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衣品之美
1.1 當代女性穿衣誤區
弈翎說:“我們選衣服的眼光,要和看人一樣,人品好的人才可能成為朋友,衣服也必須件件質地精良才配得上你。”
張愛玲的書里,多半有一張穿著高領旗袍的照片。在那個年代,張愛玲的衣服被認為是奇裝異服。我認為,張愛玲經學識浸染而就的氣質卓乎不群,即便“奇裝異服”也可以穿出自己的風格。而對我們普通人來說,盡量少冒風險去駕馭有難度的衣服,當然也無需過于保守,可以多去嘗試。
許多女性在日常穿衣中,常常有三種誤區:
第一種是不愛打扮,不在意形象,借口是沒時間,或者說不會化妝,沒錢買衣服等。
我們需要明白,人的氣場是由內到外呈現的,每個人都喜歡美的人和物,我雖不提倡“女為悅己者容”,但希望所有姑娘都能活出自我,為自己打扮。內心綻放了,才能在心底開出花來。
第二種是穿著過分隆重,去哪里都像參加晚宴一樣,只顧隆重卻忽略質感。往往買了一大堆沒有質感的衣服,卻并沒有幾件精品。
我曾看到一張海報,主角戴著大檐帽,穿著有影樓風格的晚禮服,全身能戴配飾的地方都沒落下,一看就是用力過猛。論海報主角的五官可以說是明艷動人,論高級感卻始終缺點什么。可能是用力過猛的結果,也可能是本身氣質壓不住這樣的“精雕細琢”。
大檐帽,不管毛呢質地、麻紗材質還是用拉菲草編織,戴上就已經特別顯眼,其他配飾肯定要精簡。在平時場合,這樣的打扮就過于隆重了。
我在授課和出差路上穿旗袍居多,偶爾也會嘗試不同風格,一直也有買帽子搭配衣服的習慣。某次我戴著新買的麻紗大檐帽,隨意穿了件連衣裙,走在路上,突然感覺回頭率暴增。思量一番之后才意識到,人家回頭看我,不是因為我的容貌,而是因為今天帽子顯得太隆重了。
有時,太隆重就是突兀。得體比隆重更重要。簡單干凈、經典耐看的東西才會不過時。不要把所有配飾都堆在身上,耳環、項鏈、戒指三件配飾,平時不需要戴成套,留白也是一種美。在不需要艷壓群芳的場合,得體就好。
第三種常見的穿衣誤區是過于暴露。
每個行業、每個單位、每種職位,對于“暴露”的理解不一樣。例如有些單位要求女士的半裙必須及膝,再短就會被認為是“暴露”。
對于衣著是否暴露,我的看法是:工作的時候,上半身衣服不露胸,下半身盡量避免穿著過短的裙子,如果裙子太短,下蹲或者做其他動作時都不太方便。另外,對中高管女性來說,職場更該展示專業能力,弱化性別概念。當然,對于晚宴,最好穿禮服出席。
同樣,在職場中憑實力吃飯的我們,也需要著裝嚴謹。靠實力吃飯的人,不需要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展示。
打磨衣品的過程,其實就是在各種誤區中,逐步摸索的過程。如果在穿衣搭配方面有不足,也沒關系,誰不是從“小白”開始的呢?即便在初始階段,看不懂藝術,也談不上審美,更不了解那些高深莫測的穿搭理論,都不要著急。多嘗試、多觀察,多和審美好的朋友交流,相信你一定能夠慢慢形成自己獨一無二的審美品位。
Tips
穿衣打扮,是為取悅自我,讓生活更具儀式感。
衣服不在多,貴在精。
流行重要,適合自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