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武帝看著眼前的林平,臉上露出了些許笑容,說道:“愛卿不必如此,周亞夫的故事,朕還是知道的,難道真還不如漢文帝么?”
他的語氣中透著一絲調侃和親切。
林平聽到弘武帝的話,心中頓時一松。
看來皇帝并沒有追究自己之前的失言,反而把自己比作了周亞夫。
這讓他感到有些意外,同時也對自己的第一印象分感到滿意。
“周亞夫可比微臣厲害多了,微臣當不得如此評價。”林平謙遜地回答道。他知道,在這個時候,自己必須要保持低調和謹慎,以免引起皇帝的猜疑和不滿。
“愛卿,何出此言?”弘武帝有些疑惑地問道。他不太明白,為什么林平會對自己的評價如此謙遜。
林平深吸了一口氣,說道:“周亞夫平定國亂,有定鼎之功,微臣尚不能平定關外,消除外患,如何能與之相比?吾愿效仿冠軍侯,馳騁疆場,封狼居胥。”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堅定和決心,仿佛在向弘武帝表達自己的忠誠和抱負。
弘武帝聽了林平的話,心中頓時大定。他明白了,林平并不愿意與周亞夫相比,這說明他的野心并不大,周氏父子的所作所為,可不值得提倡。
這讓他感到有些欣慰,畢竟一個野心勃勃的將領對于皇帝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
同時,弘武帝也有些小竊喜。林平自比霍去病,那自己不就成了漢武帝么?
這位傳奇皇帝一直是自己的目標,想到自己能夠與漢武帝相提并論,弘武帝的心中不禁涌起了一陣豪情。
然而,當弘武帝想到漢武帝的時候,他的心情也變得有些復雜。
漢武帝是一個偉大的皇帝,但他的統治時期也充滿了戰爭和矛盾。
弘武帝不知道自己能否像漢武帝那樣,成為一個偉大的皇帝,同時避免重蹈他的覆轍。
“好好好,愛卿既有如此志向,朕也愿意成人之美的!”弘武帝豪爽一笑,隨即他就面色沉重。
“關外戰事究竟怎么樣了?平定外患能否實現?”
“陛下,微臣斗膽直言,戰事緊張,至少在十年之內,難以平定外患,甚至一招不慎,可能會有傾覆之危。”
弘武帝臉色越發陰沉,仿佛要滴出水來了。
看著弘武帝這么難看的臉色,林平也不知道究竟要不要繼續往下說。
“繼續!”
弘武帝的臉色在聽到林平的話后逐漸變得陰沉,但他還是點了點頭,示意林平繼續說下去。
林平深吸一口氣,決定把戰事的真實情況全都告訴弘武帝。
“陛下,目前我軍士氣、兵員素質、騎兵數量等均不如建奴。我們的戰線過長,補給困難,而且關外地勢平坦,利于敵騎行動。此外,建奴的首領也頗具軍事才能,他們的騎兵戰斗力很強,我軍往往在與他們交戰時處于下風。”
“敵軍來去如風,攻城略地快速無比,而且擅長圍城打援戰術,長途奔襲,可直入我軍腹地,斷我軍糧道,逼迫我軍野戰。”
“即使堅壁清野,對方也會驅使百姓蟻覆攻城,更有甚者不少漢民已經投入了建奴,掉頭攻打我方。”
“建奴一直以來游牧為生,體形剽悍,驍勇善戰,我軍士兵大多不如。”
“目前我方不多的優勢就是據有堅城,但是人心浮動之下,再堅固的城池也抵擋不住敵軍的進攻。”
弘武帝一聽這些話,心中頓時燃起了一團火,他真的很憤怒。
為什么,堂堂大周,何以至此?
弘武帝憤怒地拍著龍椅的扶手,質問林平:“為何如此,朕的士兵,朕的百姓為何要如此對朕?”他的聲音中充滿了失望和痛心。
弘武帝氣憤不已,胸膛起伏不定。
見狀,一旁隨侍左右的戴權趕緊說道:“陛下息怒,勿傷龍體!”
林平也跟著說道:“陛下息怒,勿傷龍體!保重身體要緊!”
弘武帝心情久久不能平復,直接怒問:“你說,這究竟是為何?”
林平看著弘武帝怒目而視的樣子,自己也一陣心慌。
說什么大實話,現在自己騎虎難下了。
不過他還是硬著頭皮說道:“陛下,關外苦寒,眾所周知。再加上百姓無田,著實活不下去了。”
“士兵們也是如此,兵餉一直拖欠,恐生嘩變!”
弘武帝一聽到這些話,仿佛被重錘擊中,精氣神頓時萎靡了一大半。
這件事著實是他的錯,可是他也無能為力啊!
國庫已經被太上皇早年巡幸江南時敗的七七八八了,再加上原本富庶的江南,目前局勢更是麻煩。
弘武帝癱軟在椅子上,心中的悲涼如潮水般涌來。戴權在一旁看著,憂心忡忡,正欲開口請御醫,卻被弘武帝擺手制止。
“那愛卿可有良策?”弘武帝的聲音中透著一絲疲憊和期待。
林平深吸一口氣,似有所思,然后緩緩開口:“量地畫野,經國大式;邑地相參,致治之本。井稅之興,其來日久。田萊之數,制之以限。蓋欲使土不曠功;民罔游力;雄擅之家,不獨膏腴之美;單陋之夫,亦有頃畝之分。所以恤彼貧微,抑茲貪欲,同富約之不均,一齊民于編戶”。
“陛下,為今之計,首要就是修養生息,均田,收攏民心啊!現在關外無主之地甚多,世家最少,最適合實行。”
弘武帝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光芒,仿佛看到了希望。
他明白,分田地,這一套對于百姓來說,是真的具有無法抵擋的誘惑力。
他也清楚,關外無主之地甚多,若是能夠將土地分配給百姓,必然能夠收攏民心,穩定局勢。
但是,弘武帝也清楚這其中的困難和阻力。若是自己下令實行,那很有可能會被世家大族們群起反抗。
世家大族會竭力阻撓這樣的改革,而朝中的反對聲音也會不絕于耳。
他深吸了一口氣,聲音有些沙啞地問道:“愛卿,你可知這樣的改革會有多大的阻力和困難?”
林平看著弘武帝,心中明白他的擔憂。他深吸一口氣,聲音堅定地說道:“陛下,臣知道這條路不好走,但是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百姓的福祉,我們必須迎難而上。只要我們堅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
“若陛下心有顧慮,我可在關外偷偷實行,若是效果好,也可推行關內。”
林平也知道變法失敗的后果,所以自己也不想成為這個戴罪羊。
所以,林平就是想讓皇帝同意他一直以來想在關外實行的這個均田策。
其實他自己也明白,關內世家實行這樣的策略壓根就不可能,但是關外可以啊!
弘武帝聞言,并未答話,而是在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