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豐收與互市交易
書名: 明末崛起,從邊軍開始作者名: 干飯忠實者本章字數: 2529字更新時間: 2023-11-03 14:00:22
崇禎元年(1628年)九月二十九,秋收與夏糧播種基本已經完成,王初仁看著堡內空地晾曬的高粱和大豆以及倉庫里堆得滿滿的高粱和大豆,王初仁終于放下了心中的那根懸,這下終于可以放下心來好好搞工業、商業和練兵剿匪了。
秋糧播種采取了高粱與大豆相間的耕作方式,大豆的根瘤菌和將空氣中的氮氣固定到土地里面,所以大豆不僅不會導致土地貧瘠,甚至還能一定程度的肥沃土地。
這個時代的大豆產量雖然不高,但是總好過與無,大豆不僅含油量高、蛋白質豐富,產生的殘渣還能當做喂豬的飼料,一身都是寶。
“大人,此次秋收高粱總共收獲五千二百五十八石五斗,高粱平均畝產達到了一點五石,大豆收獲五百九十五石三斗,大豆畝產三十斤左右,史無前例的大豐收啊!這些都得益于大人的水庫、水渠灌溉、農家肥和黃甫溶液對病害的整治啊!”李光高紅光滿面的向王初仁匯報秋收的成果。
王初仁謙虛道:“我只是動動嘴皮子,當個引路人,干活的都是大家,功勞都是大家的,不敢貪天功啊!”
“大人是點石成金的人,沒有大人的指引,我們還在迷霧中徘徊,早已餓死在這陜北的大地或是被觀音土撐死了,全堡上下能吃飽肚子,過上好日子,全是大人的功勞。”李光高俯首道。
“李光高話都說到這個份上啊,王初仁也不再推辭了,畢竟一個領導人就要有其領導人的魅力和吸引力,才能讓其他屬民死心塌地跟隨自己,效忠自己,為自己賣命。”
王初仁氣勢一變,又嚴肅道:“接下來一定要保證秋糧后續的晾曬工作,切不可操之過急地而導致未干燥的糧食入庫生霉變質造成糧食浪費,如果發生這種事情,我可是要嚴厲問責的,輕則逐出黃甫川堡,重則直接處死。”
李光高感受到王初仁變化的氣勢,斬釘截鐵地說道:“大人請放心,我一定親自盯著秋糧入庫,保證不浪費一粒糧食,出了茬子下官提頭來見!”
王初仁還是不太放心,打算讓憲兵隊隊長關小寶帶領憲兵隊監督,也是為了防止堡內官吏監守自盜。
安排好秋糧入庫的一切事宜之后。
明日就是互市的日子了,為了生產這三十萬塊蜂窩煤,蜂窩煤全場職工可謂是加班加點的眉頭苦干,王初仁更是親自前往激勵士氣,并表示晚上加班算一點五倍工分,此時生產任務結束親自為大家發放獎勵,到了最后兩三天,眼看任務還不能完成,蜂窩煤廠長找到李大牛,抽調人手,李大牛知道蜂窩煤是王初仁的點名的重點產業,不敢耽誤,與李光高一起急匆匆的跑來向王初仁求援,王初仁在綜合考量之后,由各大礦區抽調了部分人手才堪堪完成生產任務。
此時王初信已經在抽調人手準備明日的互市交易,30萬塊蜂窩煤運輸起來很是麻煩,不算蜂窩煤爐的重量就達到了三十七點五噸,而全堡的四輪馬車也就三十多輛,重載馬車三輛,全部拿去運輸也需要跑六七次,這讓王初仁感嘆道懷念后世的火車啊,一個火車皮就是幾十噸,卡車也行啊,一卡車也是十幾二十噸,還有恐怖的百噸王,看來還是需要把蒸汽機這個科技樹快快點亮才行啊!
為了將三十多輛四輪馬車跑轉,黃甫川堡動用了全部的挽馬,還調用了二十多頭耕牛才讓全部馬車轉了起來,這樣大的運輸任務,為了避免耕牛挽馬累死,王初仁還為挽馬和耕牛調撥了五石大豆精料,要知道大豆這種精料只有在戰時戰馬才有資格吃的,可見王初仁對這次交易的重視。
為了保證貨物的安全,王初仁向三哨哨長下令派一隊兵馬對集市的貨物進行保護,并極愛去哪個對蒙古人的警戒,又讓王建樹親自率領騎兵隊對運輸沿途進行保護,震懾心懷不軌之人。
經過整個運輸隊一天的忙活,至于將大部分的蜂窩煤運往集市等待明日的互市交易。
次日,王初仁打算親自前往交易,為了交易順利進行以及自己的安全,王初仁將親衛哨和騎兵隊全部帶上來,運送了最后一批蜂窩煤行進在集市的路上。
經過一個多時辰的路程,終于到達集市,集市位于長城腳下的一片草地上,一王初仁眼望去,有了那種“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感覺了。
此時的集市上蜂窩煤堆砌著已經成了一座小山,對面蒙古商人的一方密密麻麻的全是馬匹與牛羊,牛叫聲、馬匹的嘶鳴聲,人群的喧鬧聲,讓整個集市好不熱鬧。
一些蒙古人看著整個集市被全副武裝的鐵甲士兵守護著,一些小心思也被徹底掐滅了。王初仁規定全部戰馬的優先交易。
于是交易開始了,整個交易有了士兵維護秩序,很是順利。
交易快要結束時,王初信向王初仁詢問,山西范家沒有帶牛羊馬匹過來,想要用糧食交易,是否可行,王初仁思慮了一會兒,便同意了,但是價格按照戰馬價格算,如果他們沒有意見,交易就可以正常進行。
不一會兒,王初信將消息反饋過來了,范家同意了,王初仁安安一驚,這個范家為了他的主子可真下得血本,一萬塊蜂窩煤能換五十匹戰馬,按照一批戰馬十二兩銀子計算就是六百兩銀子,糧食按照一石小麥半兩銀子計算就是一千兩百石糧食。
王初仁想了想,反正自己不虧,這一萬塊蜂窩煤到了滿清手里也起不了多少風浪,這個年代糧食誰會嫌多呢!又是災年,這一千多石糧食已經達到了自己一季收成的五分之一了。
交易結束后,根據王初信的統計,共計獲得八百二十三匹戰馬、一百八十四頭牛、三百七十八只羊,可謂是收獲巨滿。
那自己堡內殘次煤渣和粘土居然換得了這么多戰略物資,還是珍稀的戰馬和農業重要的生產資料耕牛以及一千兩百多石糧食。
這就是工業的力量,賣方市場,利用定價權,對低等級文明進行不等價交換,利用巨大的剪刀差,賺取大量的利潤。后世的發達國家也是抬高工業產品價格,降低農業產品價格從而達到貿易的剪刀差,剝削落后的農業國。
“那些蒙古商人表示將蜂窩煤拿回去試用之后,那些蒙古人對咱們的蜂窩煤簡直是愛不釋手,現在已經離不開了,讓他們大規模購買蜂窩煤,表示有多少就買多少,交易完成后當場就有人又下了訂單,還有很多新的商人來我們這里訂購蜂窩煤,我們又收到了五十萬塊蜂窩煤和五千個爐子的訂單,光是定金又是一大群牛羊,我們的草地都快要不夠了。”王初信激動的說道。
“這么大的一筆訂單,怎么沒有看到定金?”王初仁疑惑道。
“定金要等他們回去在趕來,放心吧大哥,他們不敢少了我們的定金!”王初信道。
王初仁暗自得意道:“賣方市場就是爽啊,這還只是開始,今后還要向蒙古人輸出瓷器、茶葉、布匹、玻璃、肥皂等商品,低價買進他們的牛羊馬匹,羊毛,讓他們成為我們的商品傾銷地,不知不覺的融入我們的商業產業鏈,被我們潛意識的控制,讓他們離不開我們,這樣,蒙古草原就成了我們的養馬地和羊毛產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