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李白走了進來,拱了拱手道。
“使君有事嗎?”
李璿正在洗手,剛剛親自去審問那些被活捉的刺客。
死士?
那又怎樣?
落到自己手里,嘴硬是最無用的東西。
十大酷刑,還沒用出來,就全招供了。
可惜的是,他們只是負責執行任務,并不知道幕后之人。
而他們的領頭,則趁亂逃跑了。
唯一有用的線索,就是他們都曾是邊防軍。
回鄉之后,便被人許以重利招募。
平日里他們都散于山野鄉村之中,只有發布任務之后,才會聚集在一起。
并且是單線聯絡,此前誰也不相識誰,彼此都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這一次截殺任務,那幕后之人,竟然懸賞了千金。
李璿都動心了,很想摘了自己的腦袋去領賞。
可后來想想,千金固然很多,但小命都沒了,還要錢干什么?
所以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琢磨著到底要如何揪出幕后黑手。
這是一個組織嚴明的龐大勢力,既然出手了一次,那只要自己沒死,就會有無數次。
總一天,自己要把你揪出來,搶完你的金子……
“某今日前來,是向殿下辭行。”
李白再次拱了拱手,神色認真道。
“使君不隨本王前往長安?”
李璿愣了愣,感到有些意外。
“前往長安,又能如何?”
李白苦笑了一下,嘆息道。
也是!
自己如今,前途未卜。
又何必拉著他去蹚渾水呢?
“不知使君準備去往何方?”
李璿沒有挽留,因為眼前這個人屬于詩與遠方。
“天大地大,何處不能容身?!?
“殿下說的對,往后余生,某要走遍大唐的每一座山川,每一條江河?!?
“用手中之筆,向后人述說盛世大唐之輝煌?!?
李白神色傲然,斬釘截鐵道。
“若有難處,使君可隨時來信一封?!?
“無論天涯海角,本王必略盡綿薄之力?!?
李璿同樣拱了拱手,由衷道。
這是來到大唐之后,自己許下的第一個承諾。
不為別的,只為那一句盛世大唐之輝煌。
“多謝殿下,李某就此別過。”
李白再次拱手一拜道。
“祝使君一路順風,本王定在長安,靜候使君錦繡詩經。”
李璿也拱手道。
李白走了,依舊如來時那般。
一人,一劍,一馬,消失在了蒼茫古老的蜀道之上。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我等使君傳世詩經驚天下,我等使君詩仙之名萬古芳。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站在蒼茫古道之上,看著李白漸漸遠去的身影,李璿內心有些感慨萬千。
“殿下,邊令城他們到了。”
沒過多久,郭子儀騎著快馬,奔馳而來。
“到就到了唄,莫非本王還要去迎接他?”
李璿看著翻身下馬的郭子儀,調侃道。
“殿下,那個……貴妃娘娘找你商量歸程之事?!?
郭子儀來到李璿面前,低聲道。
“那你直接說貴妃娘娘找我不就完事了,扯什么邊城令?!?
李璿直接翻身上馬,火急火燎的朝著楊苑狂奔而去。
郭子儀還在發愣,這不是想先讓殿下高興一下嗎?
嗯?
好像哪里不對?
“殿下,那是末將的馬……”
郭子儀忽然醒悟過來,連忙高喝道。
可此時哪里還有李璿半點影子,早就沖進城門,消失不見了。
來到楊苑之后,在一名內侍女官的引領下,李璿來到了一間大殿前。
走進去之后,果然看見楊玉環與虢國夫人正在有說有笑的交談。
李璿當即腿一抖,剛想收回腳步……
“涼王,這是不想看見貴妃娘娘嗎?”
大殿之中,虢國夫人嬉笑的聲音響起。
我是不想見貴妃娘娘嗎?
我分明是不想,見你這妖婦。
見楊玉環也投來不解的目光,李璿只能停止了收腳的動作,三幾步來到大殿之中,拱手一拜道:“拜見母妃。”
“還有姨娘呢?”虢國夫人看著李璿,十分不滿道。
“見過夫人。”
李璿無奈,只能對著虢國夫人拱了拱手道。
“既然邊令城的儀仗大隊到了,那我們明日便啟程回長安?!?
楊玉環十分直接,根本沒有征詢李璿的意思。
“一切聽憑母妃吩咐。”
李璿好似一個乖乖寶寶,笑著道。
這人??!
要有自知之明,該裝孫子的時候,就要裝孫子。
逞能之徒,往往沒有什么好果子吃。
這是曾經一位損友,對自己說過的至理名言。
起初不以為意,后來,遭受過社會不斷毒打的李璿,深以為然,一直牢記于心。
“回長安之后,你可有什么計劃?”
楊玉環看著聽話懂事的李璿,心中十分滿意,又開口詢問道。
李璿沒有說話,而是看向了一旁的虢國夫人。
“我姐姐,不是外人?!?
楊玉環自然明白李璿的意思,再次開口道。
“回長安之后,母妃無需特意為李璿邀功。”
“一切如常即可。”
李璿并不急于一時,這是經過再三思慮之后的決斷。
因為,李隆基疑心很重。
他還有個小名,自稱阿瞞。
從朝局上來看,重用宦官與番將。
疏遠兒子與漢臣,種種跡象都表明,這位皇帝陛下,可一點都不昏庸。
他只是覺得宦官無根,番將無萍,對自己的皇位威脅最小。
反之,那些出身世族的漢臣,一個個便根基深厚,對大唐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力。
雖然宦官與番將也不是沒有一點威脅,但兩害相權取其輕罷了!
至于自己的兒子,那就更不用說了。
從玄武門事變之后,李唐皇室就如同中了詛咒一般。
接二連三的政變,皆是皇室中人。
就連李隆基本人,也是發動了唐隆政變上位。
所以才有了一日殺三子,當朝太子李亨為了保命,更是接二連三休妻續命。
“這個,本宮自有分寸,會在恰當的時候,助你一臂之力?!?
“只是,你想好先從哪里開始了嗎?”
楊玉環寵冠后宮,對于皇族深宮的殘酷斗爭更是深有體會。
沒有點手腕,在斗爭殘酷的后宮之中,怎么可能一直安然無恙?
后宮之中的斗爭,并不比廟堂之上少,且殘酷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