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西域
- 大明道士天子,但是在永樂
- 非有常非無常
- 2666字
- 2023-11-03 19:12:14
被一路拎著,朱悟凈被朱高煦帶到一處僻靜的院子前。
和之前或是營帳,或是小屋的軍營相比,這個院子倒是很精致,這是朱高煦在杭州府的住所,也是朱悟凈管理軍事物資的地方,平時不在這里居住,只在需要的時候前來,一般由漢王府的老人也就是那位紀善管理。
走入院中,朱高煦滿臉寫著興奮,猛地拍了拍朱悟凈的后背。
“你小子喜歡的那種黑色頭發白色皮膚的胡姬可真是不好找,還好咱在哈密衛的兄弟有些門路,這才給你找來了一個!”
聞言,朱悟凈覺得奇怪:“黑發白皮的胡姬?我什么時候說要這個呢?”
朱高煦:“不是嗎?你不是喜歡那個潶絲雪高嗎?”
“啊,嗯……哈?”
有這么一瞬間,朱悟凈甚至找不出合適回話。
到底是經歷了怎樣的腦回路,才會得出他喜歡黑發胡姬的結論?
而且,你竟然可以弄到胡姬,還真是小瞧這位漢王了。
朱悟凈皺眉道:“你竟然不介意胡姬的血統?”
“這有什么好介意的。”朱高煦覺得奇怪:“你爺爺不也是喜歡朝鮮的美人?”
好像真有這么回事。
朱悟凈沉吟片刻,想起原本歷史上戚繼光就獻給了張居正兩個胡姬作小妾,還送上了海狗丸,再加上滯留在大明的色目人,以及那位喜歡波斯人花花奴兒的隆慶帝。
這么一想,喜好胡姬這一口,貌似也不是罕見的事情。
“好吧……”
朱悟凈想了想,望向朱高煦眼角流露的疲憊,也心里覺得過意不去。
可憐天下父母心。
在永樂年間找到一個美貌的胡姬,想必是耗費了許多心血吧。
這可是需要門路才能弄到手的稀罕物。
朱悟凈勸道:“父王其實不用太在意,我既然要爭一爭皇位,就會拼上性命,既然都拼上了性命,還有什么舍不去的?自然會按照禮法娶妻生子,之前說的話不過是戲言。”
拼命。
這就是朱悟凈所有行為的基礎,漢王一脈想要搶到皇位,就必須拼命,既然都拼上命了,還有什么割舍不了的?
也是因此,朱悟凈可以不要任何奢侈的享受,可以和將士同甘共苦,可以冒險做出許多離經叛道的事情。
朱高煦卻不這樣想,他像是敲西瓜似地,敲了敲朱悟凈的腦袋。
“你這話說的,像是讓你上刑場似的。”
朱悟凈撇了撇嘴,沒有多說。
女人對他來說最大的問題還是會分走他以后人生一半的時間,對于早已習慣獨處的他來說,這個確實有些難受。
孤獨萬歲!
朱高煦帶著朱悟凈走入房間,映入眼簾的正是一位充滿異域風情的美人。
那少女身著襦裙,荊釵花鞋,氣質高冷,年約十八九歲,身材高挑曼妙,最引人注目的乃是其容貌,鼻梁高聳,紅唇薄薄,絕色傾城,黑色的長發垂下,露出深邃黑瞳,似是夏夜星子。
就如朱高煦所言,正是一位黑色頭發、膚白勝雪的胡姬。
這是這樣一位美麗的少女,此時的狀態卻不太好,雖然面容冷若冰霜,但是朱唇微白,身軀似有些虛弱。
朱高煦大步走入這間朱悟凈的房間,笑著說道:“這個胡姬的性子烈,落到傅霖手里后,多次想著逃走,到了咱的手里,還想著逃走,甚至想奪刀劫持咱。”
“好在你父王武藝高超,隨手將她打倒在地。”
“哈哈!”
聽到這話,朱悟凈忍不住皺眉。
似是察覺朱悟凈的面色有些不好看,朱高煦似是想到什么,拍了拍腦袋:“兒子你放心,咱已經餓了她兩天,現在的她已經沒有力氣逃走了,今晚你就可以為所欲為了!不用擔心,我已經幫你處理好了!”
朱悟凈搖了搖頭,不太想說話。
朱高煦先是不解,而后恍然大悟:“咱明白了!”
“你是不想這女子像是教坊司女子一般,被他人品嘗過吧?”
“這個你放心,咱已經讓女官查看過了,這個胡姬還是處子之身,還有她也是傅霖那小子用來送給達官顯貴的,還是很干凈的。”
“要是不干凈,那可是會惹怒咱的。”
聞言,朱悟凈也不太想和朱高煦講什么大道理,只是淡淡問道:“傅霖?這個胡姬就是他送的?”
“對啊。”
“他是干什么的?”
朱高煦的眼神微微躲閃,而后大大方方地解釋道:“那老小子是錦衣衛經歷,門路可多了。”
“錦衣衛經歷?”
朱悟凈眼神微動,狐疑地看向朱高煦。
“對啊,就是錦衣衛經歷。”朱高煦一副問心無悔的樣子:“你不要覺得奇怪,那個傅霖是在西北收集軍事情報的,他的父親傅安出使哈烈,后來被帖木兒扣留在撒馬兒罕。”
聽到“帖木兒”三字,那位神色冰冷的胡姬表情微動。
朱悟凈眼角的余光捕捉到這細微的表情變化,旋即插話道:“帖木兒,你是說瘸子帖木兒,以及他所建立的帖木兒帝國。”
朱高煦點頭:“對對,就是那個帖木兒汗國。”
“這個帖木兒迎娶了西察合臺汗國的公主,后來建立了帖木兒汗國。”
“當年藍玉在捕魚兒海大破蒙古人。”
“一戰俘獲近十萬俘虜,其中,有一支來自撒馬兒罕的商隊,撒馬兒罕即西察合臺汗國的京城。”
“在洪武二十年,西察合臺汗國的駙馬派遣使者大明朝進獻十五匹馬和兩頭駱駝。”
“因為此事,太祖將這支來自撒馬兒罕的商隊放了回去。”
“到了洪武二十八年,帖木兒派了一位叫‘矢比力矢’的使者來到大明,向太祖進獻戰馬三百匹,并且上了一道貢表。”
“那份貢表咱也看了,說什么‘恭惟大明大皇帝受天明命’,什么‘臣無以報恩德’,還真是諂媚到讓人想吐。”
朱高煦撇了撇嘴。
“那個傅霖的老爹傅安就和這件事有關,太祖當時讓傅安和郭驥兩人帶隊,還有差不多一千五百人,前去建立朝貢關系,還帶上了太祖的旨意。”
這很正常,畢竟帖木兒自己都稱自己為“臣”了。
聽到這話,朱悟凈和那位胡姬同時露出了譏諷的笑。
朱悟凈道:“這位傅安和郭驥的下場一定不太好。”
“差不多。”朱高煦聳了聳肩:“他們被扣留在帖木兒汗國十三年,直到永樂五年才回到大明。”
“回到大明后,傅安認為帖木兒帝國狼子野心,大明應該主動出征。”
“你皇爺爺接受了傅安的建議,分別派傅安出使哈烈,郭驥出使撒馬兒罕,以此分裂帖木兒汗國的兩位繼承者,只是事后,你皇爺爺讓郭驥順便去一趟韃靼……”
聽到這里,朱悟凈終于想起郭驥這個人了。
他就是那個永樂七年被本雅失里殺死的使者,也是因為郭驥的死,引發了后來的北邊戰事。
朱高煦哈了口氣,似是不想回憶那場慘烈的戰役,揮了揮手道:“總之,這些年來,傅安一直堅持帖木兒是大明的心頭之患,時常游說朝堂上的官員,希望大明出兵攻打帖木兒汗國。”
“他的那個兒子傅霖也時常跟著游說。”
“你要問咱支不支持,有仗打咱肯定是支持的。”
這么說來,傅家可以弄到一個胡姬,倒是不奇怪。
只是……
朱悟凈好奇道:“你怎么知道的這么清楚?”
朱高煦神情冷峻,眼神銳利,冷聲道:“你老子我差一點就和帖木兒汗國真刀真槍地對上,當然知道的一清二楚。”
“你還不知道吧?”
“那個駙馬帖木兒在父皇登基后,竟然想要東征我大明,當時的局勢不穩,你皇爺爺可是做了不少準備,咱也差點要去哈密衛迎戰帖木兒。”
“不過很可惜,那個帖木兒竟然死在了路上,否則倒是可以讓他嘗嘗咱的長槍。”
聞言,朱悟凈微微頷首,感嘆道:“確實有些可惜,這個時代最閃耀的兩位軍事家沒有打上一仗,確實有些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