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劉伯溫的諫言,藩王改制
- 大明:從崩劉伯溫人設開始做紈绔
- 維度螞蟻
- 2169字
- 2023-09-25 07:47:25
“有解!”
“速速說來!”
劉伯溫將已經準備好的說辭,無疑就是之前玘兒給自己說的那些,全部給一五一十全盤托出,正是改良的藩王出鎮制度。
“陛下的分封藩王,也許可保一世之安,但卻不能永保江山不變,也許你的兒子不會造反,但是兒子的兒子呢?若有一統天下之決心,誰又愿意分封?臣以為就要從這里加以限制,限制是,為了更為恒久的穩定!”劉伯溫侃侃而談,都是那一日劉玘的所言所想。
朱元璋一聽,這老大不高興了,正要發怒。
卻見劉伯溫搶先一步!
截道:“陛下,你先別急,讓臣先急,臣急著說完!說完了,陛下再急也不晚。”
“說說說,就你聰明,你這是妄揣圣心,扔哪朝你都要掉腦袋!”朱元璋大手一揮,心底里惱怒,居然還陰陽怪氣他的藩王政策,雖然劉伯溫贊同了,自己很高興,但是誰曾想,這老小子一開口,還是說自己的政策不行?
倒要看看,他能改良成什么樣子!
如若不行,再責罰他也不遲!
思來想去后,朱元璋決定繼續聽劉伯溫進言。
“所以按照陛下原先的藩王出鎮分封的辦法不合適,也不適宜,肯定會尾大不掉,特別是宗藩俸祿,將會給后世百姓們巨大負擔,百姓何罪?天下蒼生何罪?卻要天下蒼生為陛下的子孫們買單?”
“劉伯溫,你大膽!”
“請恕,老臣直言!”
“咱真是早晚要被你給氣死!趕緊說,把你的屁給我通通放干凈!我看你是一肚子壞水,揶揄咱呢?”
“臣不敢!”劉伯溫手持官牌聳拉著肩,就站在那兒,一副眼觀鼻鼻觀心的樣子,拱手一拜后,那就是一副,什么也不怕了,但說無懼的,接著說:“微臣以為,開始就要改良,好比從根源上解決掉一些問題,那就將雪山之上的積雪從一開始減少。”
“根源上?”
“沒錯陛下,避免子子孫孫無窮盡給后世百姓們以負擔,最好的就是根據目前陛下分封的九大攘夷塞王,就單單這九位藩王分封出鎮就好,后世他們的子嗣,也只能有一位世子來繼承他們的藩王爵位,承擔鎮守邊塞的責任!
至于其他的龍子鳳孫們,皆不能享受宗藩俸祿,但可以給他們以田地王莊以養自身,不算大富,卻也安康無憂。
如此一來,大明真正享受宗藩俸祿,還有分封出鎮的藩王們,永遠也就只有這九王!”
朱元璋雖然不情愿,因為他不忍自己后代子孫們跟自己小時候一樣過苦日子。
但是劉伯溫所言,無疑就是解決宗藩俸祿的一個長期之道。
這樣一來,給后世的宗藩俸祿的財政壓力,也就不會太大。
九個攘夷塞王,都是自己直系的親兒子。
日后他們的繼承者也是自己的親孫子。
讓他們拱衛大明,似乎沒有任何問題。
朱元璋背著手來回在這一處御書房內踱步。
一時間,似也猶豫,但也被說服了。
見狀,了解朱元璋的劉伯溫,自然知道,陛下已經起心動念了!
所以趕緊就是順勢而為,為朱元璋繼續細細分析,“陛下,宗藩俸祿按照戶部諸位大人之前給陛下制定的意見,那就是分攤在朝廷中央,還有地方財政上的兩端,可為了節省戶部國庫國帑,地方財政所占比過大!
這也是因為我朝沿用前朝一項截留的財政制度,為的就是解決地方,急需要用錢的問題,但是如果按照原先陛下的宗藩俸祿來看,子孫越來越多,這地方財政也就會越來越吃緊,若是天下動亂,中央財政緊張時,按制要從地方起運‘存留’。
可真到那個時候,地方恐怕為了每年支付龐大的宗藩俸祿,那是一分也掏不出了!——間接也影響了中央財政!”
“會這么嚴重?”朱元璋有些悶悶不樂,對于子孫們,他是有私心的。
但是為了大明江山,自己的私心,似乎要自我限制一番。
“陛下,且試想一番,若按照原先陛下欽定的那個藩王分封制度,百年后,藩王宗室的成員肯定有達接近百萬之眾,國家那個時候,肯定要耗費大量財稅,還有糧食來養這些人,可這些龍孫們又不納稅給國家,一面還吃著國家,一面又與民爭利……”
見朱元璋神情越發不悅,劉伯溫停頓片刻,話到嘴邊,還是猶豫了一刻,但也一咬牙,躬身一拜,袒露直言:“這比藩王割據還要嚴重百倍千倍!所以,九王,最為合適!”
“咱知道了!”朱元璋沉聲一嘆,轉過身來,直視著劉伯溫,一時間覺得,沒有將他給趕回家是極其正確的!
他才是為大明殫精竭慮的好臣子!
瞧著劉伯溫,朱元璋此時也不隱瞞了,干脆說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伯溫,可咱也有私心,我不想我的子孫們太苦!你愿意看到,你的孫兒們過苦日子嗎?”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陛下!”劉伯溫微微一笑,點頭表示理解,也盯著眼前猶如一個很是無助老人一樣的陛下,毅然道:“但,你是陛下,你是老臣這一生最為敬仰的圣上,自私創造無私,這才是一個圣君該做的!需知陛下原策,就是揚湯止沸,飲鴆止渴!”
一言一句,無不在敲打著朱元璋。
更在不斷叩問著,朱元璋的內心!
這些話,都是劉玘交付過的。
劉玘對于朱元璋的拿捏,可以說是十分精準了。
有些話若是劉玘自己來面對朱元璋來說,那就是死路一條。
但讓自己老爹劉伯溫來說,那就是九死一生,尚有生機。
這是一次賭博!
但顯然劉玘賭贏了。
朱元璋是苦出身,有些東西是烙印在骨子里的。
做老朱的家的后人,確實是無比享受。
朱家子孫們都得感謝他們這位祖爺爺。
“伯溫,咱知道了!”
“呵呵,陛下,其實就單單把朝廷跟天下拿開,就拿如果說,陛下只是一個富庶的民間人家好了!”劉伯溫就跟一個老友嘮家常一樣,話鋒一轉,改了一個話頭,臉上笑呵呵說。
朱元璋好奇的看著自己老友,這個臣子,也安靜的聽著。
“臣的孩兒,就是小兒子劉玘,曾經臣問過他,臣有一天辭官養老后,給他留多少錢財合適,按理說,我家這個紈绔那肯定越多越好了!誰知道,他反而回了臣一句——不能太多,少一點都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