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大建設二
- 明末崛起,從邊軍開始
- 干飯忠實者
- 2501字
- 2023-09-28 22:55:17
分配完任務后,王初仁來到了本次建設最為核心的工程,攔水壩;王初仁設計的攔水壩長30米、壩底寬7米,壩頂寬3米、壩高5米,總計用土石方1200立方米左右;由于沒有混凝土鋼筋,王初仁害怕潰壩,所以不敢修得太高,但是必須修寬一點。由于是最核心的工程,所以王初仁不放心,必須來到現場進行指導監督。
攔水壩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基礎。剛好河道兩邊有鑲進土地很深的大巖石,把巖石鑿成齒形,就可以作為攔水壩兩邊的支撐基礎。攔水壩基座需要將上層松軟的泥沙挖開,還要挖一定的基槽,但是不可能餉后世一樣開挖到巖石或者硬基礎上;所以王初仁準備以砂礫為基礎,雖然砂礫基礎比粘土承載能力強,但是比較容易滲漏。為了防止滲漏,所以必須在開水一面壩腳附近添一道或者幾道隔水墻,為了壩的寬度不是特別寬而增加土石方工程量,王初仁準備在河壩基礎打梅花樁以增加承載能力。
王初仁為了增加攔水壩的堅固程度,壩坡較為平緩,也可以減低水流的速度,避免沖壞壩腳,但是壩坡太緩又會增加工程量。所以較為平緩的壩坡剛剛合適。水流流過壩頂,水勢湍急,在緊接壩腳的下游,應該用砌石做有段護坦,以防止沖刷河底。同時在壩的上游引水口處的兩岸,也要鋪砌塊石護岸,以免在洪水期沖刷得很厲害,很多灌溉工程都是因為河岸的破壞而影響整個工程安全;
現在是枯水期,河水量不大,剛好合適施工;王初仁準備在攔水壩旁邊開一條引河,以排泄上游來水,再進行筑壩,完工后進行堵塞。王初仁設計的攔水壩為堆石壩。所以還涉及到采石,還好黃甫川西邊不遠處就有個采石場,河的上游也有很多不大不小的石頭。
王初仁設計的罐區渠道,自大而小成為一個系統。越到末尾罐區灌渠越小。分為4級,分別為干渠、支渠、斗渠和農渠。除了這些渠道外,還設計了了排洪渠,防止漲洪水淹沒農田。干渠修建在農田沿線最高的地方,再一次修建支渠、農渠這些。還設計了兩條灌溉地勢最高不能自流灌溉的溝渠,只是由于灌溉水源全靠6臺大水車,灌溉量不大。
水車的兩條水渠灌溉500畝左右。加上自流灌溉的兩千畝就是2500畝土地,加上以前的幾百畝土地,這已經能養接近5000成年男子了。
王初仁準備以后建造更多的大水車,不僅拿來灌溉引水,還用來發展工業,充當水動力,解放畜力和人力。
王初仁跟泥瓦匠、木匠、石匠說了自己的設計思路,和施工方案,對于工匠不懂的地方又耐心解釋;就開始了建設之路。又跟工匠們說有啥不明白來問他。于是大家就開始熱火朝天的干了起來,大家歡聲笑語的干著;王初仁心里想,古代人就是淳樸,沒有工資,只要給頓飯吃,干的比誰都有勁。
小湖泊處,在10天之內就被擴展成一個長五百多米、寬八十多米、加深了2米的一個小湖泊。擴建時挖的淤泥堆在小湖泊岸邊,一些人正在利用這些淤泥做成一塊塊磚坯,待陰干后,就轉運到磚窯進行燒制,還省了制作磚坯的時間和人力。攔水壩的地基也建好了,正在往上面壘砌石頭了,看著這個用大小石頭簡易壘筑的小水壩,王初仁直搖頭,等一段時間一定要把水泥試燒制出來,這樣就可以修建水泥壩了,能修得更高、蓄更多的水。
自己只知道,粘土加石灰石搗碎研磨成粉,放進窯里高溫煅燒,加入煉鐵爐廢渣。不過現在自己力量很小,擅自把水泥拿出來還是有一定危險性,上級強行要配方怎么辦。管不了那么多,自己先讓泥瓦匠在燒磚的時候順便把各種比例配好的粘土和石灰石放在磚窯燒制,看最后哪種才是最優的比例。
待攔水壩建成,小水庫蓄水后,河流和水庫之間就會有一段小小的落差,一座座巨大水車也豎立起來。這種大水車王初仁一點也不懂,是由木匠、鐵匠聯合設計的。這就是灌溉地勢高土地的水車。等水庫修建好蓄水完成,王初仁就把鐵匠鋪搬過來,以后的煉鐵廠,水泥廠,盔甲廠、紡織廠都建造在這里。以便于水力的利用。在這里建造一個磨坊,以后小麥粉就不用人力或者畜力碾磨了。
這種碾磨機結構很簡單,下面是一個圓磨盤,磨盤中心有一中軸,磨盤上方有一橫軸,橫軸兩端帶著滾輪。由下方的水輪帶動中軸,進而驅動橫軸上的滾輪做滑動摩擦,可以將石灰巖碎石原料碾細。也可以碾磨面粉,一天一夜可以碾磨粉料三噸多,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并由此,解放若干人力、畜力。還能做到換人不停磨,只要人員充足,能二十四小時連軸轉。按照王初仁的設想,以后水庫擴大,水車充足,工匠充足,器械充足后,還要利用水力安裝傳送帶,直接將原小麥送到進料口,又省去一部分人力。
小水庫除了附近的農田提供灌溉用水,還可以給黃甫川堡提供飲用水源。到時候,自流渠和水庫邊上數個水車,把附近的數千畝農田變成綠油油的農田。
王初仁已經提前把鐵匠鋪規劃好了,把地已經整理平了,在王初仁的設想中,鐵匠鋪由二十多間房子組成,打制車間是一個一百余平米的半掩式建筑;雖說叫鐵匠鋪,但是現在這個鐵匠鋪需要承擔煉鐵、煉鋼,制造火藥、制造盔甲等職能。等把這一期灌溉工程和碾磨廠修好就開始修建鐵匠鋪;以后的煉鐵廠,水泥廠,盔甲廠、紡織廠等都留有建造空間。
每天清晨,小水庫處、溝渠處、開荒處、沉淀池處,王初仁都會來上兩三次,宇工匠了解現在的工作進度并了解有什么困難不,最后待在水庫攔水壩處布置當天任務和監督建造質量。到了傍晚收工時段,各工地上的工匠和什長又會來跟王初仁匯報進度。
到了晚上,王初仁會根據白天的各項目的工作進度,一一進行對照工程推進表,調整進度存在問題的工程,刪除已完成的,新增明日的計劃實施項目。比如說公共廁所和排泄溝渠已經完成,每天這部分人將會修建飲水渠和沉淀池。
每天晚上小玉和杜氏都看到王初仁如此殫精竭慮的規劃和組織建設,都會心疼不已,杜氏覺得小仁現在有出息了,總算對得起他父親了。
第二天杜氏也打算去工地去看看,看看自己兒子的心血,到了工地,杜氏和小玉看著軍戶們揮舞著鎬子,鐵鍬,鋤頭在一條淺淺的石灰線上,奮力的挖掘。是一條直通城內的生產生活用水管道,深一米五,寬五十公分,其中會用磚石砌成,然后用土填埋。
管道的水會被先引入一個巨大的沉淀池,再慢慢流入旁邊的飲水池。而沉淀池和飲水池已經挖好,這兩個池子在堡外西北角較高的地方。并用磚石鋪就,石灰涂抹。按照設計要求,可以每天滿足三千人的生活用水。現在用建造師綽綽有余,主要是考慮到以后人口增長,至于以后人口繼續增加,那自然是再新建或擴大沉淀池和飲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