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復讀之事
- 重回1983從小漁村開始
- 補道的道士
- 2150字
- 2023-11-14 23:47:14
說完分錢的事后,陳父突然想起宅基地的事情,于是看著陳長青說道:“老三,宅基地的事情,我已經申請下來了,也跟村里的人商量過了,還是之前我說的那個地方。”
“然后呢?”陳長青扒了一口飯,抬起頭問道。
“宅基地我已經幫你給申請下來了,你還想我這個老爸幫你把活全干完啊?你也得去幫忙。”陳父看著陳長青一臉不懂的樣子,他不知陳長青這副表情是裝的,還是真的聽不懂。
“哦。”陳長青一聽原來是這事,立即點頭。
不就是干活嘛。
反正現在他時間多的很,又不上學。
不對。
其實陳長青是準備復讀的,手里也有錢了。
只是不弄點成績出來,弄個第一桶金出來,陳長青多少是有點不甘心的。
其實在這個時代,還是要有個大學生身份才好使,而且現在大學生可金貴得很,現在可不像后世那樣,大學生扎堆般搶工作。
現在的大學生可是畢業就分配工作的。
就連大專生都非常搶手,沒辦法,到處都缺人才啊。
“那什么時候開工?”陳長青這時又問。
“沒那么快,得過幾個月。”陳父回應道。
“老爸,家里有這么多錢嗎?這么快就開工動土?”陳長青一聽是幾個月后就要開工了,頓時驚訝的問道。
雖然現在自建房子不需要后世那么多錢,但陳長青也是知道,自己父親出錢幫他建的房屋可不是便宜造價的泥磚屋。
而是磚墻和混凝土構成的房屋,即是磚混結構房屋,在別人眼中,就跟小洋樓沒啥區別。
兩者之間,差的不只是結構,更是造價。
“錢的事情,就不用你擔心了,你現在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給我找個兒媳回來,生個大胖孫子,知道嗎?”這時陳母插話笑道。
“阿媽,你說啥呢,我還小,還沒到娶媳婦的年齡呢,再說了,按照我國的婚姻法規定,男的至少要22歲才能結婚,女的要20歲,我現在才18歲。”陳長青聽到母親竟然在這個時候催婚,皺眉說道。
“18已經不小了,至于你說的婚姻法,在農村,根本就不頂用,如果真照你這么說,我們村都不知有多少人的結婚是不合法的,再說了,到了年齡再補辦一個結婚證不就沒事了嗎?”陳母才不聽陳長青說的話,立即反駁道。
陳長青被自己母親這么一反駁,頓時又沒了底氣。
因為陳母所說,都是真實情況,而且現在可是有所謂的事實婚姻,別以為沒領結婚證就沒事了。
大哥陳長青和大嫂張秀蘭在一旁看著陳母催婚,那是掩嘴偷笑呢,弟弟陳長文則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反正催的人又不是他,他完全感受不到被催婚的痛苦。
“反正我是不想那么早結婚,我還很年輕著呢。”陳長青這時很堅決的說道。
“你現在實歲18,虛歲19,晃20,毛21,轉眼就25了,眨眼就30了,你還不著急,你看看,經常跟你一起玩的朋友,有幾個是沒有結婚的?有幾個是沒有孩子的?”陳母一聽陳長青說出這么堅決的話,像是被惹急眼的母老虎。
陳長青聽到陳母的年齡算法,頓時就目瞪口呆起來。
媽啊。
哪有這樣算年齡的啊。
怎么就眨眼就30了,他明明才18歲啊,這大了十二歲,從哪里來的?
正狼吞虎咽的陳長文聽到自己母親這個說法,差點沒一口把嘴里的飯給噴出來。
“你笑什么?吃你的飯,再笑。”陳母見到老四陳長文一副想笑又不敢笑的樣子,立即給他瞪了一個白眼過去。
陳長青的大哥和大嫂,還有侄子、侄女則一副看戲的樣子。
再說了,小孩子也插不上話啊,他們也不知道該說什么話,他們也挺怕奶奶的。
反正干飯就對了。
“媽,不帶你這么算的,我明明才18。”陳長青咬牙切齒的說道。
“18不小了,你要是不想找娶老婆,那你就給我復讀,給我考上大學。”陳母看到陳長青這個樣子,覺得時機已經到了,趕緊說道。
“原來你是打的是這個主意,我知道了,不就是復讀嘛,我答應了。”陳長青也不傻,瞬間就想明白陳母剛才催婚那段話的真正用意了。
正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
陳母真正想要的是陳長青復讀,考上大學。
當然,如果真找個兒媳回來,陳母也是不會介意的。
“不復讀......那你就給我找個......,什么?你真的答應復讀?”陳母驚訝的看著陳長青。
原本準備好的話,也卡殼了。
“嗯,我答應了。”陳長青說道。
反正八十年代復讀的人多的是,多他一個也不多,少他一個也不少。
大學里的復讀生,也多得很。
再說了,在上輩子的記憶中,陳長青去大城市闖了幾年后,覺得自己掌握的知識和眼界不夠用后,還不是乖乖的復讀一次,考上了一個大學。
所以對上學,陳長青是不抗拒的。
再說了,他可是有了金手指的人,掌握這個年代的高中知識,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長青,你今天沒吃過錯藥吧?我沒聽錯吧?你竟然答應復讀?”一旁的陳長偉露出震驚的神情,仿佛第一次認識他這個三弟。
“以前你不是很抗拒復讀的嗎?”
“大哥,你都說那是以前了,現在不抗拒了,不過,我先說好了,我不會去什么學校,上什么復讀班復讀的,我要在家里自己學。”陳長青補充下。
他才不想上什么夜班、夜校復讀呢,多累啊。
再說了,這可能還得花錢。
當然,陳家花錢也不一定能弄到名額,因為復讀班在這個時候還沒怎么起來,但也有些精明的人已經暗地搞起來。
大部分農村的復讀的學生,有點錢的,最多就是請老師到家里給孩子講解補習。
但陳家也沒那個條件,所以只有報名參加高考后,在家里自己學習了。
“可以,只要你答應復讀就行,不過,在家里學習,你得自覺自律,我們可管不了你太多,也教不了你什么。”陳母笑道。
其實陳母原本就是想讓陳長青報名參加下一屆高考后在家里自己學習,也沒想著送什么學校復讀班跟老師學習。
找人托關系,很麻煩的,還要欠人情。
再說,在陳母看來,在家里自己學習,也是行的,也有大把人通過自己學習考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