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京師風華!
- 大明太子的貞觀幸福生活!
- 飛天小趴菜
- 2311字
- 2024-03-11 19:59:28
九月份的京城長安雖然依然炎熱,但風中已經帶上了絲絲的涼意。
做為這個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此時的長安城中可謂是人流如織。
朱雀大街上,胡商、漢民交踵而過繼續走向自己的目的地,各自臉上都不會有任何的異色,仿佛這樣的場景再導常不過。
正在這個時候,突然接到了命令的右監門衛一下子緊張了起來,剛才還摩肩接踵的朱雀大街瞬間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就被清空戒嚴。
原本走在朱雀大街上的行人們對這一切也早已經習以為常,在配合著右監門衛將士凈街的同時,心底也不由的泛起一絲疑惑。
怎么這個時候突然凈街?
難道是陛下突然回宮了?
可是往年的這個時候,陛下不是都在九成宮避暑的嗎?
今年怎么回來的這么早?
右監門衛大將軍錢九龍現在可沒有心情去疑惑這個,確認了朱雀大街已經凈街完成,而且仔細檢查過沒有任何的安全隱患之后,他便來到了明德門外。
再有不到兩刻鐘太子殿下的車駕就要到了,雖然他也疑惑為什么太子殿下會突然回宮,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保證太子殿下從進入明德門穿過朱雀大街再到進入朱雀門這一段路上的絕對安全。
等的時間不長,他便看到一輛輅車出現在視線之中。
只見那輅車以一匹棕色馬拉著緩緩前行,車上裝飾有***圖案,自有一股皇家氣度,車駕前后還有六率將士相擁護衛。
眼見太子車停在了明德門前,錢九龍趕緊上前稽首。
“臣錢九龍參見太子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錢將軍、眾位將士免禮!”
“啟稟太子殿下,城中一切正常,朱雀大街也已經按律戒嚴完畢,您要現在入城嗎?”
“入城吧!”
“臣等恭迎太子殿回城!”
車駕在右監門衛將士的注視之下緩緩的穿過了明德門之后,李承乾終于再一次見到了繁華的長安城。
與夢中的大明世界的都城應天不同,這長安城給他的第一印像就是大,以這城市的規模,至少比大明的都城南京大了兩倍。
尤其是進了這明德門之后,眼前這條極其寬闊的朱雀大街猛然就沖擊進了他的視線。
這條街實在是太寬太長了,怪不得歷代文人墨客都對大唐的天街念念不忘。
在夢中的大明世界,他曾經特意去過那時候的長安城。
那曾經的天下第一城長安城早就已經毀于戰火之中,他見到的只不過是后世重修的復制品而已,不僅絲毫看不出盛唐氣象,就連規模也小的可憐,只有眼前這座長安城的不到十分之一而已。
至于眼前的這條朱雀大街,也早就已經被戰火埋在了歷史的廢墟之下。
可是眼前這條寬一百步,長十里的朱雀大街卻清晰的呈現在他的面前,他一時間竟又有些分不清眼前所見是真還是夢。
隨著車駕踏上了朱雀大街,他又發現了更多的不同。
自宋代以來,街道兩邊各類店鋪鱗次櫛比已經成了常態,大明的城市當然也不例外,其中最有名的就屬秦淮河畔的十里長街。
但這大唐的城市卻是全然不同,依靠著朱雀大街左右兩側分布著的分別是延祚、光行、道德、永達、崇業左五坊,以及安義、保宇、開明、蘭陵右四坊。
而在這九坊的背后,則同樣分而著其他九十九坊,與沿朱雀大街分布的九坊一起共計一百零八坊。
這一百零八坊再加上宮城共同將整個長安城裝飾成了一個嚴密而規整的棋盤。
站在朱雀大街上看過去,只能看到兩側高高的坊墻,并沒有任何的商業痕跡。
當然了,做為天下第一城市,長安城中不可能沒有任何的商業活動。
相反,他的商業活動非常的發達,街上那一個個的胡商就是明證。
只不過,所有的商業活動都被積中在了東市和西市兩個專門的市集之中。
對于這樣的城市布局,李承乾一眼就看透了其背后的原因,實在是太容易管理了。
每到宵禁之時,只要將各坊的大門一關,整個城市就像是被暫停了一樣,無論是對于防火還是緝盜,都變得極為的簡單。
但李承乾也知道,到了宋代以后,這種城市布局就會被慢慢的淘汰。
這里面有三個原因,一個是因為自宋朝開始城市中出現了更小的行政單位,叫做廂。
其實他跟大唐的坊概念差不太多,但相對于大唐的坊來說,他管轄范圍更小管理的人員更少,因此管理起來更加的方便。
第二個是因為城市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比如宋朝就出現了專業化的防火部隊,叫做“潛火隊”。
據《東京夢華錄》記載,汴梁城內的街巷,每隔三百步設一所“軍巡鋪屋”,每所鋪屋置“鋪兵”五人,負責“夜間巡警”。
又在城中高處修建“望火樓”,“樓上有人瞭望”,樓下“有官屋數間,屯駐軍兵百余人”,還有“大小桶、灑子、麻搭、斧鋸、梯子、火叉、大索、鐵貓兒”等消防設備。發現哪處起火,則馬上馳報,潛火兵即刻出動,“汲水撲滅,不勞百姓”。
除了官方的“潛火隊”之外,民間還成立有專門用于滅火的義社,大多由士紳捐資倡立,購置滅火器械,設立巡警點。
這些義社還選舉有社首,制定有規約,加入義社的有工匠、丁壯等,皆聽命于社首。
平日里各務其業,碰上火警,則彼此相應,不號召而集,不頃刻而至,不爭功,不邀賞因此義社也成為自宋以來重要的防火補充力量。
到了大明之時,雖然在宋制的基礎上更有進步,但基本上也沿襲的宋制的主體不變。
至于第三個原因,則是隨著百姓生活的發展,不自覺的打破了坊的限制。
其實到了大唐末期之時,各坊之中已經偷偷了出現了商業活動,甚至有的商業活動已經實現了跨坊流通,但因為到了王朝末期,朝廷無力制止之下,這種限制到了改朝換代之后,便也自然而然的被打破了。
此時的李承乾坐在車駕之中認真的觀察著朱雀大街上的一切,大唐不愧我大唐,長安也不愧為長安。
雖然因為他要入城,整條朱雀大街都被戒嚴,但從兩側站立百姓身上的穿著以及他們的面色來看,大唐盛世名不虛傳,大唐的繁華也確實能迷了人眼。
甚至他在夢中世界為之奮斗了一輩子的大明,如果僅從百姓人們的生活狀態來看,比起這大唐還多有不如。
但是,既然他已經見識了大明種種先進之處,為什么不把大明的風華帶進這大唐盛世呢?
就像上一次在碭山見識到云娘的茶道一樣,既然有能力帶著大唐走上一條更好更快的路,他又何必眼睜睜的看著大唐在時代的洪流之中慢慢的沉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