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劉關張問對,劉羽遭受埋伏!
- 雙穿門:我能往返漢末三國
- 余事
- 6047字
- 2023-10-08 14:05:13
劉宏的詔書隨著鴻雁傳書,率先到達冀州、幽州等漢室宗親治理掌控的州郡。他們收到詔書后,看到“攤丁入畝”賦稅改革政策,也是大驚失色!
但他們畢竟都是漢室宗親,天生是站在皇權這一邊,千方百計將詔書宣傳出去,公之于眾。這不是推廣,而是將并州刺史劉羽的奏疏傳播出去。
其實漢帝劉宏的想法,明眼人已經看出來了,想要裹挾天下大勢去推廣這個賦稅改革。因此當地世家豪強自然會聯手反抗。
有些郡縣世家豪強勢力太強大難以宣傳,但有些郡縣封疆大吏掌控很深得以推廣。
幽州涿郡。
這里雖然不是幽州的刺史部所在地,但毗鄰刺史部廣陽郡,距離廣陽郡治薊縣不過數十里。所以幽州刺史劉虞對廣陽郡周邊的涿郡、漁陽郡、上谷郡掌控頗深。
這也讓漢帝的詔書得以傳播出去。
因為漢代識字率很低,所以這種傳播,需要張貼到告示欄,旋即讓胥吏進行宣讀——這就大有文章可做,有些人會故意錯漏,篡改涵義,偏向其他方向。
中華文字博大精深,況且古代沒有標點符號,可能一句話能演變多重含義,譬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出現了18種句讀!
所以漢帝劉宏這才會派遣出宦官,前往地方親自宣讀。比起地方胥吏,他更信任這些依附皇權的閹人。但好在幽州刺史劉虞掌控頗深,深得名望!
榜文至涿郡涿縣張貼時,正值早市,胥吏宣讀中,頓時吸引了一大片人群圍觀,這些人有販夫走卒,有黔首百姓,有過來采購的奴隸家丁等等,全都是底層人士。
十月冷秋,幽州晝夜溫差極大,早晨已經有料峭寒露初現,這個時間段,那些世家豪強、那些豪門大戶,都還在暖和的被窩中抱著暖床寶寶睡大覺呢。
只有底層人士為了生活,已經開始了一日的忙碌奔波之中。但這份榜文,受益最多、最令人共鳴的,同樣就是這些底層人士。
“攤丁入畝?真的會有這樣的仁政賦稅嘛?!”
“土地稅和人頭稅合一,人地合一、人隨地起,不再征收人頭稅,統一征收土地稅,以土地財產的多寡而征收賦稅……”
“三年前正值干旱,我家中糧食欠收,但朝廷的賦稅還要繳納,當地官吏還要強迫我去免費勞役,一家人的生計斷了,不得已只能賣掉兒女,減少口賦。
家中老人為了免算賦入山自縊,如果有這個攤丁入畝,嗚嗚嗚——我一家老小可能還在,還能幸福美滿的生活著……”
“為了減少口賦,很多人生生將剛出生的孩子溺亡……為了減少算賦,很多老人為了不拖累家小,直接選擇自縊……嗚嗚嗚——為什么攤丁入畝不早一點出現?為什么?!”
“是啊!我家中不過幾畝薄田,繳納的算賦和口賦,卻與當地幾百畝地的地主一樣,這是什么道理?!他們土地可以得到稅收優惠,我也有。可人家有幾百畝,我只有幾畝啊!”
“那些該死的有錢人,一個比一個會生,可他們生下來,卻隱瞞人口,逃避賦稅,當地官吏都是他們有關系的人,為他們打掩護,可賦稅額度還在,攤牌下來還不是我們繳納?”
“如果有這個攤丁入畝,一切都不一樣了!誰的土地多,誰繳納的賦稅多。誰的土地少,誰繳納的賦稅少。這不就是世間的道理嘛?!”
“就是就是嘛!”
“并州刺史劉羽是真正的好官,與劉虞刺史一樣,是真正為民做主的好官啊!上一次爆發瘟疫,也多虧了劉刺史!聽說他在冀州賑濟災民、救死扶傷,這是真的好官啊!”
“我還懷疑,這世上除了劉虞刺史外,哪里還有這種好官?但現在看來,是真的有,劉羽刺史這個‘攤丁入畝’賦稅改革,是真正為天下百姓著想!”
“……”
勞役乃徭役的一種,大漢成年人自二十三歲起,每年需要抽出一個月去免費勞動,當然勞動是免費的,你要是出現失誤是要賠錢的,倒貼是常有的事情!
現代資本家看了都要直呼內行!這相當于企業讓員工貸款給自己發工資!
算賦是對成年人征收的人頭稅,口賦是未成年人征收的人頭稅。大漢賦稅主要有“田租”(土地稅)、“算賦和口賦”(人頭稅)、徭役、兵役。
看似“輕徭薄賦”,對土地稅三十抽一,乃是仁政。但問題是,百姓們家中有幾畝土地?那些世家豪強家中又有幾畝土地?
真正嚴苛的“人頭稅”不減,減百姓們家中不多的土地稅,有什么用處?!所以大漢哪怕是“文景之治”,百姓們過得依舊十分凄慘!
可是劉羽這份“攤丁入畝”,可以令大漢95%的人口得到好處。當然很顯然,會損壞大漢5%人口的利益,而這5%的人口,掌握著大漢的話語權!
這個賦稅改革一經宣傳,立刻引發底層百姓的共鳴。宣讀的胥吏不得已,只能高呼道:
“這只是劉刺史上奏朝廷的提議,還沒有下定論呢!陛下下詔宣傳,是想要與民共議。當然結果還要經過公卿商議裁決,有沒有還兩說呢,你們不要想太多了!”
“嘩——”
這個回答頓時令底層百姓們不滿,他們此起彼伏的吆喝著:
“這是仁政,為什么不立刻推廣?”、“還商議什么?都已經天下皆知了!”、“陛下金口玉言,還能更改嘛?”、“袞袞諸公不都是道德楷模嘛?他們不會拒絕的”云云。
恨不得立刻將“攤丁入畝”推廣天下。
這時候,一位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的小販途徑而過,他正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后,漢景帝玄孫,劉備劉玄德。
劉備粗布麻衣打扮,扛著草席草鞋正要趕集,聞言駐足停留,他識文斷字,直接就能看懂榜文含義,因此無需胥吏引導,就能管中窺豹,看到背后的暗流洶涌。、
“陛下這是在借勢,借天下萬民之勢,想要推行這個攤丁入畝。并且,這不僅可以福利百姓,對世家豪強有著巨大影響。對那些小地主也有些小影響。
“那些小地主為了減少攤丁入畝賦稅的影響,肯定會分家,降低到標準線之下,這表面上不會令他們有太大損失,但卻將那股宗族勢力的凝聚力,瓦解了!
“一箭三雕啊!這個攤丁入畝的賦稅改革,乃是一箭三雕之計啊!!!并州刺史劉羽果然有經國濟世之才,那些儒生造謠中傷其賣官鬻爵,純屬污蔑!
“這等才華橫溢,就算舉孝廉為官,都能平步青云。并且其漢室宗親的身份,也能飛黃騰達。唉!我也是漢室宗親,卻只能織席販履過活,人和人的差距……比狗還大!唉——”
劉備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色,但身為未來的蜀漢大帝,自有過人之處,這政治智慧和政治嗅覺,哪怕因為家貧需要織席販履為業,都掩飾不住。
他從“攤丁入畝”賦稅改革中,嗅到了“政治斗爭”的味道。對提出這個賦稅改革的并州刺史劉羽,敬仰崇拜,嘆為觀止!
但回想起雙方都是漢室宗親,身份地位的落差,對各自的境遇不同,又有些慨然長嘆。情不自禁的,劉備嘆息了一聲!
“呔!”
這時忽然有一聲驚雷在耳邊炸響,旋即厲聲言語隨之而至:
“劉刺史這等仁政,對天下萬民都有裨益,就算是俺這等頗有資財的商戶,都能得到好處。在場百姓無不歡欣鼓舞贊頌,為何唯獨你一人,慨然長嘆?好不喪氣啊!”
劉備驚醒過來,循聲望去,那是一位身長八尺,燕頷虎須,豹頭環眼的莽漢,看起穿著服飾,確實頗有資財。其早早起身,應當是集市商賈之一。
方才聲若巨雷,又勢如烈馬,身材魁梧壯碩,當是一員猛士。
劉備問道:“不知兄臺高姓大名,我姓劉,名備,字玄德,家住涿縣樓桑村。”
“樓桑村?劉姓?你是漢室宗親?”
張飛驚異,涿縣樓桑村多是劉姓,皆是漢室宗親,多是中山靖王之后。
“正是。”
劉備神色有些自豪,但旋即回想起自己的境遇,又頹喪下來。
張飛客氣許多,拱手道:“俺姓張名飛,字翼德,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杰。恰才見公看榜而嘆,故此相問。”
漢室宗親的身份在大漢,幾乎是最頂尖的出身,張飛方才還“呔”、“你”的,轉瞬間就變成“公”了,劉備倒也沒有意外。
只是不曾想,劉羽的“攤丁入畝”連商賈都推崇備至,劉備心下嘆息一聲,旋即說道:
“不滿張兄,劉刺史這等仁政,也令我敬仰萬分!感慨其經國濟世之才,一個賦稅改革,可以解決大漢弊端!
“我嘆息的是,這等仁政若是可以早一點出來,黎明百姓就能早一點安居樂業,幸福安康,不用忍受苛捐雜稅之苦,以至于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我嘆息的是,可惜這等仁政,如今就算問世,也只是商議決策階段,想要推行,難如登天啊!我嘆息于此,實乃無奈之舉!”
…
“這是為何?!”
張飛有些驚異,“仁政就是仁政,看榜文前百姓們推崇備至,這就是天下呼聲。陛下既然已經宣傳天下,為何難以推行?難不成,還有人可以阻擋陛下的旨意不成?!”
自然有,世家的力量超乎你想像……劉備心下一嘆,想要婉轉的為其解釋一番,同時與其結交。但這時候,忽然有一個聲音傳來。
“讓讓、煩請諸位讓讓!”
兩人交流間,一位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若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的大漢,推著一車的綠豆紅棗過來。
他沒有去集市趕集,反而跑到了榜文下,九尺身高挺直后,頓時鶴立雞群,近距離看到了榜文內容,他丹鳳眼一瞇,下意識一縷長須,感慨道:
“劉室二仁,果然名不虛傳啊!”
這個“并稱”頓時引人好奇,張飛驚異中聲若巨雷問道:“這位好漢,這‘劉室二仁’的并稱是何意?!哪二仁?!”
劉備心中一動,很快明白了其中的涵義。那名身高九尺的大漢介紹道:
“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后改云長,河東解良人也。因本地勢豪倚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兩三年矣。吾一路從河東南下洛陽,又北上冀州,到幽州。
“這等亡命天涯之中,也讓吾看到了天下蒼生,黎明百姓的現況。京師歌舞升平,但天下早就民不聊生。袞袞諸公只知粉飾太平,京師外廓難民無數,卻無人救助。
“爾等不知道,劉羽刺史赴任途徑之地,每過一地,救死扶傷,賑濟災民,活人無數。在冀州爆發瘟疫時,更是深入災區,以身犯險,鎮壓疫病。
“這等大仁大義,為民做主的好官,卻每每受到百官彈劾,吾不明白這到底是什么世道?可是那些黎民百姓,卻發自肺腑,對其感恩戴德。“仁侯劉羽”、“鴻漸濟世”、“劉室二仁”等評價傳遍河洛。
“劉室二仁,說的是幽州刺史劉虞,與并州刺史劉羽,感謝其開倉放糧、賑濟災民。感謝其救死扶傷、鎮壓疫病的仁義善舉!
“如今這‘攤丁入畝’的賦稅改革一出,這等為國計、為天下蒼生、黎明百姓計的仁政一出。試問這個天下,還有何人可以與其仁義相提并論?!
“哪怕就是幽州刺史劉虞,吾覺得……”
后面的話,關羽沒說,但他卻搖了搖頭,顯然覺得劉虞也沒有資格與劉羽相提并論了。
幽州刺史劉虞為政寬仁,愛戴百姓。而并州刺史劉羽的同樣為政寬仁、愛戴百姓。兩人都是仁義,劉室二仁名不虛傳。
可隨著“攤丁入畝”賦稅改革一出,這的事關國家社稷、天下蒼生的賦稅改革一出,這等大仁大義的仁政一出,那么曾經的仁義就顯得小仁小義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若是以前,關羽這么說,難保不會引起百姓們的反駁,同仇敵愾對關羽出手。畢竟幽州刺史劉虞,是真的為政寬仁、愛戴百姓。
但現在,他們也有些感同身受的共鳴出現!
…
眾人正感慨“劉羽仁義”的時候,涿縣忽然有兵馬出城,行色匆匆,殺氣騰騰。涿郡太守侯氏親自帶隊,劉備忽然看到了一個熟人——公孫瓚。
史記,公孫瓚貴族子弟,但因母親出身低微,只能任書佐。因美貌、聲音洪亮與才智受太守賞識,被邀請為女婿。——正是涿郡太守侯氏。
公孫瓚也是靠臉吃飯由此發家的!
“伯圭兄!”
劉備曾經拜盧植為師,與公孫瓚乃是同窗。
兩人結交為好友,劉備將公孫瓚視作兄長,關系密切。
原歷史中公孫瓚對劉備多有襄助,討董之戰,公孫瓚更是將劉備帶向了諸侯面前,這就是給了一個平臺和機會,真正的知遇之恩!
聞言,公孫瓚掃射過去,看到劉備那異于常人的樣貌一眼認出,頓時大喜過望,竟離隊而至:“玄德!多年未見,你既然在涿縣,為何不來找為兄?”
“唉——”
劉備也有自尊心啊!他拜盧植為師,因為不愛學習,成績不怎么樣,也沒有被舉孝廉為官,后面織席販履過活。這哪里還有臉面去找權貴同學攀關系?
人會因為自己的生活潦倒窮困,漸漸有些自卑!
哪怕就是未來的蜀漢大帝,也是一步一步,通過身經百戰的軍功恢復自信,逐漸成長起來。但未來接連戰敗,同樣在荊州劉表處發出“髀肉之嘆”!
劉備的心態歷程和驕傲,不允許他攀權附貴!
今日忽然看到公孫瓚,不過是情急之下喊出來。喊出后已經有些后悔了,但此時聞言,感受到公孫瓚語氣中的真誠,他還是有些欣慰:
“伯圭兄,備蹉跎過日,一事無成,哪里還有臉去找伯圭兄?”
“玄德怎么如此頹喪?你我兄弟,難道我還能看輕你不成?你一事無成,那就更應該來找為兄,為兄……”
公孫瓚環顧四周,這里人太多了,眾多百姓圍在這里看榜文,而涿郡太守親自帶兵出征,他騎著高頭大馬離隊而至,更是引人注意,很多話心照不宣即可,他俯下身小聲說道:
“為兄可以幫你啊!”
“這……”
劉備一時也想要攀權附貴,實在是織席販履的生活太過窮困潦倒了。但自尊心和驕傲,又令他偃旗息鼓。只能轉移話題問道:
“伯圭兄,先不說備了,你們為何急行軍出征?可是邊關戰事有變?”
涿郡太守親率大軍,不顧城門百姓,竟急行軍出征。這顯然是出了緊急軍情了!
“并州刺史劉羽途徑‘飛狐陘’時,遭受太平道等妖道、太行山匪寇等數萬人埋伏,兩軍爆發大戰。
“劉虞刺史在代郡聞聽此事,正想要率兵馳援,卻因為鮮卑夷狄忽然出兵拖延,不得已只能從涿郡調兵馳援。畢竟涿郡可以直接從‘蒲陰陘’連接‘飛狐陘’。第一時間趕至!”
公孫瓚透露軍情,其實已經屬于違法犯罪,但他岳丈就是涿郡太守。并且此時還有兩位漢室宗親的刺史,以及背后的漢帝劉宏牽連,他根本怡然不懼。
“有問題!”
劉備頓時驚醒過來,大驚失色:“劉羽刺史的行軍軌跡,為何會被太平道那些妖道提前得知埋伏?有人故意通風報信!
“劉羽刺史的‘攤丁入畝’賦稅改革一經問世,就突然被人埋伏了?并且劉虞刺史想要救援,鮮卑夷狄突然就率兵出擊,這不是故意拖延嘛?
“這是背后有人在搗鬼啊!他們竟然暗中利用太平道那些謀反的妖道,以及侵犯我大漢邊疆的鮮卑夷狄出手,想要借機危害劉羽刺史!
“這是與虎謀皮,意圖謀反啊!”
…
“玄德,現在的你,才有當初在盧師門下的意氣風發,揮斥方遒。而不是剛才那股販夫走卒,為了生活計的頹喪自卑!這才是我公孫瓚的兄弟!”
公孫瓚提點道:“玄德,我如今是司馬,兵貴神速、事急從權,我提拔你為長吏,令你率兵兩百民兵與我共同救援劉刺史!”
“這……”
劉備還在猶豫。
但一旁聞言的關羽和張飛等百姓們,卻已經目眥欲裂,怒發沖冠了。
“劉羽刺史救死扶傷,賑濟災民。爆發瘟疫時,挺身而出,深入災區,鎮壓疫病。這等大仁大義的好官,如今卻遭受奸人殘害?!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關羽直接將自己的綠豆紅棗車一扔:“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吾等解良一武夫,仗節死義,就在今日!”
這一番話說的眾人熱血沸騰,張飛張了張嘴,最后聲若巨雷的怒吼道:“俺也一樣!”
在場百姓們群情洶涌,已經自發隨著軍隊殺向飛狐陘。
公孫瓚見此情況,見劉備還在猶豫,恨鐵不成鋼道:“玄德,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間,當有鴻鵠之志!你如此畏首畏尾,還不如這些販夫走卒,你讓為兄失望啊!”
“伯圭兄說的是!”
劉備直接將肩上的草席一扔:
“我也是漢室宗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漢室宗親更有責任。劉羽刺史遭受奸人出賣,此等危急時刻,我若是畏首畏尾,還有何顏面茍活于世?!”
“好,玄德以戰事征召民兵民夫,以押運糧草為由出兵,當無大礙。”
公孫瓚大喜過望,他想要提拔兄弟,但也要兄弟有志氣野心。方才的劉備,畏首畏尾,頹廢喪氣。但如今的劉備,方才有大丈夫的鴻鵠之志。
“一切聽從伯圭兄安排。”
在公孫瓚的操作下,劉備頓時成為長吏,統率著兩百民兵,以押運糧草為由,殺向了飛狐陘。同行的還有關羽和張飛等義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