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納冥戒?”衛父有些不確定的問道。
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居然會有納冥戒。
這種珍寶的數量極其稀少,擁有納冥戒的人無不是權勢滔天之人,但是現在,他的兒子衛平居然能夠擁有這樣的一件珍寶,讓衛父一時之間有點懷疑人生。
“是納冥戒,陛下賞賜給我的。”衛平點點頭。
緊接著衛平又給衛父介紹了他手里的修行法和機甲模塊,衛父看了幾眼桌子上的物品后,抬起頭怔怔地看著衛平。
“父親,怎么了?”衛平發現了衛父的異常,隨即說道。
“沒什么,只是突然發現我的平兒長大了。”衛父笑了一下,慈祥的說道。
衛平不好意思的撓了一下頭,傻乎乎的笑了起來。
“弟弟,陛下賞賜這么多,是因為你立功了?”衛覬有些好奇的問道。
他可太想知道一直弱不禁風的弟弟是如何在見到陛下的第一天,就能讓陛下賞賜這么多好東西了。
“差點忘了,大哥,等下你還等幫我一個忙。”衛平隨即想起了劉宏的吩咐,對著衛覬說道。
“我有獻策之功,但是當時是跟陛下口述的,陛下讓我呈上去一份手寫的,我想請大哥幫我寫一下這個奏折。我的字大哥也知道,上不了臺面。”衛平解釋了一下原因。
“你這么說,我的好奇心可就完全被你勾起來了,我現在就去磨墨。”衛覬一聽這話,立即對著衛平說道。
按照陛下給的賞賜,衛平所獻之策是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社稷之言,衛覬想看一下這種策論是什么樣子。
“你們兄弟兩個去書房,等下我會讓人把飯送進去的。”衛父看著兄友弟恭的兩人,隨即笑著說道。
衛覬與衛平去書房了,正堂里留下了一臉笑意的衛父衛母。
“我兒子真棒。”看著桌上上的東西,以及放到一旁的綢緞和黃巾,衛母滿是笑容的說道。
“是啊,我們的兒子真厲害。”衛父嘆了一口氣。
“好端端的你嘆什么氣啊?”衛母的臉色由陽轉陰,一臉不善的看著衛父。
這個老東西要是說不出個一二三四五,她是絕對不會給好臉色的。
“我只是在想,覬兒該怎么辦?”衛父坐了下來,看著衛母說道。
衛覬今年已經二十九了,再過幾個月就是三十歲了。
三十而立,但是衛覬還是一個白身,從二十歲開始舉孝廉,十年時間,他們衛家依舊沒辦法給衛覬謀一個出身。
少年早成之名從衛覬十二歲就開始推,想要利用這個來給衛覬加一點籌碼,但是毫無作用。
而衛平呢,今年十八歲,就被陛下征召,成為黃門侍郎。
看這樣子以后會是陛下身邊的紅人,說不定哪天就會外放成為高官。
那么,一母同胞的衛覬該如何自處?
弟弟成為高官的時候,哥哥還在苦苦的等待舉孝廉,那這兄弟之間多少會有別扭的。
“覬兒……”衛母也有些卡殼,臉色有些猶豫。
對于衛平她是疼愛的,畢竟一個隨時都會死的病秧子會得到更多的疼愛,這合乎情理。
但是她最看重的還是衛覬,一直期待自己的兒子能夠舉孝廉成功,成為高官顯貴,衛氏的未來也寄托在衛覬身上。
現在衛平已經有了征召,可是衛覬還是一無所有,她那個驕傲的大兒子心里會是什么滋味。
“那你說要怎么辦?”衛母也坐了下去,沒好氣的說道。
好好的大喜日子,被這個糟老頭子破壞的一塌糊涂。
想到這兒,衛母抬起頭瞪了一眼。
衛父臉上掛起了一抹苦笑。
“我在想,要不覬兒就不出仕了?”衛父沉默了許久,有些低沉的說道。
衛平已經被陛下看重,其他世家更不會給衛家舉孝廉的名額。
天下的才氣不可能全落在衛家,衛家兩兄弟全部出仕,那么就會占了其他家族的名額,其他世家怎么可能會同意衛覬的舉孝廉。
“不出仕?覬兒已經為出仕努力了這么多年,你覺得覬兒會同意嗎?”衛母想了一下,隨即說道。
衛覬怎么可能會同意這個要求。
若是不出仕,他的才華就會全部被掩埋,驕傲的衛覬怎么可能會同意。
“可是再堅持下去也沒有什么意義,河東郡的孝廉名額是不會給我們衛家的。”衛父有些無奈的說道。
河東不是他們衛家一個家族的,更何況河東乃是司隸地區,無數人可都看著這塊肥肉呢。
衛母沉默了下來。
“以后覬兒就好好冶經,衛家前幾代不都是這么過來的,覬兒的才華也不會浪費,說不定還能成為一代大儒。”衛父有些自我安慰的說道。
這就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衛覬在衛平出現后,是不可能通過正規途徑出仕的了。
至于讓覬兒成為別人的屬吏,通過這條路出仕的途徑也被堵死了。
“那該怎么跟覬兒說這件事?”衛母聲音低沉的開口了。
她報有極大期望的兒子,努力了三十年的目標,就這樣結束了。
“等回河東之后,再跟覬兒說這件事吧,若是在此地說出,覬兒可能會有些想不開。”衛父的語氣里充滿了擔心。
衛母心不在焉的點了點頭,看著桌子上的賞賜默默無言。
書房內。
衛平說,衛覬寫,兄弟兩人正在齊心協力地寫著奏折。
衛覬的臉色變得異常精彩,即便是已經聽弟弟說了一遍,衛覬還是感嘆于這封策論的精彩。
換做是他,是絕對想不出來的。
這封策論要說有什么驚天之策,那也是在胡說。
靠這個對付黃巾軍就是在白日做夢,但是這封策論卻是此時的漢室極為需要的。
漢室上下此時極為迷茫,張角的叛亂來的異常兇猛。
大漢十三州,八州響應,戰局異常艱難,最主要的冀州戰場上,盧植被張角壓著打,根本看不到漢室勝利的希望。
而此時的這封策論,就是給天下人打雞血,告訴他們別怕,漢室絕對會勝利的,只是需要一點點時間而已。
只有讓天下人堅持住,不要投靠黃巾軍,漢室才有勝利的希望。
而這篇策論,就是給靈帝、給朝廷、給天下一個堅持下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