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松到了學校后,幾乎是緊盯著陳帆那空著的座位,走進教室里的。
一直到上課鈴響,他才相信,陳帆好像真的還沒結束暑假。
倒不怪他不相信,實在是一年的假期,著實有點嚇人。
但如果細想一下,已經獲得保送的陳帆,好像來不來學校,的確也沒有區別。
只是陳帆不來學校的話,李松的心里,總覺得少了點什么。
在李松胡思亂想間,徐筠松在上課鈴聲的伴奏中,走進了教室。
不管是高一,還是高三。
開學的第一節課,永遠會按照國際慣例,雷打不動的是班會課。
徐筠松先是掃了一眼全班學生,在掃過陳帆的座位時,他有片刻的停頓,但也迅速略了過去。
隨后,他才開始重申學習紀律等等的校規校紀。
大概是高三的重要一年,徐筠松在強調紀律方面,也比以前說的要多。
總而言之,誰的青春不流汗,誰的青春不吃虧?
再苦再累,這是高中的最后一年了。
拼搏一把,在高考中考個好成績,也能有一個愉快的假期。
在徐筠松熱烈鼓舞的時候,李松不知道在想什么,悄悄扭頭往后面看了一眼。
最后一排的座位,依舊空著。
正當他在心里默默嘆了口氣,打算轉回頭時,徐筠松的聲音陡然提高了幾分。
把李松嚇得一個激靈,迅速扭頭,正襟危坐。
只是,他下意識的抬頭時,正好迎上了徐筠松的目光。
徐筠松既像是對全班同學說的,也像是對他說的一般。
用半嚴肅半開玩笑的語氣說道:“我知道大家都在猜陳帆去哪了,怎么都開學了,也沒見到人,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其實,你們都別多想,陳帆只是跟我請了一年的假,我準了,他整個高三基本上都不會來上課了。”
“別的不說,以前我最擔心的就是陳帆,但現在我最放心的,也是陳帆,你們這么聰明,應該都知道為什么。”
“還有啊,你們要是羨慕陳帆的暑假可以放到明年的話,你們也可以學一學他,真的,老師保證秒批你們的假條,都不帶猶豫的。”
實際上,除了李松以外,全班絕大部分的人,都扭頭看了陳帆那邊。
在徐筠松的這番話說完后,全班所有同學都低下了頭。
開什么玩笑,IPhO的滿分第一,CMO的滿分第一,不說兩個了,隨便一個,他們要是能學的會,還能由著老徐在這里囂張?
不就是因為他們學不會,老徐才能義正言辭,又激情澎湃的說了這么一大通嗎?
奈何,每個人都有著陳帆之盼,卻沒有一個人有著陳帆之能。
“阿嚏……”
正在房間里認真看書的陳帆,沒來由的打了個噴嚏。
伸手揉了揉鼻子,他不禁吐槽道:“這才剛開學,就這么多人想我了嗎?”
旋即,想到上學期那股“學霸之氣”的潮流,他又不禁打了個冷顫。
這學校,他是不會去的,誰愛去誰去,反正他不去。
起身去外面,洗了個蘋果,邊啃邊坐回椅子的陳帆,重新將注意力,放在了面前的書籍上。
不得不說,他現在以10個分類專業方向整理的書單,著實有點多。
本計劃著在科大入學前,便完成全部基礎知識的積累,可能要往后延了。
因為只有真正的學進去,才會知道知識的浩瀚。
自然,陳帆光自己看書學習,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每當他遇到知識難點,思考不出結果時,他便會記錄下來。
如果這個知識點,影響了他后續的學習計劃,那他便會直接去向老師請教。
如果這個知識點,對后續沒有太大影響的話,他就會把問題積累起來,到一定程度后,再統一去尋求解惑。
至于他所請教的老師,主要是他的高中老師們,也就是徐筠松、王仲懷等人。
除此之外,如果有他們解答不了的問題,陳帆便會尋求張俊民的幫助。
但張俊民畢竟只是凝聚態物理這一個專業的,對于陳帆提出的基礎物理問題,他基本上能夠全部解答。
可要是真被陳帆揪住了一個深入思考的點,他有時候也回答不上來。
說起來,一開始面對陳帆的請教時,張俊民是有著絕對信心的。
他覺得陳帆的問題,頂多停留在基礎問題上,他要解答還不是小菜一碟。
最初也的確是這樣,他充分展示了一波自己的學識。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逐漸發現有些不對勁了。
因為陳帆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深度,在不斷的增強,是那種肉眼可見的增強。
就好比同一個物理學分類的專業方向上,先前他能夠解答的問題,隨著陳帆認知水平的提升,會發現這個問題背后隱藏的更深的問題,再以此往復。
最終就導致,他在這個問題上的解答,被顛覆了,他回答不了了。
這種情況,就使得張俊民很是尷尬,甚至于他也開始偷偷看起了陳帆書單上的書。
好在下一次,不至于這么丟臉。
好歹他是科大的博士畢業,還留在科大任教了,居然被一個高中生問住了,這要傳出去,他簡直名譽掃地。
只可惜,張俊民的想法是好的,但他發現陳帆的問題,卻是越來越多了起來。
特別是陳帆有時候帶著一堆問題過來的時候,他是真的頭大。
畢竟,陳帆在向他請教時,可沒給他時間準備,他即使看了不少書,但也沒法保證都對上。
無奈之下,張俊民只好把科大物理學院的教授們,介紹給了陳帆。
說來有趣的是,在徐筠松解答不上來陳帆的數學問題時,他也把科大數學科學學院的教授們,介紹給了陳帆。
對于陳帆這名學生,教授們也都是有所耳聞的。
只不過,大多是從IPhO和CMO這些競賽中,了解的陳帆的信息。
因此,他們對陳帆都帶著一定的好奇。
和教授們對自己好奇一樣,陳帆也對他們有所好奇,尤其是這些教授們的科研能力。
畢竟,他可是有著專業任選,課題任選的入校優待條件。
提前結識這些教授們,對他后面入學后的計劃,還是有著很大幫助的。
對此,陳帆是十分感謝各位老師的幫助,也感激這種眾師均是我師的教導。
在把壓力分擔給其他的教授們后,張俊民明顯感覺舒暢了許多。
尤其是看到有些教授,出現了和他一樣的情況時,他簡直大呼暢快。
不過,他有時候就在想,到底什么樣的人,才能夠成為陳帆的老師?
這小子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簡直太強了,要不然他也不會承受不住那些問題的轟炸。
而且看現在的狀況,等到陳帆真入學科大的時候,或許還真會令人頭疼。
“除非……”
驀地,張俊民想到了一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