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州園林匾額楹聯鑒賞(第6版)
- 曹林娣
- 2052字
- 2023-12-19 11:30:01
3.五百名賢祠
匾額:
作 之 師
顧廷龍書。
取《尚書·周書·泰誓上》:“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奔瓷咸煊又陆缛f民,立君主統治他們,立人師教化他們。“作之師”即“立師以教之”之意。師,這里指五百余名賢,含敬仰之意。
五百名賢祠署頭石刻:
景行維賢
道光七年(1827)丁亥菊月湘浦松筠書。松筠(1752~1835),姓瑪拉特氏,字湘圃,蒙古正藍旗人,因頗能任事為乾隆帝所知。自乾隆中葉至道光年間,歷任銀庫員外郎、內閣學士兼副都統、戶部侍郎、御前侍衛、內務府大臣、吉林將軍、戶部尚書、陜甘總督、伊犁將軍、兩江總督、兩廣總督、協辦大學士兼內大臣、吏部尚書、東閣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直隸總督等職。道光十四年(1834),以都統銜休致。一年后,卒。享年八十二歲,贈太子太保,依尚書例賜恤,謚號文清,祀伊犁名宦祠。
外廊篆書對聯之一:
千百年名世同堂,俎豆馨香,因果不從羅漢證;
廿四史先賢合傳,文章事業,英靈端自讓王開。
原款署“同治十三年(1874)小春上瀚全椒薛時雨題,仁和吳恒書”。今為沙曼翁補書。
聯語頌贊五百名賢,雖未成佛,得阿羅漢果,但受到后人膜拜,四時致祭,亦為盛事。羅漢,梵文“阿羅漢”的省略語,是小乘教稱圣者的名位。所選名賢始自吳季札,至清代,凡兩千五百年,故稱“千百年”。俎豆,祭祀所用禮器。名賢包括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科學、藝術、醫學、水利、歷算諸方面人才;每像上均刻有傳贊四句,概述此人特點,靠右一行題姓名職銜,故每一畫像,猶一人物小傳?!白屚酢?指把王位讓予別人的吳國的太伯和其弟仲雍,他們為了把王位讓給季歷,從西北周地到了吳地,將先進的北方文化傳到江南,創建吳國。聯語緊扣五百名賢本事,寫得質樸典雅、情深意摯。
外廊對聯之二:
非關貌取前人,有德有言,千載風徽追石室;
但覺神傳阿堵,亦模亦范,四時俎豆式金閶。
陶澍撰。
出句講選取名賢的標準是嚴格的,并非以貌取人,名賢皆具才德。這里用了兩個典故:春秋時,魯國武城有一位孔子的弟子,名叫澹臺滅明,字子羽,因貌丑不為孔子所重。退而修行,南游至江,有弟子三百人,名聞諸侯??鬃勇勚?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這里用來表示蘇州名賢搜尋完備,野無遺賢。西漢文翁是廬江郡舒縣(今安徽舒城)人。景帝末年,任蜀郡守,在成都辦官學,招屬縣子弟入學,擇優以補郡縣吏。文翁學堂即石室講堂,一名玉堂。《水經注·江水一》云:“文翁為蜀守,立講堂,作石室于南城……后守更增二石室?!痹诟骺こ闪⒔虒W機構,乃首倡自文翁,這里用來歌頌名賢的才德和政績。對句講五百名賢畫像摹刻情況,傳神精工,并表達對名賢的敬仰之情。全聯敘事用典,皆切合五百名賢本事,莊重典雅而又洋溢著懷古之幽思。
原蘇長史祠堂聯:
湖州長史昔貶謫,守道好學,發憤懣于歌詩,風云變化,雨雹交加,一時豪俊,多從之游,磊落軒昂,足知文士有光價;
商丘中丞嗜吟眺,景賢修廢,以精神相依憑,密邇宮墻,掃除蕪穢,三吳流傳,追尋其地,前倡后繼,爰飭祠宇肅豆籩。
有跋語曰:“戊子七月,游滄浪亭,覓蘇長史祠不得,賦詩一章,呈方伯黃公彭年,逾月祠成,爰輯小志中語為聯,金山后學吳履剛并識,婁縣后學楊葆光敬繕?!眳锹膭倿榍骞饩w間署蘇州府學教授。
出句簡述蘇舜欽的生平行事,著重敘述蘇舜欽的無辜遭貶和他的修養學問、詩歌成就以及時人與之交游盛況,從而歌頌蘇舜欽的才德。內容取自《宋史·文苑傳》中蘇舜欽本傳以及歐陽修的《祭蘇子美文》。蘇舜欽當年因“遭此構陷,累及他人,故憤懣之氣不能自平。時復嶸屹于胸中,一夕三起,茫然天地間無所赴愬”(蘇舜欽《與歐陽公書》)。郁憤的波濤不時沖擊著詩人心胸,“不思量,自難忘”。故“時發憤懣于歌詩,其體豪放,往往驚人”(《宋史》本傳)。歐陽修《祭蘇子美文》云:“子之心胸,蟠屈龍蛇,風云變化,雨雹交加。忽然揮斧,霹靂轟車,人有遭之,心驚膽落,震仆如麻。須臾霽止,而四顧百里,山川草木,開發萌芽。”極力贊揚蘇舜欽的才情品德。慶歷八年(1048)朝廷給他復職,任湖州長史,但他未及赴任,便病卒于吳中,結束了坎坷的人生旅程,赍志而歿。
對句敘述宋犖撫吳時主持修復廢園滄浪亭一事。康熙三十五年(1696),宋犖撫吳將四年,見蘇子美滄浪亭遺址“野水瀠洄,巨石頹仆,小山藂翳于荒煙蔓草間,人跡罕至”,“于是亟謀修復,構亭于山之巔,得文衡山隸書‘滄浪亭’三字揭諸楣,復舊觀也。亭虛敞而臨高,城外西南諸峰蒼翠吐欱,檐際亭旁老樹數株,離立拏攫,似是百年以前物。循北麓稍折而東,構小軒曰‘自勝’,取子美《記》中語也。迤西十余步,得平地,為屋三楹,前亙土岡,后環清溪,顏曰‘觀魚處’,因子美詩而名也??缦獧M略彴以通游屐,溪外菜畦、民居相錯如繡。亭之南,石磴陂陀,欄楯曲折,翼以修廊顏曰‘步碕’。從廊門出,有堂翼然,祀子美木主其中,而榜其門曰‘蘇公祠’,則乃舊屋而新之”(宋犖《重修滄浪亭記》)。一時,“遂擅郡中名勝”。重修的宗旨為復蘇子美滄浪亭舊觀,新構的建筑,全取子美詩文中語名之,故聯語曰“景賢修廢,以精神相依憑”。子美贏得了身前身后名,而宋犖景賢修廢之舉,亦不失為文士一大盛事,為后人所稱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