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獎勵產生的轟動效果
- 明末崛起,從邊軍開始
- 干飯忠實者
- 2074字
- 2023-11-05 21:40:10
王初仁道:“通過這次事情表明,只要給予一定的激勵,什么問題都能夠解決的。”
“古人說得好啊,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只要給與重金獎賞,鐵匠創造的智慧就會被開發出來。”
把這個劉二麻叫過來,我還要親自獎賞他。
一個四十多歲滿臉長著麻子的男子走到王初仁面前直接下跪道:“小的王二麻見過千戶大人。”
王初仁被這一舉動整得有點愣,直接就跪下了!
王初仁道:“快起來,不用跪的,我叫你過來是獎賞你的,怎么還跪上了!”
“按照黃甫川堡工匠獎勵制度,每提升百分之一效率獎勵一兩銀子,今王二麻改進拉絲器,使鎖子甲生產效率提升巨大,現黃甫川堡工業處盔甲廠鐵甲王二麻級別立即提升為中級工匠,每月月錢在一兩半的基礎上再獎勵半兩,該獎勵持續十二個月,另獎勵白銀三十兩、高粱米五石、豬肉十斤,并進行全堡通告。”王初仁邊說邊寫下了獎勵文書與批條。
王二麻與周圍的鐵匠聽了均是不敢相信地看著王初仁,王二麻激動得有跪下哽咽道:“小的謝過大人的恩賜,今后王二麻只有以死報答大人了!”
“快起來,不要跪了,我不需要你死,將來你提升了什么生產效率,我還會獎勵你”。
王初仁又對周圍眾人大聲道:“我是一視同仁的,只要大家有什么新的發明改造,提升了盔甲廠生產效率,都有獎賞,大把大把的銀子,白花花的面粉等著你們,就看你們要不要了。”
眾人聽后很是激動:“心想著自己一定要發明個什么東西,也得點賞賜。”
又羨慕的看向了王二麻,加上廠長的獎勵,王二麻一次性就得了四十兩銀子,還有糧食,豬肉,相當于三四年的月錢。
王二麻家中有兩個老人,四個孩子,平時就靠他一個人在盔甲廠干活,老婆生孩子受了寒,身體也不好,平時靠在養殖基地打打豬草補貼零用,一家人過得很苦,但是這次由于他的改造,一次性就讓家里富裕起來,大明朝一個中產家庭的資產也就這么多吧,一次性就躍向中產階級了。
當王二麻領著幾大車糧食和豬肉回到家門口,周圍的人全部圍了過來,眼紅地看著這上千斤糧食,慢慢地堆滿了一馬車,在同廠工友的幫助下,搬進了王二麻的家中,王二麻的婆姨王氏看著這么多糧食,頓時就驚呆了,王氏還在愣神中,王二麻笑嘻嘻地將豬肉遞給了王氏說道:“今天吃白菜炒豬肉,大伙兒都餓了,快些弄飯。”
四個孩子高興地圍在糧食周圍打轉,父母招呼著王二麻的三個工友。
王二麻又從口袋里掏了三十文銅板分別給了一人十文道:“辛苦大家了,留下來吃個午飯吧!”
其中一個鐵匠喜笑顏開道:“王中工現在就是大方,出手都是十文錢,吃飯就不必了,我們也要回去琢磨琢磨,爭取也得個獎勵,嘿嘿!”
待得三人走后,王氏嗔怪道:“你怎么直接給錢啊,平時對我也不見你這么大方,氣得王氏直跺腳。”
王二麻父母也認為雖然有了這么多糧食也不該這么大方,日子還長著呢!
家中還有三個小子,一個丫頭,今后孩子們大點了飯量就大了,有句話叫做“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孫子還要娶老婆,孫女還要嫁妝,都需要一大筆錢。
王二麻聽了婆姨的埋怨和父母的責怪也沒有生氣嘿嘿道:“猜猜這么多糧食哪里來的?”
妻子趕忙道:“快說快說,急死人了,要不是你光明正大地回來的,我都懷疑你去哪里搶了!”
王二麻道:“搶?怎么可能,我王二麻有一手好的技術,需要去搶嗎?”
于是王二麻將自己改造拉絲器并得到獎勵的事情說了出來。
妻子和父母聽后均是一陣驚呼,待得王二麻將四十兩銀子拿出來時王氏立馬搶了過去揣在懷里道:“我來保管,存著今后給兒子女兒們用。”
有謹慎的看向門外,趕緊去關上了門,生怕別人看見了似的。
王二麻嘻嘻笑道:“好,都給你保管。”
以前自己掙不到多少錢,在家里沒有什么地位,現在自己有了這么多錢王二麻立馬腰桿一直道:“還不趕快去做飯,我都餓了!”
王氏聽后立馬屁顛屁顛的跑去煮飯了。
王二麻又大聲道:“多切點肉,給孩子們補補!”
王氏在廚房美滋滋的切著肉,看著肥美的豬肉,想著以前自己連飯都吃不飽,現在居然還能吃上肉,家里還有上千斤糧食,懷里更是有四十兩銀子巨款,想著自己當初眼光就是好,雖然自己當家的丑了點,但是對自己好啊!以前自己家最窮,經常受其他婦人的嘲弄,現在自己終于可以揚眉吐氣了,看她們還怎么說自己。
王二麻一家人開開心心吃著午飯,孩子們和父母的歡聲笑語,一家人其樂融融,王二麻看著,這一切都值了。
堡內各大公告欄貼上了王二麻的獎勵公告,堡內軍民知道后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對王二麻一家很是羨慕,要不是堡內治安好,王二麻都要擔心自己被偷搶了。
眾人吵吵嚷嚷道:“自己也要爭口氣搞出個什么發明創造。”
一些工匠的婆姨對自己男人埋怨道:“說你看人家王氏,命就是好啊!嫁了個男人雖然長得丑,但是會掙錢啊!于是又對自己男人一陣冷嘲熱諷,怎么發明不了什么!”
這些工匠聽后:“在工作之余均是埋頭苦想著,想著怎么去改造這些機器。”
經常是下了班也在工廠待著,幾個人圍在一起討論著,一股發明創造風在黃甫川堡各大工廠慢慢醞釀著。
之后,在黃甫川堡的機械廠、木工廠、盔甲廠、火器廠經常有一些小發明被工匠發明出來,這些工匠也得到了一些獎勵。
王初仁相信,量變會產生質變的,只要這樣發展下去,就會慢慢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到最后技術大爆發,最后不需要王初仁也能推動工業發展并開始工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