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村民們驚呆了
- 重回1983從小漁村開始
- 補道的道士
- 2414字
- 2023-11-08 23:23:02
“還真被你猜對了,我和我大哥運氣不錯,這一次出海,至少捕了五六千斤魚,走,你也過來幫忙抬一下。”陳長青打趣說道,說完后就拉著梁大富,準備往礁石海邊趕去。
“真的假的?在哪捕的,你們捕了五六千斤魚?這是走了什么狗屎運,什么運氣啊。”
梁大富一聽陳長青這么一說,雖然心中很不愿意相信,但是他知道陳長青這個人一向都不怎么會說謊。
所以干脆相信一把,任由陳長青拉著自己走。
“三哥,是真的?你和大哥出海捕到了五六千斤魚?沒有騙人?”一旁的陳長文聽得頓時目瞪口呆,抱著竹筐發愣,不是很相信陳長青說的話。
“你三哥什么時候我騙過你?當然是真的,只多不少,等會你就知道了。”陳長青再次肯定的說道。
聽到陳長青再次承認和肯定,陳長文懵逼過后,整個人都興奮起來了。
腦海中只有三個字,那就是發財了。
發大財了。
恨不得立即抱著這些竹筐到船上去裝貨。
而此時陳母來到停在礁石邊的船上,看著自家漁船上的滿船魚貨,眼中盡是不相信。
她不是很相信這一船魚貨都是自家孩子老大、老三兩人出海捕到的。
“老大,這一船魚,都是你和老三出海捕到的?”陳母瞪大眼睛,十分激動的看著陳長偉問道。
“當然是。”
“平時出海運氣可沒有那么好運,最近老三不是運氣不錯嘛,誰知道拉他出一趟海,我就沾到光了,一出海到漁場就立即碰到了魚群,一網下去就上來好幾百斤。”
陳長偉看著陳母解釋道。
“我當時都忙暈頭,一網接著一網的下,幾乎每一網都爆棚,我那時跟老三都快累壞了,累得口干舌燥都沒有停下。”
一邊說著,一邊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陳長偉不自覺的笑了。
“我現在就回去叫你阿爸回來,等下讓他跟收購站和魚販子的人扯皮,你們先不要賣那么快,要不然指定要吃虧。”
陳母語氣焦急的說道,然后就下了船,連沙灘上的工具都不要了,快步往村里走去,回村里找人去了。
陳長偉看著急匆匆回去叫人的陳母,嘴角不自覺的上揚了一下。
就在陳母離開不久。
陳長青就帶著陳長文、梁大富等人抱著竹筐來到礁石邊。
就連常到海邊趕海的李大海都被叫上了。
陳長青跟李大海說,讓他來幫忙,等下會給他一塊錢作為工錢。
一塊錢雖然聽起來不多,要知道,這年頭,要是天天能賺一塊錢,那一個月就能賺三十多塊,頂上一個普通工人的工資了。
在碼頭干粗活的小工,一天也就一塊多,所以,給多了,陳長青反而會覺得不好。
畢竟升米恩,斗米仇。
李大海的身世是值得同情,的確是有點慘。
雖然透過未來,陳長青也知道李大海這個人的人品是非常好,挺值得放心,因為是個孝子。
但是,幫,也是要有一定尺度。
不能太過了。
李大海本人自然也是知道陳長青叫上自己幫忙,是在同情可憐自己,還給自己開出一塊錢的工錢,心中很是感動,同時對陳長青很是感激。
哪怕是一塊錢,對李大海現在的而言也是很重要的。
平時李大海到海邊趕海,趕幾天海的收獲,也不一定能賣出一塊錢,除非運氣爆棚,撿到青蟹、鮑魚之類的。
但是青蟹、鮑魚這些值錢的海鮮,就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撿到的。
打零工或干粗活的小工,人家可能不要他。
梁大富剛一踏上船,就看到了活艙被擠得滿滿當當的魚,有帶魚、馬鮫魚、鯧魚,小黃魚、魷魚等等,有大有小的。
像大的馬鮫魚,一條就有好幾十條,一米多長。
還有沙蟹、九節蝦、剝皮魚、大眼雕魚等等之類的,加上雜七雜八的其他雜魚,就更多了。
且都是沒有分類的。
“看這架勢,還真有幾千斤,你們在哪里碰到的魚群?”梁大富看著甲板上死掉的海鮮,眼睛一亮問道。
這時陳長偉接過陳長青遞來的竹筐,頭也沒有抬一下,說道:“別光站著說話,都來幫忙,船艙里還有更多,快點幫忙裝貨。”
而一邊的李大海很會見機行事,立即跑過去幫忙。
梁大富見狀,也幫起了忙,因為他知道,這船上有很大一部分的海鮮是要賣給他自己負責的收購站的。
那些二手魚販子,就算想搶,也沒有那么大胃口全部吃下。
“帶魚的收購價是多少?”陳長青比較關心這個,因為船上的帶魚可不少,有上百斤起。
“兩毛八。”梁大富說道。
“草,能不能給多一點點?”
“夠多了,我轉手給別人,也就賺幾分錢。”
“屁,我信你個鬼,無奸不商,東江村誰人不知道你有多富,就差小汽車沒開上。”
“馬鮫魚收購價是多少?”
“四毛,但要兩市斤以上的馬鮫魚才值這個價。”
“低了,低太多了。”
(查了一下八十年代各地沿海的海鮮收購價,發現各地的收購價都是不一樣的,而有些地方,馬鮫魚的收購價就上升到一百市斤,四十七塊,而且是從79年開始,就這個價格了,后面五年都沒有怎么變動過。)
(即是說,四毛七分一斤,不是兩三毛錢一斤,不過,這里的馬鮫魚是要鮮品的,且規格是要在兩市斤以上,兩市斤以下就不值這個價格了,還有就是,有些地方的收魚販一般都會聯合起來壓價的,收購價自然有所波動。)
(像有些地方,在83年,帶魚的零售價更是去到每百市斤就要六十塊,即是六毛一斤,當然,零售價跟收購價是不一樣的,因為中間商要賺錢,收購價自然沒有那么高。)
(作者在后面盡量把價格都抬升一些,好讓主角賺多一點。)
“船艙還有這么多?你們這是在哪里遇上的魚群?”梁大富看著船艙里的海鮮后,都有些驚住了。
原來陳長青所說的五六千斤,真不是假的。
陳長文和李大海兩人看到爆棚的船艙也被驚住了,李大海眼眸中甚至閃過一絲異樣光芒,他緊緊握了一下拳頭。
可能在幻想著未來自己有一天,也會出海打到這么多魚吧。
“我也不知道,我第一次去。”陳長青說道。
“問那么多干嘛,快過幫忙抬下去。”陳長偉喊道。
一筐又一筐的海鮮被陸陸續續搬下漁船,碼頭附近和沙灘附近的村民們都驚呆了。
東江村的碼頭只是一個小碼頭,平常只收一些小船拖網和地籠網的貨,一條船貨都不會太多,哪里見過一筐又一筐的魚貨下船啊,于是附近的村民們紛紛議論起來。
“天啊,這么多魚貨,這是讓誰家的漁船給撈到了。”
“嘖嘖嘖,又有人發財了,上次發財的林家老三,這次又是誰家來著,看著這一筐又一筐的魚貨,至少有好幾千斤吧。”
“我認得那艘漁船是誰家的,是陳老五家的。”
“什么?陳老五?”
“靠,發財了,陳老五發財了,賺大發了。”
“你們看,那是陳老五家的老大、老三,還有老四,天啊,真是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