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登基
- 明末:洋鬼子被薅哭了
- 日月永明
- 2053字
- 2023-10-31 00:01:00
不過一日,數(shù)以千計的快馬,奔出京城,向著各地義軍所在地飛馳。
將朝廷的命令,調(diào)令,委任狀,送到各地。
義軍數(shù)量過多,即便是原籍落戶,成立百戶所,千戶所,徐毅也是從中遣散了四萬人,返回原籍,而被徐毅拿出來,要給瓜分的,先驅(qū)便是駱養(yǎng)性部。
拿駱養(yǎng)性開刀,也是徐毅喜聞樂見的。
其部七千余人,全數(shù)被整編,分別充入?yún)侨穑偅煲悖说年犖橹校v然徐毅再不想分這塊蛋糕,卻也沒有辦法。
吃相太難看,不好!
容易適得其反。
至于駱養(yǎng)性,徐毅可沒有策反他,更沒有給他承諾什么,是他自己跳出來的,當(dāng)初投降清軍的時候,也是他自己跳出來的。
駱養(yǎng)性部,被整編充入三大部后,他也被同樣被原地革職。
至于反抗…
抱歉,天津衛(wèi)距離順天,快馬半日便至,順天駐扎的吳三桂的關(guān)寧鐵騎,駱養(yǎng)性敢造反?那是白給吳三桂送軍功啊。
三人瓜分了駱養(yǎng)性的軍隊,對于徐毅針對義軍的安排,倒是沒有微詞,反倒是姜鑲,帶來的數(shù)萬軍隊中,有三萬義軍,同樣,被遣散的居多,但為了安撫姜鑲,徐毅將沒有遣散的一萬三千人,組成兩個衛(wèi),仍歸姜鑲。
雖然在人數(shù)上,姜鑲的軍隊,傷筋動骨,但留下來的,卻也都是精壯,稍加訓(xùn)練,定是一支可戰(zhàn)精兵。
而這一次,對各地義軍的定性,遣散,收編,徐毅的隊伍,從入關(guān)時的兩萬人,迅速擴張到五萬六千人,整整十個衛(wèi)的編制。
自然,吳三桂不算關(guān)寧鐵騎,也擴軍了兩萬八千人,五個衛(wèi)的編制。
姜鑲同樣如此,但因為他本身就是帶著義軍過多,導(dǎo)致他在最后,留在京城的軍隊,所有算上,只剩下了七個衛(wèi)的編制。
而三晉之地的安排,主要以安撫,收編為主,找十個相近的義軍,原地整編成一個千戶,駐扎郡縣,一切官職,同朝廷原部。
整個三晉,義軍若是安排完后,保留三十二個千戶所,計上姜鑲部剩下的七個衛(wèi),三晉一地就要七萬軍隊。自然,按照理論上說,三晉之地保留的三十二個義軍千戶所,歸屬于朝廷統(tǒng)一節(jié)制。
姜鑲所能節(jié)制的,仍舊是他本部的七個衛(wèi)。
至于謝遷部及齊魯義軍,徐毅將謝遷部改為一衛(wèi),定員五千六百人,歸錦城的趙肖節(jié)制,其余各地義軍,如同三晉的操作方法一般,但齊魯只留下了八個千戶所。
如此一來,從地圖上看,徐毅已經(jīng)控制了關(guān)寧錦及泰山以東的地區(qū),軍隊超過十三萬人。
忙碌了數(shù)日,各地義軍趨于穩(wěn)定,在朱慈烺下詔后,原本賦閑在家的許多身居功名之人,相繼出任,各地縣令。
不知不覺,時間,來到了正月初四。
宣武元年,正月初四。
萬歲山。
就在那棵歪脖子樹前,朱慈烺并沒有登到高處,祭天儀式,異常繁瑣,登基更是如此,而朱慈烺登基時,甚至連一件像樣的龍袍都找不到。
可想而知,都已經(jīng)窮到什么層度。
整個京畿的財富,被清軍洗劫一空,毫不為過。
“父皇,無論付出什么代價,孩兒一定會光復(fù)大明,不使祖宗蒙羞。”
跪在歪脖樹前,朱慈烺心中暗暗發(fā)誓,光復(fù)大明,那是他的夙愿。
登基大典,異常繁瑣,但因為順天破敗,武將只有徐毅,吳三桂,姜鑲?cè)耍溆辔鋵ⅲ允菑娜说能婈犞校檫x的一些千戶撐場面。
至于文臣,說來也可笑,除了一個劉宗周,所有文臣,都來自三人軍中幕僚。
事急從權(quán),一切從簡,礙于錢糧短缺,朱慈烺也不敢大肆鋪張,先祭拜了先帝后,又來到長陵,一圈下來,除了先帝的陵,未曾拜謁外,其余十二座明皇陵,一一走過。
最后,離開皇陵,返回承天門時,一副巨大的太祖高皇帝畫像,懸掛在承天門上,朱慈烺當(dāng)先一步,先行跪拜,其后便是從左到右,徐毅,吳三桂,姜鑲?cè)恕?
承天門外,文臣武將,活命百姓,朝著太祖皇帝畫像三拜九叩,至此,朱慈烺那簡單到令人發(fā)指的登基儀式,算是完成了。
孤身一人進了承天門,朱慈烺腳步很慢,但內(nèi)心卻異常躁動不安,上了城墻,站在承天門上,而在承天門外的文臣武將,面朝承天門,對新的君王,三拜九叩,三呼萬歲。
儀式結(jié)束后,徐毅,吳三桂,姜鑲,率先入宮。
走到承天門大門前,吳三桂突然停住了腳步道:“劉大人,這順天的政事,還要您老人家多多費心。”
“本官自然會為陛下分憂,不像某些人!”劉宗周橫挑鼻子豎挑眼,對吳三桂的感官,那可謂是異常的不好。
吳三桂只是輕聲笑了笑,并未在意,接過話茬,徐毅開口道:“劉大人,順天民生內(nèi)政,繁瑣異常,可萬萬離不開大人,此次入宮,主商軍事,劉大人是文臣,還是不要參與了、”
吳三桂沒有直言,徐毅倒是無所謂,現(xiàn)在他們的憤怒點都在吳三桂這個反復(fù)無常的漢奸身上,可徐毅知道,要不了多久,天下對他的罵聲,會遠遠超過吳三桂。
吳三桂只是引清軍入關(guān),徐毅呢?徐毅掌權(quán),可是要對大地主動手的,明知道不是一路人,自然無需客氣什么。
更何況,這幾日和吳三桂,姜鑲接觸之后,徐毅越發(fā)感覺,軍隊給自己帶來的安全感,那是一切的根本,權(quán)力的來源。
朱慈烺…說實話,他也就比漢獻帝強了一些,至少他的面前,不是只有徐毅一個人。
徐毅自然也想挾天子以令不臣,可他著實沒底氣去和清軍硬碰硬,分化瓦解拉攏,吳三桂這樣的軍閥,是一定要拉攏的。
哪怕他做的再過分,人家手里的軍隊,目前就不是徐毅能對付的。
在來到山海關(guān)之后,徐毅就知道,山海關(guān),守不住,最多只能起到拖延,清軍破城,是早晚的問題,如果不是朱慈烺的出現(xiàn),吳三桂的首鼠兩端,現(xiàn)在的徐毅,還在山海關(guān)整軍準(zhǔn)備拼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