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價格(求收藏求追讀)
- 重回1983從小漁村開始
- 補道的道士
- 2141字
- 2023-10-01 21:43:47
等所有的貨都分揀完后,陳長青和大哥陳長偉、弟弟陳長文、父親、母親他們一起將貨抬過去過秤。
過完秤后,陳父則是留在碼頭收購站點去算賬和收款。
陳長青就和大哥、弟弟、母親、大嫂以及侄子侄女他們一起先一步將剩下不值錢的魚貨提回家。
大黃狗嘴里叼著一只裝滿魚貨的水桶,左晃晃右晃晃的在最前面跑著,看尾巴的搖晃程度,能看出來,此時的大黃很興奮,很高興。
大侄子和大侄女則是跟在大黃狗后面,好像在追逐著大黃。
“大黃,跑慢點,別把魚貨給弄灑了。”陳長青看著大黃這么興奮著急著回家,不由喊道。
但是大黃狗似乎沒有聽到一樣,跑得更加快了。
“廣學、紅嬌,你們倆跑慢點,聽到沒?”大嫂張秀蘭見到自己兩個孩子這么調皮,于是出聲喊道。
那兩個孩子一聽到媽媽的話,步伐立即慢了下來,不敢再跑快快的去追逐大黃了。
“媽,今天這些貨大概賣多少錢?那些沙蟹、梭子蟹加起來差不多有七八十斤了,蝦蛄,也有二十多斤,那馬鮫魚也有二三十斤,加上另些七七八八的,看起來很不錯。”陳長青詢問道。
“今天收貨的價格不錯,不論是沙蟹還是梭子蟹,大的,都是三毛以上收,大概是在三毛二到三毛七,小點就差了,兩毛五六左右,大的蝦蛄能有三毛六,小的,兩毛五,馬鮫魚是兩毛三,蝦就貴一點,五毛,加上七七八八的,除去此柴油幾塊,能有四十多塊吧,不到五十。”陳母掰著手指頭算著。
“那也挺好的,一個月下來,能攢下不少。”陳長青聽到母親這么說,頓時覺得出海捕魚,也是挺不錯的。
至少比打零工強。
也比入廠打工強,在這個時候,入廠當工人在國人的觀念中,還算是鐵飯碗來著。
“挺好個屁,你以為天天都能出海啊?哪能天天都能有收獲啊,還有,機器不要成本啊,機器壞了,不用修啊。”陳母斜看了陳長青一眼,她從來都不覺得出海捕魚是一個好工作。
畢竟這玩意純粹就是看天吃飯的。
跟農民種田差不多。
如果不是陳父經驗豐富,每次出海都能捕到不少魚貨,一家這么多人,恐怕會經常挨餓。
“你別以為我們每天出海的收獲都很不錯,事實上,那是你爸本事大,經驗豐富,知道哪里有貨,哪里沒貨,像昨天他們有些人都才賣了十幾塊,甚至十塊都沒有,還有純虧本的呢。”陳母看到這個兒子一副氣定神閑的樣子,頓時又開始了說教模式。
陳母可不想陳長青將來變得游手好閑,又沒有吃飯本領伴身,那可是連媳婦都娶不上的。
進廠打工,這個時候也不是那么好進的,畢竟現在可不像是幾十年后。
打零工,累死累活,一天也才賺到一兩塊錢。
“那也總比打零工強。”陳長青說道。
“是這樣說沒錯,要不,老三,你也跟我們一起輪流出海,靠海吃海,跟爸學學,有項本能在身,餓不死的。”大哥陳長偉勸說道。
“再說吧。”陳長青推脫道。
陳母見到陳長青推脫,張口就想再說教,但一想到今天這個兒子跟以往又有些不同,比以往更勤快,先觀察觀察再說。
雖說學習出海也在陳長青的計劃中,但現在,陳長青暫時還不是很想出海。
他得好好研究一下自己獲得的面板都有什么能力,得開發出來。
陳母心里想的是,等分家后,陳長青如果沒有能力創造收入,沒有收入來源,不能養活自己,這如何是好。
總不能一直啃老吧。
再大的家底,也會被啃光的。
陳母一直覺得自己生了這個三兒子,就是生了個祖宗,然后又責怪自己小時候太寵他了,寵過頭了。
當然,陳長青自然不知道母親心中的腹誹。
回到家后。
陳長青一溜煙的閃人了,或者說把自己關在房間內。
此時天也快黑了,陳長青就算是想要找那幾個從小玩到大的發小去玩,時間也不對,干脆研究下那個面板的功能。
“又把自己關起來了,也不知道呆在房間里能有啥好玩的,天天把那幾把鳥槍拆開又裝回,平時上山又打不到鳥。”陳母看到三兒子閃人后,但又覺得這樣的陳長青才是正常的,但難免不了嘀咕幾句,“剛才那個樣子,果然是裝出來的。”
是的。
這個時候,并不禁槍的。
而且有些供銷社還有槍賣,還是明面賣的。
這個時候的家家戶戶,多多少少都有一兩把槍的,沒槍不安全。
東江村這個位置是靠山臨海的,閑時,有人會上山打獵,當然,山上的獵物也不多,更不用說有什么野豬了。
自八十年代以來,南方野豬的數量就一直在減少。
“我也以為三叔子變好了,沒想到,還是這樣。”大嫂張秀蘭說道。
“他就那個樣,變好,我看是不太有可能了。”陳母搖了搖頭,然后看向小兒子,“阿文,去將那兩條大黃魚拿出來。”
“對了,秀蘭,把魚和蝦還有小螃蟹都挑一些出來,挑好的,要用大碗裝,給那林老三家送去,他們能送大黃魚,我們也得回。”陳母是不想欠別人家人情的。
哪怕他們要感謝的是自己的二兒子。
人情債難還。
更何況,她這個二兒子是體制內的,公是公,私是私,陳母不想讓事情變復雜了,萬一被纏上了,到時候人情越欠越多,那就更麻煩了。
“媽,我知道了。”張秀蘭立即應下了。
“阿偉、阿文,我們將其他的都殺了,大的紅燒或清蒸,小的拿來曬,小蝦也一樣,弄一碗,剝殼曬蝦仁,把小螃蟹都弄干凈后,直接下鍋油炸。”陳母說道。
在這個年代能用油去炸小螃蟹,說明家底是很殷實的。
一般人家可不啥不得用油去炸螃蟹,因為實在是太浪費了,而且油也挺貴的,哪家能這樣經常吃啊,一個月能這樣吃一兩次,已經很不錯了,平時做菜放油也不敢放多。
油放多了,是會被罵的,罵不會過日子。
沒一會兒。
張秀蘭就挑好了一大碗好的魚、蝦還有螃蟹,就準備往林老三家送去。
雖然林老三家也是以靠出海捕魚為生計的,家里不缺這些,但送與不送,是兩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