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突發敵情!
- 戰場直播:我在亮劍里打鬼子
- 血彈頭
- 2046字
- 2023-11-18 15:09:28
峪口關雖然不是主戰場,但地理位置極其重要。
峪口關屬于忻口西線陣地,也是西北方向通往忻口前線的唯一關口。
如此重要的戰略位置,自然是兵家必爭之地。
如果日軍要增援南懷化陣地,必然會搶奪峪口關這條重要的軍事交通線。
倘若峪口關失守,日軍就可以長驅直入的進軍南懷化主陣地,同時也會切斷南懷化所有中國軍隊是后路。
時下,八路軍129師386旅各部,在峪口關策應友軍,并在關口周邊一帶布防牽制日軍部隊增援。
日軍增援部隊組織了多次沖鋒,還出動了多架飛機和坦克,地面還有強大的炮火支援,但敵人始終沒有突破峪口關防線。
陳旅長見敵人援兵來勢洶洶,沒有與敵人正面硬拼。
他給各部下達作戰指示,采取的是沿途破壞道路,制造障礙。
依托有利地形節節抵抗,層次遞進的阻擊策略,再用游擊戰術游擊襲擾日軍,一點點消耗拖垮敵軍。
由于地形限制的原因。
日軍對這種襲擾阻擊戰術毫無辦法,每天敵人只能行軍艱難行軍兩三公里。
峪口關距離南懷化三十多公里,按照敵人這個行軍速度,恐怕十天半個月也無法增援上去。
陳旅長料敵于先,戰場預判力很強,他深知日軍多日進攻無果,必定會想方設法另辟蹊徑找其它路線。
在峪口關十公里以南,附近有一條叫“清明坳”的山澗小路,可繞道峪口關直達忻口前線。
但是,這條小路并沒有在地圖上標注,只有當地人才知道。
陳旅長考慮到這是防御漏洞,急忙發電報給新一團,令其改變行軍路線,趕往清明坳布防,避免日軍從中鉆空子。
……
新一團戰士們一路上行軍艱險困阻不斷。
盡管如此,戰士仍然一路披荊斬棘,克服各種道路障礙,保持急行軍速度前行。
在這樣惡劣的道路環境下,新一團一鼓作氣行軍了兩個多小時。
到了黃昏時分,新一團到達了峪口關十多公里外的一片礦山附近。
這時,電報員拿著電報跑到了李云龍跟前匯報。
“團長,旅部急電!“
“念!”
電報員念道:“旅部命我新一團改變原先路線,即刻擇路趕往峪口關以南十公里的清明凹布防,此次任務時間不變!”
聞言,李云龍當即發起了牢騷。
“這旅長真是腦子被驢踢了,我們都快到峪口關了,這種時候還臨時改命令更換任務地點……”
牢騷歸牢騷,但是大旅長的命令還是得執行。
“命令部隊停止行軍!”
李云龍讓戰士們停了下來,稍作休息,原地待命。
然后,老李召集主官們過來,重新商量擇定行軍路線。
打開行軍地圖,老李和部下門圍繞峪口關尋找了一圈,發現地圖上并沒有標注清明凹的地方。
這種老式軍用地圖,地點坐標精確度很低,只能僅供參考分析。
李云龍天生就會看地圖,對地圖有獨到的見解,對于以上這種狀況根本難不倒他。
“清明凹在哪呢,你們給老子找出來看看?”
老李有意把問題丟給部下們。
沈泉和各營主官,紛紛拿著紙筆地圖作業工具,慢慢進行分析測算。
林驍掃了一眼地圖,沒有過多思考。
他指著峪口關,以峪口關為起始坐標,手指向南邊方向的路線延伸。
接著,林驍再通過地圖比例尺與實地的換算,大概測算出了清明凹的具體位置。
林驍拿起作業筆,在一處無名山澗小路上圈了一處地點。
“團長,清明凹應該就在這個位置附近,我估計地圖標注點與實地南北兩邊相差不會超過100米。”
林驍放下筆,胸有成竹的說著。
此時,一眾主官們還在拿著地圖作業工具低頭測算。
又過了幾分鐘,眾人和林驍測算的地圖結果基本一致,只是他們沒有林驍測算的如此精確。
老李對林驍的一番地圖測算很滿意,眼光獨到,方位精準。
李云龍數落著部下們:“你說你們這些人,一個個都是行軍打仗的老油條了,地圖作業的本領還不如一個新人精通。”
沈泉和各營主官們慚愧的笑了笑。
李云龍望著地圖上標注的清明凹位置,不由地沉思皺起了眉頭。
新一團現在的位置,距離清明凹大概還有十五六公里,這只是地圖上的直線距離。
實際上前方路況崎嶇,部隊還需要繞道,實地距離遠不止二十公里。
現在距離限定的任務時間,還剩下不到三個小時,旅長這是要讓新一團戰士們跑斷兩條腿的節奏。
就在眾人商量行軍路線時,忽然附近傳來了一陣交火的槍聲。
“突突突,噠噠噠!!!”
“啪啪啪……啪啪啪……”
在嘈雜的槍聲中,林驍依稀能夠分辨出三八大蓋,歪把子,捷克式,還有擲彈筒的爆炸聲。
“有敵情,所有人注意戒備!”
聽到命令指示,周圍的戰士們迅速拿起武器,四處尋找有利地形。
戰士們打開槍械保險和槍機,眼睛警惕的環顧著四周。
李云龍和部下們奇怪的對視了一眼。
“交火聲是從兩三里之外傳來的,聽槍炮聲戰斗動靜還不小。”
“奇怪,這里是大后方,怎么會有敵情?”
“走,過去看看什么情況!”
隨即,林驍和李云龍他們找了個視線好的位置觀察情況。
林驍舉起脖子上的望遠鏡,循著槍聲的方向觀察過去。
隨著深入觀察,交火雙方出現在了他的望遠鏡視線中。
兩三里之外的一片礦區,一支穿著屎黃色軍裝的鬼子小部隊,正在與國軍部隊交火。
國軍部隊軍裝繁雜,有穿著灰色軍裝的西北軍,有穿藍色軍裝晉綏軍,還有穿著黃色軍裝的中央軍。
這些正在戰斗的國軍官兵,很多都是身上纏著繃帶的傷員。
其間,還有不少醫護人員正在轉移傷員和各種醫療器械。
很明顯,這不是國軍一線作戰單位,應該是國軍部隊的野戰醫院等后勤單位。
國軍官兵們堅守在礦區四周,他們依托各處有利地形,頑強抵抗著敵人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