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勛額頭冷汗直冒,刀刃冰冷,他知眼前這位梁山之主并無虛言。
若是自己不答應,此時架在自己脖頸上的寒刀定會抹了自己。
更何況,顧景所言也確實觸動了他。
顧景瞇著眼看著李勛。
他平日里確實不愛強迫人上山,可眼前情景他可不會有絲毫婦人之仁。
此番要緊時刻,若是不能為自己所用,那便是要把這些見了自己的盡數葬在此地。
不提那些對窮苦人家動手、對無辜百姓動手、為一己邪念滅人滿門、不講道義的雜碎。
這綠林道上的豪杰可沒人會覺得對自家兄弟好與對敵人殘忍這兩件事會互相矛盾。
此時若是放過李勛,讓其回去,取了刀兵再來拖延自己,那豈不是弄巧成拙?
當自己有能力殺戮果斷的時候,顧景自然不會猶豫不決。
不過李勛也是個識時務的,顧景許給他的本就是他所渴求的,這些年坐了兵馬都監的位置,卻始終做著雞毛蒜皮的事。
雖說顧景的身份問題不小,自己也得拋棄官身。
可他此時有得選么?
他沒得選!
“李勛遠隨哥哥征戰南北。”
李勛答了顧景的問題,應了顧景的招安,喚了一聲哥哥,自然也就默認了自己愿意落草的意思。
顧景這才把刀放下。
“你可還有家眷在城中?”
既然李勛愿意上山,那身份有所變化,此時便是自己人。
既然是自己人,那顧景自然也會做個體己的領導。
“妻女尚在城中。”
李勛心知此番自己答應上山,那妻女自然也得隨行。
否則不管是顧景不信任自己,還是彭城知縣若是要拿自己頂罪,自家妻女留在彭城都不會有好下場。
“我讓二郎陪你一同去城中接應妻兒老小。”
顧景喚來武松,讓武松帶著李勛進城去接應家小,自己帶著梁山弟兄們守著這幫廂軍、東門守軍。
不過,顧景也并非那種眼里只有將領的人,他同樣也關心這些軍士。
武松帶著李勛離開了此處,顧景環視四周,醞釀片刻。
顧景立于城墻之上,手扶墻磚,目光掃過四處,見那些士卒交了武器,雖是列著隊,卻個個聳拉著腦袋,毫無士氣可言。
“諸位。”
顧景的聲音從城墻上傳來,在場被俘虜的士卒卻無人應聲。
“你們在這彭城的日子,過得可還自在?”
“你們可聽得見那些官吏口口聲聲地喚你們作賊配軍?”
“你們可曾在這彭城有真正的家?”
顧景接連問道,他的神色也愈發的憤怒。
“你們可就甘愿如此被那群豬狗視為渣滓地度過這一生?”
“你們可就甘愿自己一生連短短軍人二字都留不住?”
“你們可就甘愿在陰暗深溝之中匍匐一生,受人輕視,被人唾棄,被視同盜匪?”
此時那些士卒也是有些動靜。
顧景的問題有如揭開他們最后遮羞布的手,讓他們這些廂軍、守軍無地自容。
可他們又能如何?
在這泱泱大宋,軍人地位最低,他們刺著字,入了軍籍,少有成家之人,更不用提后代。
《宋史·兵志》有云:“或募土人就所在團立,或取營伍子弟,聽從本軍,或募饑民以補本城,或以有罪配隸給役,取之雖非一途,而伉健者遷禁衛、短弱者為廂軍。”
他們這幫廂軍,這幫彭城守軍,本就是優勝劣汰之后的結果。
“你們可知否?”
“此時遼狗對我等虎視眈眈?就連西夏也屢屢犯邊?”
“朝廷昏庸無道,信小人遠賢臣,是非不辨,賞罰不明,忠奸顛倒,殘害忠良,才俊遭嫉,貪腐當道,百姓民不聊生。”
“你們也是這天下的主人,你們可曾想過自己能做什么?”
顧景并不給這些士卒回答的機會。
他要的就是如同軍隊訓話之效,他要用這般言語,去喚醒這些士卒心中最后的熱血和清醒。
“方才我與李勛所言,爾等應該也都聽見了。”
顧景抬手,狠狠地拍在了城墻上,一時用力過猛,竟是將一塊墻磚拍落,砸至地面,發起一聲悶響,更是震蕩心神,讓人清醒。
“諸位隨我上梁山。”
“我給諸位一個家。”
“我梁山吃食管夠,上了山就是兄弟,我梁山絕不克扣自家兄弟兵餉吃食!魚管夠!飯管飽!今后還會有管夠的肉,管醉的酒!”
“來日我等兵發北境,馬踏草原!諸位皆可建功立業,皆有封侯拜相的機會!”
“若是不愿久事戰事,那也能在我梁山做些許差事,住進自己的家,娶個心儀的婆娘,生個自己的大胖小子,把你的血,把你的肉,傳下去!”
“將來天下安定,我等都能過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
“且隨我上梁山,堂堂正正當人!”
顧景聲聲句句,直戳心窩。
顧景看著眼前這些逐漸抬起了頭,眼神中開始出現了一些被喚作希望之精神,他心中頗有些感慨。
“俺無家之人,橫豎都是無落腳的地方,俺要跟著大王上梁山。”
一個看起來頗為結實的廂軍漢子突然昂起頭,朝著顧景喊了一聲。
“俺父母也已走了,又無婆娘兒女,在這彭城待著受鳥氣,俺也上山!”
“大王說了,上了梁山還有兵餉吃食,吃食管夠,這日子才算瀟灑,咱們在這彭城受這氣受那氣,那幫大戶的護院比咱們清閑多了還領了那么多空餉,就連李都監都被克扣了俸祿,還不如干脆踹了這鳥廝朝廷,跟著大王投梁山去了!”
“就是!咱們當兵,他們喊咱們賊,咱就落他個鳥草!把他們搗個四腳朝天!”
“俺也上山!”
“俺也一樣!”
......
慢慢的,越來越多的士卒主動抬著頭,眼神熾熱地看向了顧景。
顧景所描述的日子,實在是太過于誘人了。
可還是有一小部分士卒還是低著頭。
顧景不止有威逼利誘,還有人文關懷。
“剩下的弟兄,可是因為還有家眷在此處?”
“不瞞大王,我等幾人年近半百,婆娘兒女都還在彭城,只留他們在這......”
“那就一并接上!”
顧景大手一揮,分出手下一些梁山弟兄,就讓他們陪著去把那些軍漢的家人接出來。
這邊算是徹底消化了這七八百廂軍,還繳了個人才兵馬都監。
顧景心中喜悅。
那邊又聽見了一陣嘈雜的馬蹄聲朝著東城門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