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張口就是殺頭啊!
- 帶著倉庫回大唐,李二樂麻了
- 華燈初上1
- 2258字
- 2023-10-09 00:50:00
在看到李世民的那一刻,李承乾頓時錯愕,父皇為什么會在這里?
他下意識地就想站起身來行禮,卻被李世民按住了。
“呵呵,小郎君,我倒是很想聽聽你對于陛下是如何評價的,我對陛下很是了解,他絕不會因為這些事情去刻意降罪于人的。”
嗯?
李承乾猛地抬起頭看向李世民,不對啊,您不就是陛下嘛,父皇您知道您在說什么嗎?
可旋即他理解了,林恒此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陛下的身份,就像不知道自己的太子身份一樣!
事實也的確如此,林恒見到李世民之后,臉上也露出笑容,起身拱手:“見過李先生,不承想又是碰上了。”
“也算是一樁巧事了,今日正好在這里吃飯,就碰上了,剛剛那些話我也聽到了,說得很好。”
林恒呵呵一笑:“隨口一說罷了,來李先生,來根華子!”
李世民笑道:“那我就不客氣了!”
接過華子,李世民落座,林恒看向李承乾問道:“光喝酒了忘了問,李兄你來跟不?”
“華子?”
李承乾一眼就認出來了,畢竟這可是前些天讓自己丟了丑的華子啊!
他還當是個美女呢,后來得知之后簡直哭笑不得。
因為這件事,李承乾對華子格外抵觸,二話不說就拒絕了。
“不了,謝了!”
這玩意,他可不想碰,見都不想見到啊!
不過這華子,父皇居然也是從林恒這里得來的?
此刻李世民恰著華子,感慨道:“自武德年開始,這十幾年,都是沒人敢去議論隋煬帝的功過,都是一些尖酸刻薄的話語,今日聽你一言,簡直醍醐灌頂。”
林恒搖了搖頭,呵呵笑道:“李先生言重了,不過是酒后胡言罷了一個人的是非功過,自然要從各方面去評說。”
李世民點點頭:“剛剛聽你二人說到了當今陛下,陛下如何,我倒是想聽一聽。”
林恒疑惑看向二人,畢竟若是陌生人的話,根本不可能去做出剛剛的舉動,大唐長安,你喊別人一聲兄弟,人家都能罵你兩句的。
“敢問二位是什么關系?”
李世民瞅了瞅李承乾,那樣子似乎是在說你有沒有暴露自己的太子身份,若是暴露了,我的身份也曝光了。
儼然是把話語權交給了李承乾。
他無奈道:“是在下的父親.......”
林恒驚訝道:“天底下還有這么巧的事情,前些天我爹被陛下入獄,還是靠著李先生才把我爹救出來呢,那今天這頓飯絕對不能你請了,我來請客!”
李世民在一旁已經有些著急了:“小郎君,你就別老扯開話題了,這都兩次了,也該說了吧!”
林恒嘆了口氣:“二人莫要害苦了我啊,這不是逼著我走絕路嘛!”
他都已經嘗試性地兩次繞開話題了,意思就是不想說,還出言拒絕了一次,怎么還咄咄逼人呢?
老李你不聽不得勁是吧!
李世民很嚴肅地搖了搖頭:“陛下高居廟堂,尤其是現如今,每天政務頗多,很難到民間體察名聲,得不到民間最真實的評價。”
“我對陛下最為了解,他生性寬厚仁德、胸襟豁達,定然不會因此對你下手的,況且我又不會去告刁狀?”
見此,林恒有些無奈道:“我也相信李先生,既然如此,那就說說吧,其實也就是我的個人意見。”
李世民點了點頭,而后問道:“那你覺得如今陛下如何,畢竟,這位可是得位不正。”
李世民很顯然地說出了得位不正這四個字,畢竟之前舉國上下,滿朝文武都知道太子是他大哥李建成,他也的確是弒兄硬生生搶來的王位。
不過以他的胸襟,和貞觀六年以來取得的成就,他不至于遮掩這件事情,但還是很希望知道自己在平民老百姓的嘴里,他是什么樣子的。
李世民權當自己是來民間走訪了,聊得自然是百無禁忌,可林恒不同啊,這玩意是禁忌,誰敢說啊!
林恒哭笑不得:“李先生這一上來問的就是要殺頭啊,敢情你這當爹的一點都不為兒女考慮?”
可你眼前之人就是陛下啊,這是陛下在問你啊!
李承乾也是不知道說些什么了。
李世民嘴角一抽,自己在民間就這聲譽?只是議論一下就要禍及家人?
就算是玄武門之變的時候,自己也只是把該殺之人殺了,他們的妻子兒女都放過了,當然,皇族的那些除外,
而且當政之后,李世民也從未做過暴虐殺人的舉動,就是林恒他爹林堂清在朝堂上罵自己昏君,那他還是想方設法地不砍他,后面誅九族那是林堂清主動要求的,后來不也放了嗎?
不過這話都問出口了,怎么可能讓林恒又縮回去,往小了說自己面子丟了,往大了說就是阻塞言路,他李世民可是要當千古一帝的人,怎么可能做出這種事情來?
“小郎君,你父親那日在朝堂之上都快把陛下說成幽王廢帝一般的人物了,陛下不還是最后赦免了你父親嗎?”
“況且這里面,也只有我們父子二人,還是說你信不過我倆?”
得了,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這要是不說說,估計交情就砸了。
林恒無奈說道:“那就先說說陛下地位不正的問題,在我看來,這其實不算什么。”
二人有些驚訝地看向林恒,地位不正都不算什么?
這不能以輕重去論處的,殺兄奪位,這都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是要被戳一輩子脊梁骨的事情,死了也會被后人議論!
居然到了林恒這里,變得不嚴重了?
林恒隨之笑道:“百姓們其實不在意誰當皇帝,畢竟皇室是誰跟他們有什么關系?”
“只要這做皇帝的寬厚愛民,那他就是好皇帝,百姓們愛戴,史官最后也會淡化這方面的描寫,而更多地去書寫這位皇帝的道德仁厚。”
“就拿我們的陛下舉例,大興科舉,重新將隋朝制度拿出發揚光大,為寒門士子、平民提供了突破階級的機會,乃是千古壯舉。”
“而后又是率兵攻打突厥,一統天下萬國來朝,將囂張了幾十年的草原人打得服服帖帖,前朝的那幾個皇帝,有哪個做到了?”
“最關鍵的,便是仁厚愛民,減少徭役發展名聲,如今又創造了這盛世大唐,從哪方面來說,陛下的成就都大過自己的過失,所以于我而言,如今的陛下,是極好的。”
李世民長舒了一口氣,心底的那塊大石頭也是落下了。
只要仁厚對待人民,就不會有人去苛責他皇位的問題嗎?
他眼中忽然閃過一絲光芒,帶著睥睨天下的氣勢。
他會讓后人,更多地去評說自己的功績,而非過失!
這千古一帝,他李世民做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