最初階段追隨了他,先是周倉,以及兩個徒弟,再是黃忠,以及黃敘,林,李二狗,除了他們外,就屬那三十幾個學生。如今已是縣城的各級管理者,未來的發展,將會基于他們,舉薦的人才,進一步運轉縣城,必要時,王輝會讓智能機械人取代,為什么不一開始取代,問得好,如今的計算終端,是基于王輝的愛麗絲系統終端,算力有限,不能浪費不必要的算力,等量子計算機問世,作為愛麗絲的算力外載衍生,擁有足夠算力,到那時,智能將全面取代縣城管理者,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公開。
自從工廠投入使用,系統判定進去工業時代,愛麗絲獎勵的反應堆應用技術,已到賬,說是任務,不如說是解鎖科技的必經之路,下一步制造粒子對撞機,解鎖量子技術,技術概念為三個方向,信息,傳送,和量子計算等等,以及微觀科技。
王輝計算時間,和黃忠討論后,于五日后,也就是今日,出發前往陳留酸棗,參加討懂聯軍。
500多士兵,帶著半年的糧草,浩浩蕩蕩出了縣城,趕往陳留酸棗。
士兵鎧甲制式統一,內衣稀采用了科學纖維,柔軟而耐牢,內衣外,穿著工廠流水線制造的鎖子甲,質地如麻布衣,碳纖維制造,輕便無比,可防御后的世機槍的射擊,每人一件鎖子甲,配不銹鋼大砍刀,可延長手柄當長刀用,行軍時保持配刀樣式,掛在腰間,需要時接上手柄,即可變成一米五大長刀,刀尖三十度尖角,可砍,可桶,鍛造水準遠超這個時代。
為什么不造槍?不是沒那實力,是沒必要,裝備盡可能以時代相符,王輝只是客串一下第十九路諸侯,并非要爭天下。
統一了又如何,浪費時間去管理,他可沒精力管理偌大的國家。打出名聲,收集資源,才是他最需要的,總不能讓一群T800去挖礦吧,不得嚇死人。
徐州距離陳留不算遠,白天趕路,夜晚露營,沿途亮出討董檄文,各郡縣無人阻攔,一路暢通。一月后抵達陳留酸棗。
王輝沒想到,他竟然是第一個來到。
曹操,夏侯淵,出城相迎,客氣道
“不知是哪路諸侯前來?”
王輝下馬抱拳道“在下,徐州瑯邪郡治下,天空縣縣令王輝,攜500精兵,特來參加討董”
曹操,夏侯淵,一臉愕然,完全沒聽說過這個地方,徐州不是陶謙說了算嗎?怎么跳出個縣令?
氣氛尷尬,鑒于王輝第一個響應曹操,又不得不接納,洋裝客氣道
“王縣令請入城駐扎休整,待各路諸侯到來,一同討伐董卓”
王輝同樣客氣回道“甚好,麻煩曹將軍了”
話落,示意身后幾人,領軍入城。
待王輝進城后,夏侯淵對曹操說道
“兄長,這來人不過一縣令,兄長何以如此重視”
“非也非也,秒才,我們此次起兵,打的是討董勤王之師,說白了我等就是起義,并不比縣令好多少,你看到他身后的老將沒有,我觀他武力不在你之下,那500步卒,個個精神煥發,孔武有力,精兵無疑,莫要小看天下英雄”
“主公說的是,此人談話間風輕云淡,日后必定不凡”
曹操笑道“志才說的是,此人的確不凡”
剛才說話之人,正是曹操的早期謀士,戲志才。
王輝入城,由專人帶領,在城內一偏僻處扎營,此城不小,比天空之城大上很多,兩面為山,前后是城墻,足以容納二十萬聯軍。
王輝暗道“看來曹老板早有算計”
安靜在城里待了半個月,期間無人過來打擾,倒也樂得清閑,在帳中陪輝夜說話,暢談未來,曹操派來監視的人,美名為方便王輝知曉連軍消息,實則監視。
他當看不見,和輝夜說天說地,討論術法優劣,各自的看法。
曹操得到匯報后,懵逼了?這是哪來的奇葩?隨著各路諸侯到來,曹操漸漸遺忘了這個縣令,畢竟其他諸侯名聲在外,帶來的軍隊,少得也有三五千,多得數萬,比起王輝500兵甲,實在不夠看。
后將軍南陽太守袁術
冀州刺史韓馥
豫州刺史孔伷
兗州刺史劉岱
河內郡太守王匡
陳留太守張邈
東郡太守喬瑁
山陽郡太守袁紹遺
濟北相鮑信
北海太守孔融
廣陵太守張超
徐州刺史陶謙
西涼太守馬騰
北平太守公孫瓚
上黨太守張楊
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十八路諸侯,陸續趕來。
約定時間內,集結十八路諸侯,如果天空之城算的話應該是19路,如果算上劉備那就是20路。可惜不光王輝算不上,劉備也算不上。
聯軍一時間,聲勢浩大,王輝被遺忘在角落,竟然連選舉盟軍統帥,都未通知他,聽得黃忠火冒三丈,勢要去找曹操理論理論。被王輝攔了下來。
“老黃啊,不要著急,其他諸侯名聲在外,我等若不是第一個到此,曹操怕是懶得接待我等”
“那虛名聯軍盟主,就是個笑話,到頭來陰奉陽違,去不去意義不大”
“去了自找沒趣。不如安心等待曹老板,或者袁紹調令”
黃忠說道“先生如此確定,袁紹會成為盟主?”
王輝笑笑說道
“是不是,幾日后便知曉”
果不其然,數日后,大軍開拔,王輝暫時被規劃到袁術麾下,負責督運糧草。
可把黃忠氣壞了,恨不得把聯軍諸侯挨個罵一遍,只聽王輝說道
“別小看運糧,老黃消消氣,讓他們沖前面,我們人本就不多,就500人,最多運一批糧草,運糧隊不下五千人,我們只是其中一隊,等著吧,會有機會的”
王輝暗嘆,“黃忠果然不好帶,對沖鋒陷陣太過狂熱,雖是好事,卻也是弱點,晚年死于冒進”
輝夜收拾一下,穿上特制衣服,不仔細看,看不出是女人,騎馬跟在王輝身后。
對于騎馬,打仗,在輝夜眼里,如看小孩子過家家一樣,絲毫提不起興趣,不過是跟王輝出來看看外面的世界。
四人談笑風生,黃忠無語,騎著馬,在前帶路,身后500士兵,押運糧草,緩慢推進。一日六十里,也就是一日三十公里的速度前進。
在古代運糧草,不算慢了。步卒不運糧一日也就百里,五十公里的樣子。也可連夜趕路,那樣會失去戰斗力,被偷襲必定潰敗,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急行軍,此乃兵家大忌。
汜水關下,十八路諸侯聯軍,被阻擋在此。
20萬聯軍被一關隘攔住。
王輝聽著傳來的戰報,笑而不語,黃忠問道“先生為何發笑”
他看了看輝夜,黑絕,春信,他們都不關心,唯獨黃忠很在意。
于是說道“聯軍內部爾虞我詐,這么多諸侯,難道沒有能人異士?他們不過在借機消耗潛在的敵人罷了”
黃忠想起荊州,蔡氏,蒯良等人,腦殼就疼,對于軍政的算計,他黃忠見識可不少。知道王輝說的意思,嘆氣道
“漢室存亡不久矣”
黃忠雖沒去學堂,但看得到縣城的變化,時常聽到兒子說一些大道理,對大漢朝廷,不再那么在意,黃敘講述從王輝那聽來的知識,天下大事,分久不合,合久必分,這是必然的過程,對黃忠的信仰造成了不小的打擊,他忠于漢室,是沒錯。但如今官吏腐敗不堪,官商勾結貪墨百姓錢財,屢見不鮮。黃忠那炙熱的報國之心漸漸淡去,而在天空之城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