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青少年足球訓練與游戲(視頻學習版)
- 張挺編著
- 1371字
- 2023-10-17 19:00:16
前言
在青少年足球訓練中可能會出現一些不符合教練主觀意愿的現象,其出現并不是球員的錯,根源在于教練制訂的教案不合理。比賽中的“扎堆”“過度盤帶”“缺少交流”“沒有自主思考能力和創造力”等問題如何解決?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問題?今天的訓練課有沒有達到理想效果?為什么新教案的實施效果不好?是否要增加或者改變規則來完善訓練?
我們從規則、目的和環境三個方面出發分析訓練,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將訓練科學分類的益處
便于整理資料
利于科學規劃訓練內容
了解自身不足
加深對訓練及足球比賽的理解
增強教練的教案研發能力
訓練與比賽的關系
對成人球隊的主教練來講,訓練的目的就是解決比賽問題。而青少年球隊的主教練不僅要解決比賽問題,還要培養球員的興趣、加強球隊紀律、增強球員個人能力。因訓練目的的多元化,教練還須考慮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
訓練與比賽的關系如下。一方面,比賽是訓練效果的體現。有些教練安排的訓練不要求交流能力和決策能力,其卻在比賽時抱怨球員之間沒有交流、球員沒有自己的想法。還有些教練的戰術允許后衛在進攻時刻前插,訓練中卻沒有任何體現,因此比賽中其他球員沒有在后衛前插時移動位置,丟球后,教練只能更換后衛或者強制要求球員不要前插。出現這些問題都是因為教練對訓練的認知不足,教練應該做的是調整訓練內容,而不是光靠語言來解決問題。另一方面,訓練的內容應針對比賽中出現的問題來安排與調整。不管是哪種類型的訓練,都能在比賽當中找到影子。教練應從比賽中觀察問題,根據問題的來源和問題出現的具體情況調整訓練內容。
開啟訓練的科學分析——“情景足球”訓練理論
情景足球訓練理論認為足球比賽由多個情景組成。
情景足球訓練包括三個要素:目的、規則和環境。教練須分析和研究訓練中不同目的、不同規則和不同環境帶來的不同的訓練效果。
情景足球訓練中的目的分為兩種:球員目的和教練目的。球員目的一般與球員的得分方式相關。例如,進攻球員是踩線得分還是射門得分,防守球員是單純地破壞球還是需要轉換為進攻并爭取得分。在情景足球訓練理論中,教練可以通過改變球員目的來改變訓練的重心,提升球員相對應的技術水平和能力。教練目的指教練通過訓練想要達到的訓練效果,例如提升團隊控球能力。簡單來說,教練目的就是訓練重點,即教練想讓球員學到什么。理解訓練中的球員目的和教練目的不僅有助于教練提升講解訓練的水平,還能使教練更深入地了解足球比賽,從而使訓練更加科學。
訓練中的規則和環境共同制約球員的行為,使訓練按照理想的方式進行。教練設定和調整規則與環境,使球員不得不做出教練想要球員所做的技術動作,這是情景足球訓練的關鍵。例如標志桿的使用:在第6章中的“特定場地的比賽3”中,標志桿的擺放就非常巧妙,它在不增加對抗人數的條件下增加了訓練的對抗強度,球員不得不在帶球、傳球、射門路線上避開這些標志桿。教練在一些對抗訓練中利用假人墻也可以實現類似的效果。再例如反向球門、觸球次數限制等,這些規則和環境的設置均截取并改編自比賽中的部分片段,教練可以對這些規則和環境進行調整以達到教練目的。

在線動畫視頻觀看說明
本書提供了部分訓練的動畫演示視頻,您可通過微信“掃一掃”,掃描書中的二維碼進行觀看。
步驟1 打開微信“掃一掃”(圖1)。
步驟2 掃描訓練講解頁面上的二維碼,掃描后可直接進入視頻觀看頁面(圖2),點擊開始按鈕即可觀看。

圖1

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