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破局:迷茫恰恰是翻盤的機會

我們的探險游戲,從車子陷入困局開始,我們在迷霧中失去了方向,前面有許多路口,不知如何選擇。此刻,我們不用急著開車,盲目前行,而是應該先熄火停車,復盤為何迷路。同時,檢查一下車輛狀態,找到迷路的原因,確定好前進方向,再重新啟程,清醒出發。

每個人都會經歷迷茫,沒有人生而清醒。當我們身陷迷茫時,有時缺少一雙慧眼,帶我們穿透迷霧,破局前行。

誰的人生不迷茫

今年春節后的一天,一位多年未見的朋友,突然在微信上問我:“思平,我工作都快20年了,最近有幾個朋友想拉我出來創業。我擔心創業風險太大,但我現在的工作的發展空間十分有限。你待過職場也創過業,你覺得我該怎么辦啊?”這是一個年近40歲的職場人的困惑。

其實我和他一樣,同樣經歷了很多迷茫時刻。

2008年突然失業,我迷茫過;轉行到互聯網行業工作8年后,是繼續這份工作還是出來創業,我迷茫過;創業后遭遇沉重打擊時,是堅持還是退出,我迷茫過;甚至一度有嚴重的口吃,恐于社交,這也讓我迷茫。這些迷茫狀態曾困擾著我,讓我身陷其中卻難以抉擇。

我們為何會迷茫,我們到底被什么困住了,只有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才有破局之道。

我們為何會迷茫

為何迷茫?其實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復雜,只因入局者迷。當我們走過、經歷過、反思過,我們會發現,迷茫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概括起來就三個詞:不懂、不動、不敢。

第一個詞:不懂。

“23×57=?”在碰到這道計算題時,我們不會覺得迷茫,簡單一運算,就能知曉答案了,有什么可迷茫的。如果將這道簡單的計算題,給一個3歲的孩子,他會覺得很迷茫,原因很簡單,他沒學過乘法運算,面對這道題自然覺得迷茫。

我那位想創業的朋友沒有創業經歷,對創業這種事情不懂,所以深感迷茫;我失業時迷茫是因為之前沒有失業過,不知道如何應對,所以當時也很迷茫。

對于不懂、沒經歷過、沒有思考過的事情,大腦神經元無法產生連接,建立回路,因此不會在我們的頭腦里形成認知,沒有認知就不知道如何判斷和行動,于是我們就會迷茫。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1492年哥倫布首次登陸美洲大陸,當地的印第安人竟然看不到近在咫尺的大帆船,說哥倫布這群探險者是從“云端掉下來的”。且不論故事真假,如果當時的印第安人從沒見過帆船,是有可能對其視而不見的。

對于不懂之事,若我們不學習、不反思,只是胡亂操作,就可能遇到危險。比如我之前完全不懂股票,只是道聽途說跟風買了某些股票,完全不懂上市公司的基本經營情況,也不懂財務報表,這時其實就只是憑運氣了。愛情也一樣,如果你完全不懂對方的心思、不懂對方的需求,就會在戀愛中迷茫,不知如何與對方相處。如若真懂對方,你就知道該說什么話,送什么禮物,如何獲得對方的好感。

第二個詞:不動。

不動就是不主動、不行動。

當我們不動時,迷茫還在,它不會自動消失。就如我那位想創業的朋友,他只是聽說如果創業成功了,那就有機會賺很多錢;如果創業失敗,不但穩定的工作沒了,還可能導致虧損。我給他的建議是:可以在把主業做好的同時,先嘗試做一些小規模的副業。我在創業之前,就經歷過這樣一個過渡期。如果能持續獲得正反饋,則我會放棄主業,把副業轉為主業。有些事情只靠想是想不出答案的,就如“23×57=?”,如果你不去運算,就不會有結果。有些迷茫通過行動可以被破除。

在不動之時,如果缺乏定力,我們將很容易被周圍環境影響和裹挾,產生更大的迷茫。尤其是在社交網絡、自媒體極為發達的當下,不同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在短視頻平臺、朋友圈中頻繁呈現,不少內容還是為你“量身”推送的,它們暫時滿足了你“即時享受”的需求,但你看完之后還是會空虛和迷茫。當我們缺乏主動思考時,這些被動獲取、雜亂、他人的價值觀,反而會影響我們對客觀事物的準確判斷,讓我們無所適從,給我們帶來更多的迷茫。

不動者易陷入被動,變得迷茫。不主動就容易被環境影響,不行動就不會有結果;越沒有結果就越容易缺乏主見,最終逐漸淪為他人觀點的消費者,而不是自己生活的主導者。而我們每個人心里還是渴望認清自我、清醒前行的。

第三個詞:不敢。

不敢是指你對當下和未來的擔憂和恐懼,是過去經驗在未來某一時刻的投影,是對確定性的執著。不敢正視迷茫的結果是,迷茫也許一點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多。

我曾有非常嚴重的口吃,一說話就遭人嘲笑,尤其是在公眾場合,我總擔心被他人嘲笑,而不敢表達。這不但沒能改掉我口吃的毛病,反而增加了我對社交表達的恐懼和迷茫。

不敢的一個重要原因往往是受到了固有反應模式,也就是習慣的控制。我不敢表達是受到了“一表達就會口吃,就會被別人嘲笑”這一固有反應模式的控制。一旦我要表達時,此模式會瞬間啟動:“別人又要嘲笑我了!”我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從而再次強化了這種固有反應模式,形成了更強大的路徑依賴。

不懂和不動也可能導致不敢。當我們不懂“大腦習慣具備可塑性”時,不去刻意練習表達時,也會愈加缺乏自信,把自己困在一個狹窄封閉的繭房之中,如圖1-1所示。

圖1-1 困住我們的繭房

當我們對事物沒有深刻的認知,受制于固有反應模式,又缺乏行動的能量和勇氣時,我們就迷茫了,被困住了。

翻盤的良機

深陷困局,處于低谷時,能夠靜下心來徹底反思,是我們洗心革面,實現翻盤的良機。迷茫孕育著機會,迷茫是為了我們更好地縱身一躍。

在失業的迷茫中,我平靜了下來,重新思考了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最終決定進入互聯網行業,這才有了我后來的創業機會。創業后我遭遇過重大打擊(最大的客戶離開),我在復盤后重新調整了方向,找到了新的業務方向,最終當年的業績不僅沒有下滑,反而翻了一番。嚴重的口吃,讓我更愿意靜下來聆聽別人,也讓我更堅定了練好表達的信念。

古語云:物極必反。每個人生低谷都孕育著機會,每次迷茫都恰恰是我們翻盤的良機。從混亂(迷茫)走向有序,也是生命的核心動因之一。

生命以負熵存在

電腦桌面幾天不整理,你會發現它已面目全非;衣柜數月不清理,則會亂成一團。所有事物似乎都在趨于混亂,這正是物理學上著名的熵增原理,即一個孤立系統,總是趨于混亂和無序狀態(即熵增)。

我們的情緒、狀態也是如此,它們會趨于混亂和迷茫狀態。著名物理學家薛定諤在《生命是什么》一書中指出,生命以“負熵”為生。我們可以將這句話簡單理解為:人活著就是一個不斷穿越迷茫,減少混亂,重建秩序的過程。

至于如何穿越迷茫、減少混亂、重建秩序,薛定諤沒有給出具體答案。在本章,我將用親身經歷及大量訪談、閱讀和思考,為你提供一些穿越迷茫、減少混亂、重建秩序的方法。

穿越迷茫、減少混亂、重建秩序

現在我們知道了,迷茫并不可怕,每個人都會遭遇迷茫,人非生而清醒。造成迷茫的原因,是不懂、不動和不敢。好消息是,每次迷茫,都孕育著翻盤的機會。我們知道生命的核心動因就是要不斷穿越迷茫,減少混亂,重建秩序。那又該如何重建秩序,尋找翻盤的機會呢?以下3點,是我從眾多優秀人物身上學到的方法,也是幫助我穿越了一段段迷茫期的“法寶”。

停車反思,升級認知

我們的人生就如一場探險旅行,有的時候我們一路坦途,開車不費勁,也無須太多思考,甚至駕駛技術差一點也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是當遇到有迷霧的岔路口,或是車子陷入泥潭無法自拔時,我們不應盲目前行,而應該停下來,查清原因,認真反思:到底是導航失靈了,還是操作技術的問題?同時,我們還應該保持開放態度,詢問那些經歷無數險阻、有經驗的司機,向他們請教經驗。每次迷茫,停下來、靜下來后的反省學習,都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前行。

上文講到了我那位想創業的朋友,他也迷茫、糾結了一段時間。當他靜下來,審慎思考了一段時間后,他發現自己并不適合創業:一是因為孩子還小,他希望多點時間陪伴家人;二是他需要穩定的工資來養家;三是因為創業的項目是他沒有接觸過的,需要投入時間成本,風險較大。在這個時候,他了解到他所在的公司正在孵化一個新的創業項目,可以用到他之前10多年累積的經驗,而且公司還提供資金支持,于是他果斷加入了該項目。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迷茫是因為沒想清楚,想清楚了就不迷茫了。想清楚的過程,就是不斷迭代升級認知的過程。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以開放的態度,向更多有經驗的人請教也是極為重要的。

用行動擊敗迷茫

有些迷茫,單靠想象是走不出去的。只有靠主動、行動才能擊敗它。

小時候,我對別人能快速復原魔方感到驚奇,嘗試一番后,覺得自己很難復原一個魔方。魔方于我,可能是一個永遠的謎。有一天,我看到一個教學視頻,于是花了差不多半天時間,從第一塊到第一層、到第二層、到第三層,一步步,慢慢照著視頻的步驟操作,竟然復原了一個完整魔方。

滑板也一樣,我之前覺得那些炫酷的滑板只屬于年輕人,我是不可能學會怎么玩的,因為那時我都已經40歲了。在學會拼魔方后,我買了一個陸地沖浪板,并練習了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我竟然可以滑行漂移起來了,感覺還是很棒的。

事實上,任何技巧性的事情,只要稍加用心學習實踐,皆可能做好,甚至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也同樣如此!行動起來,有些迷茫就消散了,而且還能給生命帶來美好的體驗,就像復原魔方,就像滑滑板。

看到恐懼,正視它、擊敗它

很多年前,我的口吃十分嚴重,導致我在表達上極度迷茫和自卑。后來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就讀時,我很想嘗試班委競選,但每個競選人都要做3分鐘競選演講的要求難住了我。參加競選演講的同學們個個講得條理清晰、抑揚頓挫、聲情并茂。輪到我時,我一上臺就結結巴巴、緊張到忘詞,那一刻我羞愧難當,真想找個地縫鉆進去。也是在那一刻,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那次失敗的演講給了我一個重要的啟示(禮物),令我在認知上產生了一個重大突破:是不敢表達限制了自己的表達,是過于在乎他人的評價讓自己不敢表達,是缺乏刻意練習讓口吃毫無改善。我堅信,我只要敢于表達、不過于在乎他人的評價,通過刻意練習,一定可以改掉口吃,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為了克服口吃,我開始系統地學習表達:從發音、語氣、語調到手勢、節奏和內容。我參加了一個演講俱樂部,積極上臺發言,不再懼怕他人的目光和評價。我把一篇演講稿改了一遍又一遍,然后自己對著鏡子練習數十遍,把演講錄音,聽聽哪些地方卡住了,為什么會卡住(緊張和激動是重要原因),然后逐步完善演講。

短視頻和直播興起后,我又嘗試利用這些新媒體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一條一分鐘的視頻,我拍了數十次,忙碌了整整一個晚上,才將它發到網上,結果竟然獲得了過萬的觀看量和數百個點贊。這件事情完全出乎我的意料。這個正反饋又不斷推動我更努力地鍛煉表達能力。后來,我參加了一個演講比賽,還在比賽中獲得了冠軍。

誰又能想到,這個曾經那么恐懼表達的人、這個極度內向的口吃者,只用了一年的時間,竟然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現在,我對自己的表達能力越來越自信了。“不敢”是一種心理限制,只要你正視恐懼,勇敢挑戰,就會擊敗它,進而從迷茫逐步走向有序,實現自我突破。

現在你懂得了,迷茫并不可怕,其中往往還蘊含著機會。只要你愿意停下來反思,改變對事物的已有認知,打破內心的恐懼,有勇氣行動,你總會從無序和混亂中走出來,穿越迷茫和低谷,把人生的“負資產”轉變成“正資產”,實現翻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汇区| 清镇市| 阳东县| 天门市| 托克逊县| 泰兴市| 屯门区| 略阳县| 长宁县| 金昌市| 友谊县| 江阴市| 鄂伦春自治旗| 化隆| 柳河县| 东乡族自治县| 梁平县| 梁平县| 清水河县| 洪江市| 内乡县| 南华县| 丁青县| 新余市| 沧州市| 张掖市| 疏勒县| 拉萨市| 朝阳区| 阳朔县| 龙岩市| 务川| 叙永县| 清丰县| 澎湖县| 成武县| 南安市| 酒泉市| 襄垣县| 南澳县| 阿图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