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狼騎一斥候來報,敵軍距離此地不足十里。
呂布起身說道“準備做戰吧。”
狼騎眾人逐漸起身,雖然動作有些拖拉但是眼睛中的戰意卻是做不了假的。
秦瓊說道“呂將軍此戰由我雁門軍打先鋒吧?!?
呂布本想拒絕,但是看著身后狼騎疲憊的樣子又說不出什么。
秦瓊笑了笑“呂將軍待我破他們前面前軍,你在率狼騎來援便可?!?
秦瓊手持“虎頭鎏金槍”,背掛“四棱金裝锏”,頭戴“亮銀盔”,身披“黑玄重甲”,騎乘忽雷駁,一馬當前沖在最前,左手邊是一少年,名為張遼,字文遠,乃是秦瓊在軍中發現的好苗子,右手是一面色堅毅的青年,名高順。
張遼看著眼前的數萬大軍,手心里都是汗水,雖然他也見過了血,但是這種大規模騎兵戰他還是第一次見,想到這張遼握了握手中的天狼嘯月刀。
相比張遼的緊張,高順要好很多,并沒有緊張,反而心中有些激動。
秦瓊笑道“文遠,你率領騎兵去吧,我來破陣?!?
張遼想說什么,但又說不出來,他有自知之明他的武藝差秦瓊不止一籌。
秦瓊親率八百悍卒開始破陣,人馬皆披甲,持鐵槍,跨戰刀直撞楊元贊前軍陣型,重甲鐵騎撞普通步卒陣型就是一片到的屠殺,鐵騎撞入步卒軍陣,揚起了一片血花。
秦瓊率軍一鼓作氣鑿穿前軍三萬步卒,秦瓊想繞過中軍在次沖陣,卻被楊元贊一萬親軍騎兵攔住了去路,秦瓊高舉長槍爆喝一聲“隨我破敵?!?
身后僅剩六百悍卒同時高舉長槍嘴里同樣喝道“破敵?!?
呂布看著秦瓊第二次沖陣,對著魏續說道“等秦將軍鑿穿這支騎兵我們就出擊。”
另一片戰場尉遲恭與齊當國已經與四萬精銳騎兵血戰兩個時辰,從互相鑿陣,在到下馬步戰。
鐵鎏蠡在怎么勸自己大局為重也狠不下心就這樣等那一萬鐵浮屠抵達戰場,鐵鎏蠡手握長槊對袁左宗說道“我先行一步?!?
袁左宗本想說大局為重,但是看著不遠處一萬一千人,到現在只剩不到四千,也說不出什么了。
鐵鎏蠡來到“北疆鐵騎”處,說道“上馬,披甲。”
一柱香時間,三千人,人馬皆披甲,持長槍,并沒有其他的裝備,因為重甲鐵騎沒有步戰的機會,在雙方大規模騎兵作戰落馬就等于已經死了,哪怕是重甲鐵騎。
尉遲敬德三次互相鑿陣,殺敵二百余,下馬步戰之后殺敵百余,此時已經渾身浴血,齊當國相對來說就有些慘了,鎧甲破碎,身中兩箭,步戰到現在已經搖搖欲墜了,尉遲敬德看了看齊當國苦笑了下“齊憨子,跟我來這是不是后悔了?!?
齊當國勉強的笑了笑“尉遲黑子,別說喪氣話,我一直相信我們能贏?!?
尉遲敬德心里苦笑了下,還有一萬鐵浮屠沒出動,他們后手只有兩支三千人的重甲鐵騎,還有五千輕騎,要是有任何一支來援他們,那剩下的想攔住一萬鐵浮屠就難了。
果然,壞消息一個接一個,鐵鎏蠡率三千“北疆鐵騎”來了,同時一陣悶雷聲從遠處傳來,尉遲敬德抬頭看去,一萬鐵浮屠也來了。
袁左宗當機立斷,率三千大雪龍騎去阻攔。
同時陳芝豹的五千白羽輕騎也抵達戰場。
金兀術看著眼前慘烈的戰場,說道“沖鋒,破敵?!?
鐵鎏蠡本想去援助尉遲敬德的,但是“鐵浮屠”也抵達戰場,鐵鎏蠡便去迎敵“鐵浮屠”,就是這樣的一個決定,讓一萬“鐵浮屠”慘敗。
重甲鐵騎就是一錘子買賣,要是沒辦法一次沖鋒擊潰敵軍,想要第二次沖鋒人還有力氣,戰馬也沒力氣了。
“北疆鐵騎”與“鐵浮屠”同時對沖,雙方皆是一沖而過,“鐵浮屠”損失兩千余人,而“北疆鐵騎”損失不過七百。
又是一陣馬蹄聲,鐵鎏蠡看去,“大雪龍騎”來了。
袁左宗見“鐵浮屠”一次沖鋒后,陣型還沒列好,便接決定,直沖他們中軍處,結果,結果就是鐵浮屠潰不成軍,戰馬連正常奔騰都沒力氣,更別說對敵了。
陳芝豹去救援尉遲敬德,尉遲敬德帶著重傷的齊當國與剩下的三千余人撤離戰場,因為接下來不需要他們了,鐵鎏蠡與袁左宗合兵一處,五千重甲鐵騎與陳芝豹的白羽輕騎換馬在戰,五千余重甲鐵騎一沖而過,鐵浮屠傷亡慘重,潰不成軍。
一個時辰后,這個戰場上立起了大大小小數坐京觀,三萬冬雷鐵騎,一萬柔然鐵騎,一萬鐵浮屠,回去的只有一萬冬雷鐵騎,千余柔然鐵騎,鐵浮屠更是只剩下三千余,可謂是損失慘重。
呂布這邊,秦瓊一鼓作氣鑿穿了三萬前軍后,開始二次鑿陣,直接將楊元贊一萬親軍鐵騎鑿穿,然后揚長而去,此時呂布率領狼騎直奔楊元贊中軍而去。
這片戰場后方,一支三千人的騎兵緩緩前行,距離戰場不足五里時同時下馬,披甲,換馬,等到這支騎兵批上甲胄,拿起大戟,就是天焱重騎軍。
楊元贊還在等鐵浮屠的支援,然后二人合力直接將這支騎兵全部吃掉,但是戰場的變化出乎了他的意料,因為他感覺到了大地的震動,這是重甲鐵騎開始沖鋒時才有的馬蹄聲,楊元贊現在想在后軍建立防御已經晚了,因為那支騎兵已經沖入了他的后軍,楊元贊帶著中軍一半兵力去后方建立防御工事,可惜壞消息又傳來了,大雪龍騎與北疆鐵騎還有五千白羽輕騎同時登場,由于先前大戰重甲的甲已經換成了普通甲胄,戰馬的甲也已經脫下,但是戰力還在,還有白羽輕騎在側騷擾,經過半日的激戰,楊元贊就此落幕,十二萬損失慘重,陸陸續續逃跑的只有萬余。
戰場上死人最快的不是攻城守城,鐵騎沖步卒,而是一方開始潰逃時的追殺,與一方破城后的屠城。
楊元贊率領的十二萬,僅剩萬余人逃跑,剩下的盡皆被斬首鑄京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