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劉伯溫和朱元璋的極限拉扯
- 大明:從崩劉伯溫人設開始做紈绔
- 維度螞蟻
- 2010字
- 2023-09-24 07:41:59
劉伯溫靜候在承天門前。
往常日子,估計已經被召見了。
但今日,宮中來旨意,讓他等候一番。
說陛下正在謹身殿處理政務。
要他就在承天門前候著。
連端門跟午門都不讓進。
劉伯溫嘴角苦笑,今日來的時候,自己那個小兒子就說過。
一切要聽從之前他所言的來行事答話。
陛下今日肯定會給他吃點閉門羹。
但是也不會不見他。
果不其然,還真被自家這小兒子料中了。
不讓他在正陽門和洪武門前曬太陽已經很不錯了。
此時可是正午!
不然他這老胳膊老腿的一定受不了。
下朝的官員們,見劉伯溫侯在此處。
心中雖有蹊蹺,但也紛紛上來招呼。
問好不斷,同時也好奇,誠意伯多久回鄉。
畢竟劉伯溫要辭官歸隱的事情,已經是滿朝皆知。
就等陛下批準,賜金奉還了!
其中劉伯溫好友,同為浙東出身,現主修元史的宋濂。
瞧見老友,那是一臉驚愕!
趕忙就從人群之中將他拽到一邊,著急勸道:“伯溫,不要命了?要辭官就好好辭官,還來反對陛下新政,是嫌一只腳踏入黃土不夠,要整個人躺進去才樂得高興?害!慈悲難度自絕人!你就是那難勸的——該死鬼!”
望著眼前一代文宗,自己尤為佩服的儒門大學。
也是自己好友的宋濂。
劉伯溫看他那著急的樣子,笑道:“好友勿憂,今日來,誰說我是來反對陛下的?”
“那你?”
“呵呵,你且看看我這奏疏,以后你我還得繼續,同朝為官呢!”
說到這兒,劉伯溫從袖中取出早已備好的奏疏,望著眼前也越發蒼老的宋濂,也不由追憶起往昔。
“唉,可惜章兄跟葉兄不在了,否則你能再寫一篇同上江表!對了,你那東陽馬姓后生,今年還不科考?”
宋濂那是充耳不聞,奪過劉伯溫手中奏疏,就一番細細閱覽。
半響,神色大震!
“此策甚好!”
細細品讀后。
更是直言:“此策上奏陛下,定能喜得天顏一笑!”
劉伯溫正要好好借此炫耀一番,此策出自自己那紈绔子弟的小兒子之手。
卻不想遠處傳來一聲尖細的嚷喊:
“誠意伯?劉大人!劉伯溫大人?”
“不與你細說,好友,等我消息!”
劉伯溫搶回自己那被宋濂想要繼續細品的奏疏。
就朝著不遠處跑去,喊道:“高公公!這呢!”
……
謹身殿中。
鬢角已經微微泛白的朱元璋。
正端坐在朱紅龍案后的龍椅上。
一只手拿著吃過一半的燒餅。
一只手捧著王諱歐陽佑這群名儒們。
花了三年時間,民間搜采補充的一些元朝事跡。
《元史》是他洪武元年,就下詔宋濂主持撰修。
預期三年完工,今年是最后一年。
自然是上心不已。
而此時門外傳來的一聲通稟。
卻讓朱元璋眉頭一皺。
“陛下,誠意伯到了!已在華蓋殿候著?!?
“咱不是說午時過了,才讓他來的嗎?”
“已過了,陛下!”
“過了?那好,讓他自己過來見咱。”
“遵命!”
劉伯溫本在華蓋殿候著,這茶水還未喝上一杯。
又被叫到謹身殿。
今日這叫活受罪。
全被自家玘兒料中了!
劉伯溫一踏入謹身殿,就看到朱元璋已經坐在殿內上座。
一雙銳利的雙目,正細細的打量著他!
好似要看穿他整個人一樣!
朱元璋不過一個眼神,就能讓人心中掀起颶風。
不怒自威,天威赫赫!
“臣,劉伯溫,拜見陛下!”
“免禮,起來說話。”
“謝陛下!”
朱元璋上下好一陣打量起這劉伯溫來。
見他滿腦門的汗,倒也不想著揶揄他了。
開門見山問道:“咱不是讓你家中等候嗎?怎么還來上奏辭官?”
劉伯溫此時就跟變了一個人一樣。
先是拱手躬身作揖一拜,再直起身來,面對面望著高座的陛下,無比懊惱的樣子,答道:“臣啊,十分糊涂,這幾日一直都是魂不守舍的,也是好幾天沒有吃好飯了,這半夜里呀,更是驚醒數次,那叫一個日夜皆不能寐!”
劉伯溫此時的臉上確實很疲憊。
因為半夜他就起來了。
一大早,就等了將近半天。
說不疲憊那肯定是騙人的。
所以不用裝,配合他這話,真是入木三分!
讓人不由得不信。
朱元璋這就來了興趣,什么事情能讓劉伯溫跟丟了魂魄一樣?
這不前些日子,還敢在自己跟前,跟自己頂牛嗎?
怎么今日不見,就跟換了一個人一樣。
此時似乎也不再無欲無求!
更像是也知道“怕”了!
這可不像劉伯溫的作風!
“你劉伯溫,也有這種狼狽不堪的時候?那咱可就有興趣了,說來給咱好好聽聽,不會是因為,咱不讓你辭官歸隱,你上咱這跟前來演這一出吧?”
說著說著,朱元璋路上眉梢,猛然起身,指著劉伯溫就走到他跟前,道:“如果真是這樣,咱瞧不起你!是與不是?”
“?。勘菹抡f的是何道理?誤會了!誤會臣了!”
劉伯溫直接裝傻充愣,只字不提自己辭官歸隱。
有時候裝傻不是真傻,而是為了回避問題!
一聽居然不是!
那朱元璋就奇怪了。
又一陣觀察。
背著手咧嘴一笑:“呵,劉伯溫,你今日很不一樣,中邪了?”
“臣好著!還能為我大明鞠躬盡瘁,為陛下你效命盡忠。”
“不對勁!不對勁!劉伯溫,你很不對勁,咱覺得,你肯定有鬼!”
“咳咳,陛下多想了,臣是這幾日,專門為我大明測算了一番國運!”
簡單的一句話!
頓時讓整個謹身殿內。
瞬間安靜下來。
甚至朱元璋整個人都凝重了幾分。
也不笑了,表情十分嚴肅。
一個眼神,揮揮手。
門口的太監。
就趕緊將殿門給嘎吱一聲關上了。
朱元璋走到劉伯溫身前。
背過身去,望著殿內高懸的匾額。
——日月山河!
沉聲問:“國祚幾何?”
“不到三百年!”
只是這一句話。
整個大殿內,就沉寂了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