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保險與理賠一體化教程(第2版)
- 常興華主編
- 4115字
- 2023-11-10 17:56:00
單元一 選擇風險管理方法
一、風險
對“風險”一詞的由來有多種說法,但大致可以歸納為兩種,如圖1-1所示。
1.風險的含義
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風險一詞被越來越概念化,并因人類活動的復雜性和深刻性而逐步深化,被賦予了哲學、經濟學、社會學、統計學甚至文化藝術領域的更廣泛、更深層次的含義,且與人類的決策和行為后果的聯系越來越緊密,“風險”一詞也成了人們生活中出現頻率很高的詞語。
自近代保險業產生,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風險研究出現了大量的文獻,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中的諸多學科。這些學科從各自的角度,對風險進行了定義。無論如何定義風險一詞,其基本的核心含義都是“未來結果的不確定性或損失”。

圖1-1 “風險”一詞的由來
重要知識:
在本書中,我們給風險管理中“風險”下的定義是:某種損失發生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表現為:是否發生不確定;發生的時間不確定;發生后的結果不確定。
2.風險的要素
風險的要素也可以稱為風險的結構。一般認為,風險由風險因素、風險事故和損失構成,這些要素的共同作用,決定了風險的存在、發生和發展。
(1)風險因素 風險因素是指引起或增加風險發生的機會或擴大損失程度的原因和條件,它是導致風險發生的潛在原因。風險因素主要有三類,如圖1-2所示。

圖1-2 風險因素的種類
1)物質風險因素。這是指能直接影響事物物理功能的因素,即某一標的本身所具有的足以引起或增加風險發生機會和損失幅度的客觀原因,一般是有形的風險因素,如地殼的異常變化、惡劣的氣候、疾病傳染等。物質風險因素不為人力所控制,是人力無法左右的因素。
2)道德風險因素。這是指與人的品德修養有關的、無形的因素,即由于個人的不誠實、不正直或不軌企圖,促使風險事故發生,引起社會財富損毀和人身傷亡的原因或條件,如縱火、欺詐、投毒等。這些不道德的行為必然會增加風險發生的頻率并加大損失幅度。
3)心理風險因素。這是指與人的心理狀態有關的、無形的因素,即由于人的不注意、不關心、僥幸,或存在依賴保險的心理,以致風險事故發生概率增加和損失幅度加大的因素。例如,企業或個人在投保汽車損失保險后,就放松了對車輛的保養和檢測;投保了人身保險,就忽視自身的身體健康等。
特別提示:
由于道德風險因素和心理風險因素都是無形的,都與個人的自身行為方式相聯系,且在實踐中又難以界定,所以通常將兩者統稱為人為因素,以便區分。
(2)風險事故 風險事故是指造成生命財產損害的偶發事件,是造成生命財產損害的直接原因。只有風險事故的發生,才能導致損失。
風險事故意味著風險的可能性轉化成為現實性,即風險的發生,如車禍就是風險事故的一種,如圖1-3所示。

圖1-3 因雪天路滑引起的車禍
(3)損失 就廣義的損失而言,是指某種事件的發生,給人們造成物質財富的減少和精神上的痛苦。
從保險的角度來看,損失是指非故意的、非預期的和非計劃的經濟價值的減少(損失的狹義定義)。保險中所指的損失必須滿足兩個要素:一是非故意的、非計劃的、非預期的;二是經濟價值或經濟收入的減少。兩者缺一不可。
特別提示:
汽車保險里面所說的損失,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不包括精神損失的。
3.風險的特征
風險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可測性、不確定性和可變性5種特征,見表1-1。
表1-1 風險的特征

二、風險管理
1.風險管理的含義
關于風險管理,有許多不同的定義。從本質上講,風險管理是應用一般的管理原理去管理一個組織的資源和活動,并以合理的成本盡可能地減少意外事故損失及其對組織和環境的不利影響。所以風險管理的含義是:各經濟或社會單位、個人和家庭,在對其生產、生活中的風險進行識別、估測和評價的基礎上,優化組合各種風險管理技術,對風險實施有效的控制,妥善處理風險所致的結果,以期以最小的支出實現最大的安全保障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
2.風險管理的目標
風險管理的目標由兩部分組成,即損前目標和損后目標,如圖1-4所示。

圖1-4 風險管理的目標
3.風險管理的程序
對風險進行管理時需要一系列的程序,如圖1-5所示。

圖1-5 風險管理的程序
(1)制訂風險管理計劃 制訂合理的風險管理計劃是風險管理程序的第一步,構成了風險管理決策行為的重要基礎和首要前提。風險管理計劃的主要內容除了風險管理的目標以外,還有以下內容:確定風險管理人員的職責;確定風險管理部門的內部組織結構;與其他部門的合作;風險管理計劃的控制;編制風險管理計劃書。
(2)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的第二步,是指對企業、家庭或個人面臨的和潛在的風險加以判斷、歸類和對風險性質進行鑒定的過程。即對尚未發生的、潛在的和客觀存在的各種風險,系統地、連續地進行識別和歸類,并分析產生風險的原因。
(3)風險衡量 風險衡量是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通過對所收集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利用概率統計理論,估計和預測風險的發生概率和損失程度。風險衡量所要解決的兩個問題是發生概率和損失程度,其最終目的是為正確選擇處理風險的方法提供依據和信息。
(4)風險評價 風險評價是在風險識別和風險估測的基礎上,對風險發生的概率、損失程度和其他因素進行全面考慮,評估發生風險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并與公認的安全指標相比較,以衡量風險的程度,并決定是否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
(5)選擇風險管理方法 風險管理方法又稱風險管理技術,可分為控制型和財務型兩大類,如圖1-6所示。

圖1-6 風險管理方法結構圖
1)控制型風險管理技術的實質是在風險分析的基礎上,針對企業所存在的風險因素采取控制技術以降低風險事故發生的概率和損失程度。其重點在于改變引起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和擴大損失的各種條件。主要表現在:事故發生前,降低事故發生的頻率;事故發生時,將損失減小到最低限度。控制型風險管理技術主要包括以下三種方法:
①避免。避免是指回避損失發生的可能性,即從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風險單位和中途放棄某些既存的風險單位,可采取主動放棄或改變該項活動的方式。避免風險的方法一般在某特定風險所致的損失概率和程度相當高或處理風險的成本大于其產生的效益時采用,是一種最徹底、最簡單的方法,但也是一種消極的方法。避免風險的方法有時意味著喪失利益,且避免方法的采用通常會受到限制。此外,采取避免方法有時在經濟層面上是不適當的,或者是避免了某一種風險,卻有可能產生新風險。
②預防。預防是指在風險事故發生前,為了消除或減少可能引起損失的各種因素而采取的處理風險的具體措施,其目的在于通過消除或減少風險因素而降低損失發生的概率。這是事前采取的措施,即所謂“防患于未然”。
③抑制。抑制是指在損失發生時或損失發生后為降低損失程度而采取的各項措施,它是處理風險的有效技術。
2)財務型風險管理技術是以提供基金的方式,降低發生損失的成本。即通過事故發生前的財務安排,來解除事故發生后給人們造成的經濟困難和精神憂慮,為恢復企業生產、維持家庭正常生活等提供財務支持。財務型風險管理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兩種方法:
①自留。自留是指對風險進行自我承擔,即企業或單位自我承受風險損害后果的方法。自留風險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財務型風險管理技術,有主動自留和被動自留之分。自留風險的成本低,方便有效,可減少潛在損失,節省費用。但自留風險有時會因風險單位數量的限制或自我承受能力的限制,無法實現其處理風險的效果,導致財務安排上的困難而失去作用。
②轉移。轉移是指一些單位或個人為避免承擔損失,而有意識地將損失或與損失有關的財務后果轉嫁給另一些單位或個人去承擔的一種風險管理方式。轉移風險又有財務型非保險轉移和財務型保險轉移兩種方法。財務型非保險轉移風險是指單位或個人通過訂立經濟合同,將損失或與損失有關的財務后果,轉移給另一些單位或個人去承擔的風險管理技術。財務型保險轉移風險是指單位或個人通過訂立保險合同,將其面臨的財產風險、人身風險和責任風險等轉嫁給保險人的一種風險管理技術。保險作為風險轉移的方式之一,有很多優越之處,是進行風險管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6)評估風險管理效果 評估風險管理效果是指對風險管理技術適用性及收益性情況的分析、檢查、修正和評估。風險管理效果的好壞,取決于是否能以最小的風險成本取得最大的安全保障,同時,在實務中還要考慮風險管理目標與整體管理目標是否一致,是否具有具體實施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4.風險與保險的關系
風險與保險關系密切,保險是研究風險中的可保風險,兩者研究的對象都是風險,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風險是保險產生和存在的前提,無風險則無保險。風險是客觀存在的,時時處處威脅著人的生命和物質財產的安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風險的發生直接影響社會生產過程的持續進行和家庭的正常生活,因而產生了人們對損失進行補償的需要。保險是一種被社會普遍接受的經濟補償方式,因此,風險是保險產生和存在的前提,風險的存在是保險關系確立的基礎。
2)風險的發展是保險發展的客觀依據。社會進步、生產發展、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在克服人類社會原有風險的同時,也帶來了新風險。新風險對保險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保險業不斷設計新的險種、開發新的業務。從保險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來看,作為高風險系統的核電站、石油化學工業、航空航天業、交通運輸業的風險,都可以納入保險的責任范圍。
3)保險是風險處理傳統且有效的措施。人們面臨的各種風險損失,一部分可以通過控制的方法消除或減少,但不可能全部消除。面對各種風險造成的損失,如果單靠自身力量解決,就需要預留與自身財產價值等量的后備基金,這樣既造成資金浪費,又難以解決巨額損失的補償問題。因此,轉移就成為風險管理的重要手段。保險作為轉移方法之一,長期以來被人們視為傳統的風險處理手段。通過保險,可把不能自行承擔的集中風險轉嫁給保險人,以小額的固定支出換取對巨額風險的經濟保障,使保險成為處理風險的有效措施。風險管理和保險的關系如圖1-7所示。

圖1-7 風險管理和保險的關系
4)保險經營效益受風險管理技術的制約。保險經營效益的大小受多種因素的制約,風險管理技術作為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對保險經營效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如對風險的識別是否全面,對風險損失的概率和造成損失程度的估計是否準確,哪些風險可以接受承保、哪些風險不可以承保,保險的范圍應有多大、程度應如何,保險成本與效益的比較等,都制約著保險的經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