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北傳
- 大明道士天子,但是在永樂
- 非有常非無常
- 2261字
- 2023-10-15 19:16:56
朱悟凈走入武英殿,又一次見到了永樂大帝。
朱棣批閱著奏折,用朱紅色的筆鋒批注,注意到朱悟凈靠近,方才放下奏折。
“馬哈木雖敗,卻依舊存有余力。”
朱悟凈沉吟片刻,說道:“辛苦皇爺爺了,若不是孫子不慎墜馬,引出這一系列的禍端,皇爺爺想必還在北平,而不是快馬加鞭回應天府。”
永樂十二年,朱棣親征漠北,六月得勝,班師回朝。
路過北平時,發生了太子迎駕遲緩,詹事府官員下獄之事,皇太孫朱瞻基先到應天府,卻發生了朱悟凈墜馬之事。
因為蝴蝶效應,朱棣沒有在北平受群臣朝賀,而是干脆地回到應天府。
若是再不來,應天府的局勢就要失控了。
朱棣擺了擺手:“這一戰基本打垮了馬哈木,此后也無力再戰,朕打算扶持草原的一股勢力,以此制衡馬哈木,你覺得如何?”
朱悟凈沉吟片刻,旋即說道:“自從王保保一戰擊敗明軍,大明就徹底失去了收服北方的政治機會。”
“草原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統一。”
“各股勢力交織,相互之間既有敵對,也有聯合。”
“大明即使想要收服大元故土,也無從下手,不知該與哪一方勢力開戰,也不知該和哪一方勢力談判。”
“皇爺爺是想分化草原的力量,讓他們無法形成統一的力量,以此保衛大明的核心領土。”
聞言,朱棣滿意地點頭,笑道:“你這個小狐貍,我問你自己的想法,你卻把我心里想的說一遍。”
朱悟凈哈哈一笑,說道:“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而政治的本質,不過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
“你這話雖然是大白話,卻很有道理。”朱棣微微頷首,心中回味這段話,對于朱瞻壑十分滿意。
為何說朱瞻基不懂帝王術,而他的犬子朱祁鎮卻懂帝王術。
從兩人的外交政策就可以看出。
朱祁鎮分化了草原各部力量,而朱瞻基卻導致了瓦剌做大,更是丟失了交趾。
換言之,大明對于草原的戰略,一直是分化各部力量,絕不讓一方做大。
朱悟凈續道:“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我不及皇爺爺,但是在‘如何把敵人搞得少少的’上,孫子倒是有些淺薄之見。”
“無非是拉攏和斬殺,你還有其他方略?”
朱棣好奇地看向朱悟凈,想要聽聽對方是不是又能說出什么“仙法”。
朱悟凈笑了。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想要統一散亂的力量,集合億萬人的力量,只有兩個辦法。”
“一個是武力,一個是思想。”
“成吉思汗以武力統合胡人,讓今日的草原各部有了統合力量的基礎,就如秦始皇掃清六合,以秦軍統合漢人的力量,讓后人有了大一統的政治基礎。”
“這些都是以武力統合力量的方式。”
“換言之,就是‘戎’。”
“我問皇爺爺,既然可以用‘戎’統一分散的力量,可否用‘祀’統合呢?”
朱悟凈直視朱棣的雙眼,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明明說的是減少敵人的辦法,朱悟凈此時所說的卻是統合力量的方法。
在草原統合之前,敵人是復數的。
一旦統合。
敵人就是確實的“一”。
朱棣不由沉思,而后在案牘上的奏折翻找起來,不久便取出了一份奏折,正是烏斯藏宗喀巴派遣其弟子釋迦也失進京朝見的奏章。
胡人的統一,除了成吉思汗的武力為一例,還有就是烏斯藏各部以密教統合。
但是。
同樣是胡人,在漢唐時期,兩邊的胡人都是武功赫赫。
但是到了宋朝,蒙古以武力統合各部胡人,建立了武力強大的帝國,而烏斯藏卻基本失去了武力,根本無法威脅中原。
朱棣閉上雙眼,沉思許久。
朱悟凈攏袖而立,抿嘴不語。
無論是什么政策,都需要考慮當時的時代背景,而最清楚實際情況的,只有這個時代的本地人,也就是朱棣等人。
只要給予靈光,他們自己就會想到新的辦法。
過了許久,朱棣睜開雙眼,悠悠道:“我想到了一個辦法,可以一勞永逸解決草原威脅,這個辦法一旦成了,日后無論是威懾,還是收服,都可以容易百倍。”
“只是,我不知這個辦法,是不是你想的那個。”
“呵呵。”
朱棣笑著抽出一張宣紙。
“不如我們祖孫分別寫下心中所想,看一看是不是想到一處去了。”
朱悟凈笑了笑,取紙走到一旁,寫下四個大字。
兩人再次湊到一起,同時打開墨跡未干的宣紙,上面寫著同樣的字。
密教北傳。
朱棣笑著說道:“好,好,此方略可徹底解決邊患!”
朱悟凈說道:“以密教統一草原各部,如此一來,日后大明無論是想要動兵收服草原各部,還是與草原各部談判,都可以直接和密教對接。”
“此外,密教吸納了天竺婆羅門教的業力之說,宣揚仁慈、不殺人、輪回轉世等福報理念,可以削弱草原人身上的殺氣,養成逆來順受的性格。”
“日后的草原也會如烏斯藏都司一般,因為教派之爭而難以組織軍隊征戰。”
“同時,這幫祭祀往往缺乏家國意識,只要不影響他們的榮華富貴,便絕不會拼命對抗大明的統治。”
“一句話,大明如何統治烏斯藏都司,就如何統治草原各部。”
朱棣聞言,卻還有顧慮,說道:“若是草原各部不信密教該如何?”
朱悟凈笑著點頭道:“傳教的方法,不過是威逼利誘,如今皇爺爺收服了奴兒干都司,可以先向女真人傳教。”
“令烏斯藏都司各派僧人入東北,建立寺廟,令僧人掌握大明和奴兒干都司的通商,以此傳播密教。”
“同樣的,也可以在邊關和草原人通商,只是需要經過寺廟。”
“換言之,大明只和密教僧人做草原上的生意!”
“這是利誘。”
“至于威逼。”
“皇爺爺可以讓密教僧人隨行,放任他們將戰死的部落首領,以及薩滿祭司的遺體制成嘎巴拉,摧毀他們的精神。”
朱棣問道:“什么是嘎巴拉?”
“密教的一種法器。”朱悟凈旋即說明何為嘎巴拉法器,講述的生動無比,甚至說出具體的制造方式,以及祭祀是作用。
聽得朱棣瞇起雙眼,腦海中浮現出密教僧人在草原上立起祭壇,周圍都是草原敗軍的俘虜,這些僧人手持精致的碗,吹著大法螺,身披唐卡皮衣。
永樂大帝回首,看向朱悟凈,眼中已有殺意。
“咱以前還覺得你像朕,現在朕發現自己想錯了,你多厲害啊,比朕強多了!你是不是要將這種手段用在你大伯和大哥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