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仙宗。
張海當著陳廉的面,拆開風滿樓樓主的書信。
書信的內容表達了感激,感謝張海賜予了法門,風滿樓必會忠心耿耿等等,還有關于陳廉的表現。
風滿樓樓主并沒有親眼見到陳廉出手,但他知道血魔實力不俗。如實說了陳廉獨自斬殺血魔等語。
除了必須得回應風滿樓樓主的要求外,這也是張海給予陳廉的一個小小的試煉。
一個連煉氣后期的風滿樓樓主都解決不了的魔修,張海不知道魔修的具體實力,但足以作為考驗陳廉的考題。
陳廉的修煉速度合格。
陳廉突破的筑基的概率在張海眼里幾乎等于零。
但,陳廉成為內門弟子的概率,是百分之百。
煉氣境,修煉速度快的,在青仙宗多的是。
有一些人,一心苦修,完全不練法術,只顧埋頭提升修為。
這種人在青仙宗內能活,畢竟青仙宗禁止同門相殘、不許打斗,環境安逸。
一旦離開青仙宗,這種人必死無疑。
張海就想看看,陳廉是不是那種只顧提升修為的傻帽。
散修的有幾斤幾兩,張海很清楚,哪怕是擅長殺戮的魔修也一樣。在大門派的弟子眼中,脆弱得跟黃瓜一樣。
青仙宗弟子,憑借煉氣中期修為越階斬殺煉氣后期的散修,跟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風滿樓樓主有煉氣八層修為,但張海估計,他未必是煉氣五層的陳廉的對手。
風滿樓那樣的小勢力的修仙者,跟散修沒有任何差別。
只要陳廉能完成他的考驗,就能證明陳廉不是傻帽,一個百分百的未來內門弟子,很有拉攏的價值。
“陳廉,你想過離開青仙宗之后,自己該如何自處嗎?”
張海說道,“如陳城一般,到處游蕩,追求虛無縹緲的機緣死于非命?還是隱居在某一個角落,直到壽終正寢?”
“我兩種都不選。”
張海自答道。
“無法筑基又怎樣,那不是我們的生命的終點,哪怕離開青仙宗,我們也不需要單打獨斗去自尋死路,我們可以組建屬于自己的勢力。我無法筑基,但我的子嗣會。我只需為我的子嗣打下根基即可......”
張海在說著未來的藍圖。
沒來由的,陳廉覺得有些悲涼。
張海已經徹底放棄了突破筑基,而是將夢想寄托在了還未誕生的后代的身上。
“風滿樓你覺得如何?”
張海又道,“現在的風滿樓的確還很弱小,但日后它會越來越強大,北山國僅僅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風滿樓會有更廣闊的領地,會有更多的修仙者加入風滿樓,風滿樓會成為一個強大勢力。”
“你愿意加入其中嗎?”
張海為了建立風滿樓出力很多,他的目標是將風滿樓打造成一個起碼擁有上百個修仙者的勢力,成為一方霸主,哪怕只是一個小地方。
陳廉搖了搖頭,“多謝,張執事的邀請,只是我如今只想一心修行。”
“也好,你還有很長的時間可以考慮。”
張海并不急著要陳廉答應。
“有一件事,我要跟你說清楚,我并不是要求你成為我的手下,而是成為了我的伙伴。加入風滿樓后,你我都是風滿樓的主人。”
“憑借我的實力,加入一個擁有筑基修士的勢力,綽綽有余,但去了又有什么用呢,屈于人下,又無法助我等突破筑基,何必去做別人的手下受盡委屈。”
“有時雞頭得到的好處,遠比鳳尾要強得多。”
“我言盡于此。你進入內門之后,想必還有許多際遇,等你離開內門之后,再給我答復吧。”
張海發出這樣邀請的人,不止陳廉一個。
乙三十號藥峰上,好幾個有成為內門弟子潛力的人,在經過張海的考驗后,張海都發出了邀請。
陳廉回到住處后,泡入浸泡過青玉的青色液體中修煉。
他已經將張海的話,拋之腦后。
張海說法并沒錯,自己組建勢力,雖弱小些,但不屈于人下,他們要是被淘汰出青仙宗,再加入其它勢力,也得不到多少好處。
組建一個過得去的勢力,再將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后代身上,再延續自己的夢想。
對失敗者而言,這的確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退路。
陳廉沒有打算在還沒開始,就為自己打上失敗者的標簽。
哪怕有朝一日,他真的如九叔一樣被淘汰,他的選擇會跟九叔一樣,哪怕是追求虛無縹緲的機緣而死,他亦不愿虛度下半生。
有著冥想之境的加持,陳廉的修煉速度比預料的要快。
原本以為突破煉氣后期,需要三年半,陳廉只用了兩年。
二十二歲,陳廉以年長同期九叔一歲的年紀,成為內門弟子。
陳廉來到一座山峰下,這座山峰名為登天峰,顧名思義,一步登天。
登上這座山就能成為內門弟子。
每一位內門弟子都擁有成為筑基修士的潛力。
陳廉抬頭朝上看去,白色的石階直通天際,隱于云霧之中。
此階梯名為登天梯,足有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階。
欲入內門必登天梯,走的時候不能有半點停滯、休息,要一氣呵成,走過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階登上山頂,寓意是一路亨通、無可阻擋。
爬山不難,但要一口氣走過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階,就難如登天了。
只有煉氣后期,才有足夠的靈力支撐登上這登天峰峰頂。
陳廉走上階梯,沒因靈力充足而肆意加快速度,而是按照正常的速度,一步一階地往上走。
九叔與張執事都提醒過他,走登天梯時不能急躁,萬不可在前面耗費太多靈力,否則到了后頭難免要停滯、喘息。
“又有人走登天梯了?”
淺藍道袍女修看向突然亮起的銅鏡,里面映照出陳廉的模樣。
“新面孔。”
看到陳廉第一次走登天梯,女修開始想,陳廉會在第幾階停下休息。
一般,走登天梯的人都是第兩次或第三次才能一息不停地走上山頂。
登上階梯不難,要一口氣走完就難了。
得走過一次,心里有個底,下一次才能控制速度、分配好靈力一口氣登上山頂。
陳廉走得不快,但非常穩。
走到九萬九千九百九十階,出乎預料的陳廉沒有要停下來休息的意思。
“我又要多一個師弟了。”
銅鏡里的陳廉登上山頂,走過龍門。女修走出建筑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