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城之后十分忙碌,修繕,安撫,良田,庫存,民生等等一系列的工作都擺在面前,張飛只弄了一天就感覺焦頭爛額。
忙里偷閑不由感嘆還是統兵打仗痛快,治理內政這些事情還是得找擅長的人來辦,目前來看唯有糜竺可擔此任。
古城已得,芒碭山那邊就無需再留,派人去請糜竺,順道把那邊的糧草輜重一并運到城里。
一壇子酒下肚張飛感覺剛剛好。
正想迷瞪一會,就聽外邊有人稟報說范疆有事求見。
“拜見將軍。”
“何事?”
“那伯長裴遠竟私自將俘虜留在了他的麾下,如此無視軍規簡直膽大妄為!”
“此事昨晚俺就知曉,裴遠多次立功,出謀劃策,挺身犯險助俺打下城池,為彰其功勞俺特準他以后可以自主招募和收編俘虜。你有意見?”
一聽是得到張飛許可,范疆心中更加嫉妒。
“小人不敢,只是這從未有過先例,恐怕軍中同僚會有意見。”
“哼,誰敢!”張飛圓眼一瞪心說有意見的只怕是你吧。
范疆和張達二人早就被封為校尉,可當時張飛麾下僅有千人,怎么可能給他倆足夠的編制,兩人各自統兵不過一百五十余人,此戰之后也只是擴編到了兩百人而已,跟裴遠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所以范疆今天是專為針對裴遠而來,可惜撞到了鋼板上。
“我軍現處微弱,你等若能給俺獻策也打下一座城池來,到時定少不了重賞,若是沒本事就休要嫉妒他人!”張飛不喜背后搞小動作的人,說話的語氣也變的愈加嚴厲。
范疆汗如雨下,連說不敢。
“還有那裴遠雖是伯長卻直接聽令與俺,你等無權指使調用。”
“小人記住了。”
將范疆攆走,張飛又開了一壇酒猛灌幾口。
“嘿嘿,沒想到還真叫那小子鉆了空子,要不是因為糜芳晚到半步,哪會叫他帶走那些俘虜。”
一想到此事張飛是又氣又樂。
原來昨晚破城之后糜芳帶人直撲太守府,守在那里的王曠得知城破兄長被殺,嚇的六神無主,帶著手下匆忙逃出了太守府。
可是外邊到處都是兵馬,他想突圍逃出城外顯然是不可能。
人在絕望的時候就會亂投醫,他記起兄長王翔曾說廖化武力高強,于是就準備去找廖化匯合共商突圍之計。
此時的王曠并不知曉廖化是詐降,帶著人直奔那處院子,卻只見萬達和三十幾人在此。
剛走到近前想要詢問廖化在哪,就被刀槍架在了脖子上。
萬達威脅他下令手下扔掉武器投降。
一開始王曠見對面人少,心中還暗暗盤算著如何脫身,可是很快院子外邊就又來了兩隊人馬。
這下徹底沒有逃的希望了,王曠趕緊下令投降。
來人正是裴遠和糜芳,二人幾乎同時領兵趕到,瞧見院子里的情況裴遠當場高興壞了。
于是找到糜芳說明緣由,請他將這些俘虜交由自己處理。
糜芳一聽他有張飛的許可,而且之前討論攻城的時候裴遠很懂處世之道,將所獻之計說成是得到了他的啟發,這叫糜芳當眾光彩了一把,于是決定送他這個人情。
等人走后裴遠趕緊關上大門,看著趴在地上的兩百多俘虜他雙眼冒光。
為了盡快收編這些人,他決定當場殺了王曠以此立威,并宣布從今以后誰敢有異心便與王曠一般下場,場下無人敢動紛紛表示愿意效忠。
特殊時期用特殊手段,要怪就怪王曠寂寂無名,而且他的兄長王翔是被張飛所殺,裴遠肯定不能留他性命。
當裴遠拎著人頭,領著俘虜,樂呵樂呵的來前報到的時候,張飛恨不得給他兩拳。
然而金口一開豈能改口,只能由他,不過張飛認為這次是裴遠的運氣好而已,想要晉升校尉還差的遠那。
又喝幾口困意再次來襲,張飛剛想回屋躺下,卻聽外邊又有人來。
這次前來求見的是張達。
“你又是為何而來?”
“回稟將軍,那裴遠膽敢擅自帶兵出城,如此無視軍法罪該重罰!”
“哦這事啊,那裴遠并非擅自出城,而是接下了處理尸體的任務。”
張飛有點不耐煩的擺擺手,可那張達卻不識趣,又說:“既然是任務在身就該依規去辦,可有人看到他在搞……為那啥士送行,獻花環這些詭異之事,更可疑的是他還當眾把賊將王翔、王曠安葬,似有通敵之嫌!”
“休要胡言!”張飛一拍案幾。
厲聲說道:“給烈士送行獻花乃是為了提高士卒榮譽感和忠誠,把將賊將安葬是為了籠絡俘虜之心,這些裴遠早已提前報備,雖然此法俺并不贊同,但是統御手下各有各法,而你未經查明便妄加猜測實乃小人行徑也!再敢亂言,某必鞭之!”
一看張飛取出了鞭子,張達趕緊跪地求饒。
“將軍息怒,屬下知錯了。”
同時心中暗自警醒,以后可不敢在張飛喝酒的時候求見,稍有不慎可能就會有皮肉之災。
張達灰溜溜的離開,而張飛再也沒了困意。
“這個小遠子盡弄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把尸體隨便挖個坑埋了就算了事,卻非要搞什么……瞻仰烈士。俺知道有烈女,但這烈士還能指死人倒是頭回聽說。還有那啥花環……究竟是怎樣個獻法?”
春風微暖荒野上遍地是野花,然而最鮮艷的還是裴遠手中的花環,同樣是野花編造而成,但是當花環被賦予了一種精神屬性,就變的意義非凡。
“伍長廖忠,臨危不退,視死如歸,當配三枚花環!”
三百五十名士卒列隊而立,裴遠手捧三枚花環繞隊伍一周,最后親手放在廖忠的墳上。
接著他又宣布,“士兵鄭順,為救上官,挺身而出,勇敢就義,當配兩枚花環!”
裴遠再次繞行一周,親手獻上花環。
全體士卒都瞧在眼里,雖然大部分人并不能理解,但是如此莊嚴肅穆的場面還是叫人感觸良多。
而且此事已被裴遠定為本部軍規,將來戰死有功者才配有此榮譽。
此條軍規現在可能看不出太多效果,但裴遠相信只要一直做下去,遲早可以凝聚出軍魂。
當然除了精神上的榮譽外,每一枚花環還代表著三石糧食。
三枚花環就等于千斤,這些糧食會送到烈士家中,可保其家人兩年不挨餓。
亂世之中能有這樣的保障,絕對值得為其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