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諸葛武侯
- 歷史直播:跟老祖宗們聊聊天
- 夏夜繁星
- 2216字
- 2023-11-08 21:30:00
【光武中興之后,重新建立起了漢朝,史稱東漢!
明章二帝在位期間,政局穩定,經濟發展,史稱明章之治。
漢和帝時期擊敗貴霜帝國,迫使匈奴西遷,復收西域,通使羅馬,實現中國與歐洲首次直接交往,國力極盛,史稱永元之隆。
中后期皇統屢絕,權歸女主,和熹皇后鄧綏以女君之名親政,復平天下,史稱“和熹盛東漢”。
漢安帝親政后朝政腐敗,國勢傾頹;漢順帝推行陽嘉新制,中興東漢。
桓靈二帝興起黨錮之禍,引發黃巾起義,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平叛,導致地方豪強擁兵自重。190年,董卓挾獻帝遷都長安,揭開了軍閥混戰的序幕。
董卓被殺后,漢獻帝東歸洛陽,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220年,曹丕篡漢,東漢覆滅,進入三國時期。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蜀地宣布繼承漢朝法統,建立了沿用漢國號的政權,史稱蜀漢,263年為魏所滅。共歷二世二帝,國祚四十三年。
至此,大漢朝滅亡!】
【漢高祖劉邦:哎~果然沒有千年的王朝啊!就算是乃公的大漢如此興盛,依舊改不了最后滅亡的結局,還要主播,那個黃巾起義是怎么個事?是不是跟秦朝末年的農民起義一樣?】
【是的!黃巾起義,是東漢晚期的農民戰爭,也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組織的民變之一,開始于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當時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斗不止、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又因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
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在巨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竿而起,他們頭扎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向官僚地主發動了猛烈攻擊,并對東漢朝廷的統治產生了巨大的沖擊,為平息叛亂,各地擁兵自重,雖最終起義以失敗而告終,但軍閥割據、東漢名存實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終導致三國局面的形成。
三國啊!一個諸侯爭霸、名臣名將輩出的時代!之前跟大家科普過的網絡小說,有一個分類就是歷史類穿越小說,漢末三國的小說占據了半壁江山!實在是罕見!
后人提起三國,有一句話一直掛在嘴上:蜀漢有蜀漢的浪漫、曹魏有曹魏的風骨、東吳有東吳的鼠輩!這個待會咱們會講到。
而且提起漢末三國,就一定不得不提起一個人!那個人就是蜀漢的丞相!劉備的謀主!被稱為“臥龍先生”的諸葛亮!諸葛亮也被后人評為華夏歷史意難平榜的榜首!】
【劉備:先生!是先生!不過為什么是意難平?難道?劉禪!你給勞資滾出來!】
劉備以為是自己死后,劉禪卸磨殺驢,把諸葛亮殺了,這會兒拿著草鞋準備打兒子了!
【唐太宗李世民:果然是諸葛武侯啊,真是,可惜啊!】
【大唐杜甫: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明太祖朱元璋:諸葛武侯乃是千古臣子典范,最后的結局確實令人唏噓...】
【明成祖朱棣:昔云南僻在萬里,山川險固,歷代罕有能平,惟諸葛孔明以天下奇才、忠信智謀,南征北伐,功蓋一時,遂艾夷之。循至后世,叛服不常,莫能制馭。】
【漢昭烈帝劉備不必急躁,跟后主劉禪沒關系,哎~只能說是天命吧...】
【劉備打賞寶馬一匹、美酒一壺、蜀錦五十匹、各類珠寶十件并留言:還請主播詳細說說!備,感激不盡!】
【既然如此,咱們就說說諸葛亮吧!諸葛武侯也是我的偶像!額,就是榜樣的意思!】
【諸葛亮:亮,愧不敢當!】
【我就說你們這些人這謙虛的毛病得改改!因為你們配得上!】
【諸葛亮:(哭笑不得.jig)】
【言歸正傳!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瑯琊陽都(今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中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文學家。
咱們先看個視頻吧!我也想想怎么講。】
說完,韓宇將一個視頻放到了天幕上...
視頻中,年邁的諸葛亮坐在獨輪車上,手上拿著一柄羽扇,雙目緊閉,淚水順著臉頰流下......
“亮,再不能臨陣討賊,悠悠蒼天,何薄與我......”
【哎~,說實話,提起諸葛丞相,我是真的不知道怎么講了,太難受了!馬德!眾位將士,今晚隨我閃擊東吳鼠輩!】
【孫權:關我東吳什么事!!!】
【你閉嘴!!!】韓宇怒聲道,隨后又平復了一下情緒,接著講道。
【諸葛亮于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瑯琊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瑯琊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
諸葛亮3歲時,母親章氏病逝。諸葛亮8歲時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赴任,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荊州劉表。
劉備依附荊州劉表時三顧茅廬,諸葛亮向劉備提出占據荊州、益州,聯合孫權共同對抗曹操的隆中對,劉備根據諸葛亮的策略,成功占領荊州、益州之地,與孫權、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任命諸葛亮為丞相。劉備伐吳于夷陵之戰失敗后,劉備于永安托孤于諸葛亮。劉禪繼位后,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
諸葛亮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系;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前后五次北伐中原,但未能實現興復漢室的目標。終因積勞成疾,于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陜西省寶雞市岐山境內),享年五十四歲。
后主劉禪追謚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稱。東晉桓溫追封為“武興王”。
剛才放的視頻,就是諸葛亮病逝五丈原的視頻。
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并改造連弩,叫作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華夏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以一己之力把‘諸葛’這個姓氏,變成了智慧與忠誠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