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來頭不小
- 我在明朝做軍匠的日子
- 追一手
- 2250字
- 2023-11-16 07:24:19
王皓開始介紹宋微星,大家也沒想到宋微星只是一個普通的鐵匠出身,背景看似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么強大啊?
不過王皓提了一嘴說是跟洋人交流過一段時間,他們也算是明白了,怪不得宋微星的設計如此別出心裁。
的確要跟各個國家的匠人進行交流,技術才會如此強悍。
比如說火器研究所就從各地的軍器局調了不少大師級別的軍匠打算調入到了火器研究所。
如今也來了幾名,都是以白衣教官的身份,這也是類似于顧問的角色,編制方面也不屬于火器研究所。
這也是考慮到火器研究剛成立有關,其中胡元澄也是這一批的教官。
而且也屬于交趾(越南)那邊的,也帶來比較先進的火銃技術,也在慢慢開始改變明朝火銃的技術。
也正是胡元澄的出現,使得明朝的火器真正領先世界,而且隨著火器技術的發展,到了明末的時候也出現了許多火器方面的專家。
可惜的是清朝入關之后沒有繼續發展火器,使得西方在這個時期慢慢趕上了中國的火器技藝,不然也不會出現清末的各種喪權辱國的情況了。
當然了,這個只是后話,宋微星出來之后,受到了眾人的熱烈歡迎,隨后王皓開始介紹其他新加入的軍匠。
這個時候8號軍匠站起身來向宋微星施禮,以后都是同僚了自然要客氣一些,跟原先的競爭對手比較,此刻的氣氛融洽了不少。
沒有了之前的爾虞我詐,畢竟誰不愿意淘汰,因此有些學員會耍一些小聰明。
但是不論怎么去投機取巧,能力不足還是要被淘汰,畢竟這是理論和實操共同加起來算綜合評分的。
“黑衣學員8號名叫沈從文,乃是永樂七年三甲三十名進士,現任工部營繕司郎中,是工部尚書力薦的。”
“黑衣學員13號叫戴同吉,乃是內務府兵仗局杰作的軍匠,由司禮監掌印推薦。”
原來兩人都是大有來頭啊,特別是那個沈從文,一個進士出身的官員居然來火器研究所做軍匠,這不是大材小用嗎?
但是宋微星不知道的是,新建立的火器研究所是直屬朱棣的神秘部門,類似于后世的中科院之類的科研機構,級別還是很高的。
而他只是在工部做一個六品的營繕司郎中,以他這種沒有背景的官員在工部這種東西是很難升上去的。
加上沈從文也是匠戶出身,三代都在工部做軍匠,如今是遇到了好時代了,朱棣對于戶籍制度也是深惡痛絕的。
但是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的話,也不是一時半會能解決的,所以也就開放了科舉制度的限制,軍戶、匠戶只要有能力都能考!
所以說沈從文也是通過正規的科舉制度獲得了功名,也正是這樣工部尚書才會舉薦他來到火器研究所,工部尚書可是一部之長,自然知道進入了火器研究所還是很有前途的。
加上沈從文不是普通的文人,而是擁有多種技藝的匠戶出身,多重身份之下,使得沈從文不論是理論還是實踐都是很出色的,也因此8號在綜合評分上一直都在前列的緣故。
而13號的話,雖然不是進士出身,但是在內務府的兵仗局做軍匠也是了不得的。
作為明朝八大局之一的兵仗局負責的是掌造刀、槍、劍、戟、鞭、斧、盔、甲、弓、矢等軍用器械和宮中零用的鐵鎖、針剪及法事所用鐘鼓等。
而且宮中的技術都是最高超的,因此13號戴同吉也不容小覷。
聽到王皓這么一介紹,身份最杰出的不用說就是沈從文了,作為一個讀書人居然來做軍匠,讓人匪夷所思。
人家都是想發設法地去當官,沈從文倒好了,直接來做匠人了,不過沈從文的官職依然掛在工部,只是多了另外一層身份罷了。
類似于王皓在鐵匠營胡同還有一個管事的職位,同樣的身為錦衣衛,還是允許在不同的部門任職的。
因此沈從文的身份也只有工部的一把手,也就是尚書大人才知道沈從文這個小小的六品營繕司的郎中已經是火器研究所的軍匠了!
戴同吉也是一樣,在兵仗局的職位不變,但是有了這個腰牌之后,戴同吉可以更加自由地進出皇城,司禮監也無權干涉戴同吉了。
所以說比以前自由了不少,原先要受制于宦官的管轄,作為宮內的軍匠其實過得很憋屈。
好在永樂一朝的宦官都算比較有見地,沒有奸邪之徒掌權,朱棣的識人能力還是很強的。
明朝永樂年間的大航海家鄭和、民族活動家侯顯、探險家亦失哈、建筑家阮安這些都是當時了不得的宦官,且是朱棣的親信!
而每一個宦官都在各個領域有不俗的表現,可見宦官雖然在古代名聲不好,得勢之后容易禍亂朝政,但是這也要看當局的皇帝如何。
要是朱棣這種歷史上都排的上號的明君的話,只有把這些擁有杰出才能的宦官都放到合適的位置讓他們大放光彩。
所以說內廷皇宮的軍匠都接受了嚴格的訓練,也擁有最先進的技術,這個戴同吉就是佼佼者!
算起來宋微星身為一個民間鐵匠出身,還是被征召到了北京服役的匠人,這么說起來他才是最平平無奇的人。
但是也正是他拿到了火器研究所第一批入選軍匠的榜首,這個榮譽可不小啊。
這是在大明登記在冊的幾十萬匠人當中脫穎而出,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宋微星說過自己在福建的時候經常跟一些西方的傳教士交流過技藝,所以也算是因為這樣才能夠使得自己的技藝更加出色吧!
也算是解釋了為什么會用所謂的不死鳥的造型來制作這個火箭裝置了,畢竟這個造型跟中國神話的鳳凰還是有區別。
首先,不死鳥和鳳凰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名稱和傳說。
不死鳥主要出現在希臘神話和埃及神話中,而鳳凰則是中國神話和傳說中的重要角色。
在希臘神話中,不死鳥是一種能夠在火焰中燃燒并再生的神鳥。
在埃及神話中,不死鳥被認為是一種神圣的鳥類,代表著死亡和再生。
而鳳凰則是中國神話中的一種神鳥,被認為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
其次,不死鳥和鳳凰在外觀上也有一些明顯的不同,不死鳥通常被描繪為一只大鳥,身體呈紅色或紫色,有著長長的尾巴和羽毛,它的頭上有一頂金色的冠冕,眼睛是閃亮的紅色。
而鳳凰則是一只美麗的鳥類,通常被描繪為一只紅色或金色的鳥,有著長長的尾巴和羽毛,它的頭上有一頂華麗的冠冕,眼睛是明亮的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