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算機與網絡簡史:從算盤到社交媒體的故事
- (德)于爾根·沃爾夫
- 1488字
- 2023-10-13 18:07:04
自序
當我的編輯提出,希望我寫一本關于計算機歷史的書時,我立即陷入了回憶,懷念起這段我有幸參與其中的歷史。我還記得,1987年時,我便擁有了自己的第一臺家用計算機——康懋達64(Commodore 64,C64)。當時我只有13歲,用假期打工掙來的錢買了這臺被大家稱為“面包盒”的機器。因為剩下的錢不夠再買5.25英寸的軟盤驅動器,于是我買了一個數據磁帶機(Datasette)讀寫裝置作為存儲設備。有了它,我就能把我的數據、程序、游戲都存在傳統的盒式磁帶上。雖然數據磁帶機加載和存儲數據的速度很慢,磁帶的卷繞也使整個操作過程相當麻煩,但這些絲毫都不妨礙我樂在其中。我還使用了一個名為Turbo-Tape的程序來加速這個過程。又過了一年,我繼續打工存錢,終于得到了一個5.25英寸的軟盤驅動器。那個時候,我們還會用磁盤打孔機在磁盤上多開一個小方槽,這樣就能夠在磁盤的背面進行數據的讀寫。也就是在這段時間里,我第一次接觸到編程。我把一些雜志(比如《快樂計算機》)里幾頁長的代碼列表一行一行打下來,慢慢進入了這個領域。不過需要說明的是,我在這里提到的是BASIC編程語言,而我童年的夢想是用C64匯編語言編程,可惜一直沒有實現。在C64上玩的一些游戲,還被我當作盜版軟件,拿去學校操場跟人換成別的東西。要知道,不管什么時候,總會有人愿意為黑市生意鋌而走險。
后來我又買過一些別的機器,比如辛克萊ZX81(Sinclair ZX81)、阿姆斯特拉特CPC 464(Amstrad CPC 464)、阿米加500(Amiga 500),最后我組裝了自己的第一臺個人計算機。這在當時簡直是火箭一樣的裝備,花費了我很大一筆錢(而且一年之后它就過時了)。
另外一個對我來說十分特別的時刻,是我在朋友那里通過德國電信的BTX系統(屏幕文本系統),借助聲耦合器,用電話聽筒第一次建立了網絡連接。這便是我初次的“在線”體驗了。但是BTX系統還遠不是今天的互聯網,任何一點細小的干擾都會造成傳送失敗。不過好在下一代的電話調制解調器解決了這個問題,不再需要聲耦合器,下載速率也達到了每秒56千比特。除了總是占線的電話,那30秒的撥號音也成為經典。這段美妙的“旋律”已經永遠鐫刻在了我的腦海里。如果你還沒有聽過這種聲音,或者想懷舊一番,可以在互聯網上搜索“撥號上網音”。
我敢肯定,你也曾積極或者被動地親歷過計算機發展史的某個階段。在這本書里,你或許會再次遇到自己曾試用過的那些技術,那就不妨趁此懷舊一番。不過,哪怕你并沒有在這個數字世界中遨游過,只是對于計算機的簡史或者圍繞計算機發展的一些事實感興趣,想了解一下,那么我也誠摯地邀請你走進這本書,和我一起踏上這趟穿越時空的旅行。
不過我要強調一點,這本書并不是計算機的發展全史。為了避免內容過于龐雜,篇幅過于冗長,我主要聚焦在這段歷史中幾個里程碑式的節點上,不求面面俱到。我將計算機時代(包括前計算機時代)、軟件以及互聯網的一系列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分成若干小的節點,并且盡量保持中立的態度看待它們,竭力避免個人觀點的干擾。
這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計算機的歷史、軟件的歷史以及網絡的歷史。每個部分各自獨立,讀者可以選取其一閱讀而不會造成影響。
我相信每個人都能有所收獲。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你或許會不斷獲得啟發,產生新的想法,繼而去互聯網中進行新的嘗試或者查找新的文獻。然后,我要感謝我的編輯帕特里夏·席瓦爾德,她負責此書的一切相關事務,對這個項目的支持貫穿始終;此外還要感謝這個項目的發起人,阿爾穆特·珀爾。我同樣要感謝佩特拉·布羅蒙特,她完成了這本書的校對工作,同時給出了寶貴的建議;感謝英馬爾·斯塔佩爾,他作為試讀者也貢獻了許多有價值的新想法。
最后,希望各位能獲得愉快的閱讀體驗。我一如既往地期待著各位的反饋,請對我暢所欲言。
于爾根·沃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