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文理全才張衡

仰望星空,好奇心一念通天

天才罕有,但如果要從瑰麗輝煌的中國五千年文明中去找,并不難。可如果要說“全才”,那即便是放到古今中外去搜羅,也是寥若晨星了。

東漢時期,有這么一位人物,用“天才”去稱呼他,也不足以評價他的資質和成就,因為他的身份橫跨了天文學家、數學家、文學家、地理學家和發明家。

他便是那位“數星星的孩子”——張衡。

張衡出生于公元78年的河南南陽,祖父張堪曾任太守,以高風亮節名垂青史。

跟許多小孩一樣,張衡從小就有強烈的好奇心。然而不同的是,對于這些心中的疑惑,張衡總要尋根究底,一直追問到水落石出才肯罷休。

有一次,小張衡和爺爺奶奶在夏夜里乘涼,他仰望天空,為尋常而又神秘的星星所著迷。他想認識它們,但卻觸摸不到,于是他生出了一個想法:數數看這些星星到底有多少顆。

于是他仰起頭,跟不斷閃躲的星芒做了一整夜的斗爭。夜空下,一雙溢滿好奇和求知欲的眼眸,與疏朗的星辰交相輝映。

或許就是從那一刻起,一顆探尋宇宙奧秘的種子已經在小張衡的心里種下。當晚他并沒有數出星星究竟有多少顆,但卻在日后締造了中國古代璀璨耀眼的天文學成就,為橫跨數千年的中華文明留下了一抹永不磨滅的驕傲。

張衡天資聰穎,又刻苦好學。少年時期的張衡已經熟讀五經,寫得一手好文章,漸漸地,他的名聲傳開了。然而張衡生性淡泊,對功名利祿并不熱衷,官府慕名前來征辟舉薦,都被彼時醉心于研究學問的張衡拒絕了。

16歲時,張衡揮別家鄉,踏上了游學之路。他先后到達了當時的學術文化中心三輔和最高學府所在地的都城洛陽。這時期的張衡志趣主要在文學上,他工于辭賦、詩歌和散文的創作。

30歲時,張衡經過了十年的精思傅會,終于完成了一生的代表作《二京賦》(由《西京賦》和《東京賦》組成)?!抖┵x》和班固的《兩都賦》堪稱東漢文學的“雙璧”,是漢代大賦的最高水平。

30歲以后,張衡的研究重心逐漸轉向天文學。然而張衡并不是徹底地“棄文從理”,而是進入了“文理雙棲”的時期。其時張衡大賦的創作一度陷入了僵固的困境,對于鋪排和堆砌技巧的執著,限制了其文藝美感的傳達和真實情感的表達。張衡敏銳地察覺到這個問題,因而開始嘗試擺脫大賦的創作技巧,以平淺清麗的字句,抒發真情實意。

其中《思玄賦》展現了張衡受道家影響的哲學思想,文中把天上星星的秩序與人間社會的秩序融為一體,主要說明“兇吉倚伏,幽微難明”(認為福和禍互相依存,是福是禍難以看清)的主旨。《思玄賦》雖有漢代濃烈的“政治預言”的色彩,卻也可以看作是他“文理雙棲”的一個代表作品。

到了晚年,張衡傾向老、莊,主張無為,人生無常、遁隱厭世的思想愈發明顯,但他始終秉持著很強的政治責任心。中通外直的個性,使他見不慣官場的污濁奸詐,以及當時社會上對讖緯[1]的迷信風氣,因而那個時期他大多數的作品都表現出對現實的否定與批判,也表現了他對人民的關懷。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班戈县| 临桂县| 万全县| 繁峙县| 万州区| 台州市| 色达县| 武川县| 偃师市| 义马市| 石棉县| 南昌市| 镇远县| 巴南区| 广灵县| 大埔区| 紫云| 普定县| 定南县| 合山市| 黔西县| 恩平市| 吉木乃县| 潼南县| 潍坊市| 武安市| 屏东县| 辛集市| 南投市| 东宁县| 商南县| 准格尔旗| 永丰县| 麟游县| 迁安市| 钦州市| 从江县| 新巴尔虎右旗| 龙泉市| 宁乡县| 冷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