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招募流民
- 明末崛起,從邊軍開始
- 干飯忠實者
- 2241字
- 2023-10-10 06:01:00
在離開參將府之前,王初仁向杜文宗借調了五十名精銳騎兵保護車隊回黃甫川,畢竟流民遍地,而自己又攜帶這么多物資、裝備,要是被搶了事情就大發了。
本來王初仁打算讓杜文宗派上百名步兵就行,哪知杜文宗覺得步兵不太穩當,直接調撥了五十名自己的家丁騎兵,妥妥的精銳。就這五十騎兵,馬馬虎虎追著上千流民打不成問題。
宴會結束王初仁又到軍器倉,看到滿滿的三十多車物資,還有八十匹戰馬,這都是自己在這個時代生存的保證啊!特別是馬上就要面臨流民起義,歷史上府谷、孤山、黃甫川都是被攻破了的。王初仁恨不得現在馬上回到黃甫川堡招募軍壯、擴建城墻。但是想到今天肯定是趕不回去了,只得作罷!
第二天天還沒有亮,王初仁就催促大家起床出發了。等到整個隊伍整理完畢出發,天已經麻麻亮。
這是一個龐大的隊伍,三十多車物資、八十匹戰馬、六十多軍匠、五十名騎兵加上自己幾人。整個隊伍延綿兩三百米長。為了節約時間,王初仁打算不去驛站,中午就在路上吃點干糧。
一整天幾乎沒有歇息幾次,終于在天黑之前趕到了黃甫川堡;此時,王初仁的心才終于落地,拿出一百兩銀子給五十名騎兵一人二兩打賞,護送騎兵就離去了。
幾天不見,整個堡大變樣,不是變得整潔了,而是變得更亂了,堡內外很多地方都搭建有簡易的帳篷,住著很多流民。
王初仁找到王建樹問道:這幾天招募了多少流民,怎么會這么亂,要是把堡內的水源污染了怎么辦,為什么把這些人分到空余房子里。曾經黃甫川近千人和幾百軍戶住的地方,所以黃甫川堡有很多空余住房,只不過有一半都是兵營。
王建樹不慌不忙緩緩道:你走的這幾天,咱們黃甫川堡打出招募流民有飯吃、有活干的招牌后,馬上就涌來了大量流民,第一天就招募了兩千多人,第二天又招募兩千人左右,截止今天下午,咱們堡已經招募了差不多五千的流民。這兩天可把食堂忙壞了,還是我又從流民中挑選了一些農婦幫忙才有飯吃。
王初仁道:這幾天辛苦二叔了,這五千人青壯有多少,老弱婦孺有多少。
聽到王初仁問人員年齡組成,王建樹馬上從懷里掏出一個本子,看著本子道:這五千流民中七歲以下的四百五十二人,七歲到十八歲八百五十三人,十八歲到四十五歲男子一千八百三十人,十八歲到四十五歲女子一千四百三十五人,其余的全是四十五歲以上老弱,大概有四百多人吧。(古人由于壽命也就五六十歲,所以四十五歲以上就算老年了)
王初仁聽到居然招了這么多流民,青壯都有一千八百多人,不管是兵源還是建設人員都有了,就是不知道好不好管理。不要到時候建設沒有搞成,第一波民變在自己這里開始,就丟穿越認識的臉了。
王初仁道:這么多人這幾天有沒有鬧事的?
王建樹泰然自若地說:這個初仁你放心,招募流民的時候我都是按照你的要求盡量招募有家室的,并且妻兒老小不怎么狼狽的;只有少數沒有家室但也是老實憨厚的。至于混進少數懶漢,偷奸耍滑的不要擔心,等幾天露出馬腳就趕出去。
剛開始還不太理解為什么要招募有家室的,還要妻兒老小不怎么狼狽的,現在才明白,這些青壯有家室才會有牽掛,不會不管不顧,也不會擔心投降敵人,叛逃等。妻兒老小不狼狽的,在這個亂世能讓妻兒老小不怎么狼狽的那就說明這個青壯更加在乎自己的家人,而不是那些狼心狗肺的東西只顧自己。
咋們堡內雖然只有六十多軍士,但是都是見過血的,穿著鐵甲拿著長槍盾牌,再把火繩槍拿出來一恐嚇,這些都是些老老實實的農民,見到這陣仗,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觸犯堡內規矩被趕出去呢,況且咋們還提供吃食!哪里還敢鬧事.
這個世道,有兵有糧有地盤就是大爺,我吩咐他們干活他們就必須干活。這不,青壯都被我安排去采粘土制作磚坯了。
王初仁聽了王建樹的話之后,心情頓時變得好了起來,立刻眉開眼笑地說:太好了二叔,這一千多青壯可要好好分配;告訴二叔一個好消息,此次兵部恢復了我黃甫川營的編制,雖然暫時只給了一個把總的編制,但是我相信以后會全部恢復了。
王建樹頓時大喜說道:初仁,太好了,咱們黃甫川終于熬出頭了,前不久連一窩土匪都要擔驚受怕,真的窩囊,咱們可是大明九邊精銳啊!
王建樹想了想又興奮道:你二叔我自小就跟著你爺爺騎馬,你可要讓我當騎兵。
王建樹說到這里又想到光有編制沒有武器、盔甲、馬匹也沒有用啊,沒有這些想要恢復營兵就是空話。
王初仁看出了王建樹所想:二叔,這次我還帶回了鐵甲七百副,鎖子甲一百五十副,火槍五百八十二桿,長槍四百七十三桿,刀盾兩百套,虎蹲炮五門,戰馬八十匹。這么多物資夠了吧!戰馬二叔你挑最好的,我等著你訓練騎兵呢!
王建樹睜大了眼睛說道:豈止夠了,就是恢復黃甫川整個營也夠了。
看到王建樹興奮地樣子,王初仁說道:二叔,待會叫三叔和幾個兄弟一起吃個飯,至于軍隊編制,晚上我想好了再說,明天所有青壯開始訓練。
走到操守府門口,看著大門上掛著的牌匾,王初仁想著自己終于能堂堂正正的住在這里面了。
剛踏進大門,就看到杜氏站在院子里看著他,臉上露著微笑,從里到外全是高興。此時只能用“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來描寫杜氏的心情。
王初仁走到杜氏面前稽首道:兒子見過母親,讓母親擔憂了,母親身體可好!
杜氏扶起王初仁笑道:好得很,只要兒子好,我就好!
杜氏拉著王初仁:問東問西,一會兒問他吃的好不好,路上累不累,一會兒又說他瘦了,雖然很嘮叨,但是王初仁聽著很舒心!
王初仁此時感到無比的滿足,這是前世自己所不能感受到的。他不容任何人來破壞。
臨走時的擔憂,歸來時的喜悅,完完整整展現了一位母親對兒子的關愛。
王初仁輕輕扶著杜氏道:母親,我和叔叔們說了,待會一家人吃個家宴,讓廚房準備下。
杜氏輕笑道:我已經讓廚房準備了,快進屋休息下,累壞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