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鴻羽的父親趙文明曾是收購大豆的貿易商,靠著信息差和勤奮,獲得了第一桶金,95年,當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是期貨時,趙文明已經在期貨市場大殺四方。
在那個物質不太豐富的時代,他家已經住起了小洋樓,買了輛十萬多的桑塔納,風光無限,趙鴻羽小時候因為伙食太好,吃的又高又壯,遠不如現在精瘦帥氣。
在女孩們不看物質看樣貌的時候,他成了丑挫男的代表,當他帥成明星時,女孩們覺醒了,不看外在看家底。
一切的變化都要從12年說起,大伯趙文豪趕時髦開豬場,恰好遇上豬飼料主料豆粕漲價,巨大的成本壓力差點讓大伯破產。
大伯求助父親趙文明,希望他能通過期貨市場幫幫他,父親自然不會坐視不管,將大筆資金投入到期市中,通過在期市做多抵抗風險,后來根據市場價格判斷出行情到頂,反手做空。
期貨市場的順遂讓父親忘記了風險的存在,他錯估了多頭的瘋狂,被人聯手做局逼空爆倉,虧損了數億,將家底虧完。
和大伯合作的農戶們拿著鐵锨堵在他家門口要錢,一個個兇神惡煞,甚是嚇人,不似平日那般笑臉相迎,和藹可親。
18年那會兒,心有不甘的趙文明又借了一千萬的高利貸,想要在期貨市場翻身,豆粕沖高逼空的行情再次上演,趙文明依然重復了之前的錯誤,最后因承受不住壓力,跳樓自殺了。
母親帶著趙鴻羽重新回到農村,寄居在大伯家中,每日給他家洗衣做飯討生活,閑暇時還要出外打工賺錢,還剩下的錢。
想起摔得粉碎,血肉模糊的父親,趙鴻羽總是會在半夜時分被噩夢嚇醒,看著每日辛苦勞作,寄人籬下的母親,忍不住蒙著頭哭個半宿。
試卷上的圖形雖然沒有明確表明時間,可趙鴻羽卻看得很真,這段圖形形態正是豆粕12年7月的行情,當時豆粕大漲,最高到達3500以上,豆粕的成本不過2000左右,豆粕價格嚴重高估。
誰也沒料到,這波上漲只是開始,后面行情更加瘋狂。
分析師都在說,行情到頂,應該要下跌了,試卷大題上面也記錄著哪一個階段的市場消息和各種傳聞,考生們要根據現有信息給出行情分析,以及操盤計劃。
趙鴻羽提起筆,穩住心態,開始答題。
他知道后面的行情走勢,可他不能直接得出上漲的結論,而是要給出上漲的理由以及上漲節奏。
從圖形上看,豆粕價格在創造一個高點后回落了不少,又經過了長時間的橫盤震蕩,均線粘合,MACD回落到零線附近交死叉,典型的高位見頂,準備下行的節奏。
如果不是知道后面行情要繼續大漲,就以趙鴻羽當前的知識儲備和見識,肯定要照本宣科,得出下跌的結論,入場做空。
在價格上漲時,所有技術分析工具都顯示行情要漲,但當行情下跌時,所有技術分析工具又都表明市場要跌。
這也是技術分析工具的局限性,走在價格后面,具有滯后性。
什么方法能真正預測未來,給出上漲的依據呢?
趙鴻羽轉動筆桿,抬頭看同事們奮筆疾書,偶爾瞥見宋云喜也寫了漲。
比起同組中的其他人,宋云喜有實戰經驗,對各類產品的大趨勢有所了解,能看出豆粕經歷過的大行情不奇怪,
不過他分析出的原因居然是價格處在低位,所以還有上漲空間。
很明顯,不了解產品基本面,根據結論倒推原因。那時的行情,已經創了歷史新高,不存在價格低位一說,不然,那時不會有那么多做現貨的人押注空頭,最后導致破產。
另一邊,高材生譚宇用十分嚴謹的邏輯,推導出行情下跌的結果,他甚至用黃金分割率計算出下跌的幅度和點位,實屬高明。
從他的推導中,趙鴻羽想到了另一個預測空間的工具,波浪理論。
可相比于其他的分析工具,波浪理論只是個推導工具,沒有統一的標準,全看各自的悟性和眼光,能否根據現有理論,推算出波浪來。
即便是在期市操盤數十年的老期民,也搞不懂波浪理論。
趙鴻羽只是買了本書,了解了下艾略特發明波浪理論的過程,現在用波浪理論推算未來趨勢,實屬冒險。
他也是占了對行情熟悉的優勢,根據結論推過程,三波上漲,兩波回調,甚至運用黃金分割,計算出上方壓力位的點數,基本與實際中行情到達的高點相似。
這種結果讓趙鴻羽有些恍惚,這期貨市場到底是按照什么規律漲跌的?
考完試,正好到了中午吃飯時間。
公司沒有專門的餐廳,宋云喜攛掇小組的人去附近一家海鮮火鍋店聚餐,哪里人均500以上,對于普通人來說是天價,對于這群富二代來說,倒也不算什么。
可現在的趙鴻羽窮得叮當響,在車沒賣出去之前,他得想想這兩天怎么做才能不餓死。
“沒事兒,哥請你!”宋云喜十分大方,趙鴻羽連忙拒絕,昨晚他的一頓騷操作,讓他白白損失了不少錢,他可不想待兒會兒AA時,再被人給恥笑。
眾人明白他的處境,便也沒有強求,一群人前往火鍋店吃大餐,齊林給他指了條路,“金融街有不少價格實惠的自助餐廳,一百塊不到,你去看看。”
趙鴻羽摳摳搜搜的從各個卡中倒騰,終于湊了48塊,前往自助餐廳。
轉了一圈,發現金融街最便宜的食堂,吃一頓飯都接近五十,實在不劃算,轉頭進了一家便利店,買了桶泡面當午餐。
店員貼心的放好料包,倒了開水,幫他泡好,他拿著面來到便利店放置的簡易餐桌前坐好,熱氣上涌,準備開吃。
霧氣中,忽然看到一個熟悉的人,坐在另一張桌上,與他一樣在吃桶面。
那人正是與他昨晚睡了一夜,早上睜眼看到的那個女神。
她上身穿著簡單的藕粉色針織衫,下身是深藍色牛仔褲,腳上踩著高跟鞋,黑色長發扎在腦后,臉上化了淡妝,容貌大氣又明艷,眉宇間還帶了一絲英氣,如同上世紀的港臺明星一樣,讓過往人流皆成配角。
趙鴻羽楞了一下,心想,怪不得睡一晚能要上萬,這長相,這氣質,誰看到不心動。
她的年歲比他要大些,舉止優雅,目光淡然,偶爾揚起的嘴角略顯天真無邪,渾身透著歲月靜好的溫婉雅致。
也許是距離產生美,也許是幻想讓人多了遐想空間,兩人相識不過半天,說過的話不過兩句,他卻似認識她很久般,仿佛前世便已相熟。
女神抬眼,剛好看到隔了一個桌子的趙鴻羽,有些驚訝,而趙鴻羽卻嚇得低下頭,繼續索面。
等到他再次抬頭,發現女神已經坐到了他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