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作者序:手到病自除

一轉眼,普及中醫健康養生的工作已經走過十幾個年頭了,有很多讀者朋友向我反映:“您以前寫的書我都拜讀了,照著您說的方法來實踐,自己和家人都很受益,但是感覺有點不過癮,能否再寫一本有針對性治療的書供我們參考學習,我們也想和您一起進步,否則我們永遠都是門外漢。”

故此,有了今天這本《黃帝內經·徒手健康法》的問世。

俗話說:“三十以前人找病,三十以后病找人。”你找病的時候可能找不著,病要找你的時候你是跑不了的。

三十歲之前,人體的先天元陽之氣充足,對外界環境的適應性極強,很多人通宵熬夜之后,睡個覺就補充過來了;喝酒喝多了,養個一兩天接著喝也沒事;什么涼的熱的統統不在話下,真是吃嘛嘛香,干啥不累,簡直就是鋼鐵戰士。

你要是和這樣的人談健康養生,輕則被譏笑或不屑一顧,重則被挖苦貶損,因為他有年輕做本錢,什么都不在乎,還會和你抬杠:“我這么折騰怎么就沒有病呢?”

這就是“三十以前人找病”的現狀。因為這樣的人現在找不到病,所以他很牛。但是,過幾年咱們再看他,這時該有的病都有了,事實上,病要找人的時候誰也跑不了。

一般來說,人在沒病的時候,跟他談論健康往往不會重視,一定是在自己失去健康以后,才知道健康的可貴,開始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

時代在變化,現在年輕人也怕病敲門了,開始對疾病有了敬畏心。有一位小朋友轉發給我一個小段子:“明知熬夜傷身體,偏要蹦迪到天亮,回家躺床上,懊之,悔之;而后起身,一杯枸杞配大棗,大口飲之,滿心安慰睡去。此乃:朋克養生。”

其實,這種一邊糟蹋自己一邊自救的新型養生方式,比如整夜泡吧喝酒,在酒里加點黨參;一邊暴飲暴食,一邊吃健胃消食片;熬最深的夜,買最貴的眼霜;玩手機怕損壞視力,于是換上了綠色的壁紙;等等,都不是養生,而是換著花樣地逆生、戧生。

前面提過的“三十以后病找人”是什么意思呢?是指人到中年以后,整體機能處于下降狀態,再加上事業、生活等各方面的壓力,疏于對身體的關照,久而久之,五勞七傷不請自來,終致疾病遷延難愈,毫無生活質量可言。

疾病來臨時雖然痛苦,但也是我們脫胎換骨,重塑生命健康的一個契機。我的老師胡海牙先生是道家學術的傳人,他曾經告訴我,宋代的道教修煉大師白玉蟾祖師,甚至《千金要方》的作者孫思邈真人都說過類似這樣的話——歷代成就的“大醫”“高道”,無不是在患有惡疾以后才修煉成道的。

為什么?因為他們能深深地體會到疾病給人帶來的痛苦,想通過一些修煉的方法來解除它。其實,“治未病”在《黃帝內經》里早就談過,可是往往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我們知道有預防醫學,可大家現在也只是知道預防的工作就是打預防針,這就是預防醫學最主要的“貢獻”跟特點之一,其實不是這么回事。

我以前講過人生無非三件事:一件是老天爺的事,一件是別人的事,一件是自己的事。那么身體、心理健康都是自己的事,我們要圍繞自己的事展開,因為老天爺的事你管不了,別人的事你也管不了。把自己管理好就是最快樂的事。

比如,早期感冒發生的時候,盡量不要用抗生素治療。并不是說抗生素不好,早期的感冒發熱發生以后,最直接的治療方法是什么?當自己辨別不清是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的時候,第一時間千萬不要用藥。如果用不好藥,病邪就入理。

從中醫的角度來講,感冒在某種意義上是正常的排毒現象,有一句話叫:“感冒七天,治也能好,不治也能好。”這種情況占90%左右,還有10%是因為耽誤了病情的治療,引起肺炎或其他炎癥,實際上早期的感冒最忌諱誤治。

一千八百多年前的醫圣張仲景在《傷寒論》里有三分之二的篇幅談的是什么問題?救誤——別的醫生治壞了,我再重新調整。救誤是一件挺麻煩的事,不好治。比如寒邪入理以后,最忌諱的就是用大量的寒涼藥。如果感冒發熱、流點清鼻涕,老人經常會說:“趕緊弄點姜糖水,多喝喝。”喝進去以后蓋上被子發發汗,是不是就舒服了?這是正治法。如果你能判斷是因為受寒導致的感冒、流清鼻涕,喝點姜湯的效果是非常好的。當你不能確定是因為受寒的時候,那就喝點白開水,好好休息,也能緩過來。

抗生素在全世界的銷量都是非常多的。藥是好藥,如果不會用,產生的副作用是非常大的。尤其是當人得了風寒感冒的時候,再進行輸液消炎,會給一大半患者的身體帶來毀滅性的打擊。本來就是體內有寒,你有寒,身體發熱是讓它出來。發汗在中醫學的治療方法中叫解表——給表散出來,讓寒邪從毛孔出來。

可是大部分抗生素的性質是偏寒涼的,當大量的抗生素進入體內,體寒跟外面的寒克在一起,壓制在體內,會導致肺泡上很多擠住的痰涎出不來,變成所謂的支氣管擴張。怎么擴張的?為什么擴張?專門有個通道要出去,現在被蓋上了,排不了,只能擠壓在別的地方,從別的地方出去,最后就變成一種慢性炎癥,低熱。像這些病治療起來很麻煩,其實感冒發熱用一個手法調理起來很簡單。有一天晚上我有應酬,回去以后稍微有點鼻塞,喝點白開水,自己捏一捏風池穴,第二天就舒服多了,很簡單,就是手到病除,該找病因找到病因,用極簡的方法就把疾病祛除。

在多年行醫過程中,我逐漸發現,很多疾病過于依賴藥物的使用,一些藥物的毒副作用甚至超過了疾病本身,給患者身心帶來了極大的損害。

古人云,是藥三分毒。再反觀《黃帝內經》一書,發現古人在治療方面主要以針刺、艾灸、導引、按蹺為主,全書只涉及了十三個方劑,故此引發了我對無藥物治療方法的深入探索。

有一次,我讀到了一篇文獻。20世紀50年代,成都有一位按摩高手叫黃萬香,不使用任何藥物,僅通過手法就治愈了一位危重的肝硬化患者。后來這位患者辭去了公職,專心向黃萬香學習這門獨特的按摩技法,并由此引申出在臨床中應用按摩手法對一些內科疾病進行治療,取得非常好的療效。

我平時在診療中主要還是以處方藥物為主,偶爾也會使用手法幫助患者進行脊柱關節的調整,補充因單純使用藥物帶來的不足,從而使療效倍增,因此對于藥物以外的治療方法格外留心。

機緣巧合,在成都的一次會議上,恰好當時的成都市中醫管理局局長趙文也參會,會后我向趙局長打聽關于黃萬香的傳奇故事及傳人。恰好趙局長和黃萬香的弟子張誠毅先生是老相識,也就是被黃萬香治愈肝硬化的那位患者,我在趙局長的介紹下認識了張誠毅老先生。雖然與老先生只是一面之交,但回京后拜讀其大作,深為老先生的學養所感動,由此觸發了我對外治手法的進一步研究,這就是今天呈現給大家的這本書。

我為什么要推出徒手健康法?因為在臨床上,尤其是一些偏遠山區或城市,用藥的質量跟不上。比如四環素、土霉素、氯霉素,以及慶大霉素等很多藥物到現在都被淘汰了。長久用中藥也有一定的抗藥性,祖祖輩輩用了幾千年,基因里也會有一些儲存。

大環境變了,藥物變了,從過去純自然到現在人工栽培,再到用農藥化肥催起來的藥,整個藥性發生了改變。真正東北的老山參,長到10克需要兩百年到三百年,為什么老山參的價格貴?因為它從日月精華中吸取了大量的能量,所以它的力量比較大。可是我們現在看人參,把籽撒上去以后,換個地方,從東北移到中原河南也種人參,三個月長得跟胡蘿卜似的,所以我們在臨床上給它起了個名叫蘿卜參。有藥效嗎?也有,可是跟幾百年的老參比起來差得太多。

吃了幾百上千年的沒有農藥化肥污染的草藥,你的身體是默認的。如今藥性發生了改變,環境發生了改變,包括我們的身體也在跟著進化,它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

現在經常看到中藥也有副作用,也會讓人過敏,基于這一點,索性我連中藥都盡量少開。可醫生不用藥有些問題解決不了,那么我就盡量開一些純天然的,而且相對便宜的藥物,來糾正體內偏的狀態。

能不用藥就盡量不用。我的治療方法是什么呢?扎針。很多人也害怕,畢竟一根針扎在肉里酸麻脹,人會害怕;畢竟是破壞性的損傷,也不好。最后就是做手法,摩挲摩挲,胡嚕胡嚕,揉揉,大家最后反映說:“不錯,舒服。”

我一直在思考,這么好的方法為什么沒有傳承下來呢?

在過去,手法的傳承一定是有嚴格的師承,對施術者各方面要求極高。

其實,從戰國時期至今,中醫的醫理、藥理、針理、病理、治療方法基本上沒失傳,只有一個東西失傳了,就是按摩的方法。像《史記》中記載的一部專門講述按摩的著作《黃帝岐伯·按摩十卷》已經失傳了,因為它對施術者的要求太嚴格了,就是你要修煉、練功,還得是特殊的人才。

《黃帝內經》里有一個記載,把龜按在那兒,把手輕輕放在龜的背上,多長時間龜可能就不行了,這樣的人可以做手法,因為手上是帶有特殊能量的。所以,手法一直慢慢地處在失傳的狀態,但是手法治療技藝在民間還是有所流傳的,被一些真正喜愛的人士私下里傳承,甚至可以治療一些危重癥患者,從而彌補了現代醫學的一些不足。包括像捏脊、刮痧等方法還有流傳。

比如河北高陽的腹部按摩大師安純如,他通過按揉腹部,配合穴位按摩就能治療很多疾病。老先生在晚年口傳心授留下了一本《按摩經》,里面記載了很多運用手法治療疑難雜癥的技術,臨床效果非常好。

再比如北京地區以正骨手法聞名的劉壽山老大夫,他繼承了清代宮廷“上駟院”按摩正骨的手法,治療骨傷科的跌打損傷及內科疾病也是效如桴鼓。

據他的傳人講,有一次一個癲癇患者突然發作,口吐白沫,抽搐不止,就在旁人束手無策的時候,只見劉壽山老先生迅速地在患者的腹部進行手法施術,很快患者停止了抽搐并清醒過來。他的弟子臧福科先生在他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振腹的手法,對于一些內科常見病也有著很好的療效。現在劉壽山老先生的按摩手法已經是一個很重要的按摩流派了。

另外,像前面提到的成都的黃萬香老人,她也是很有特點的,都是通過手法的治療解決一些疑難重癥。

這些年我跟這些老前輩的傳人私下里學習、交流、溝通,從他們的身上挖出不少寶貝。這些寶貝看似平淡無奇,有時卻發揮著神奇的作用。

其實,很多大醫生已經把大量治病救人的智慧和方法留了下來,就看我們有沒有福氣去好好地學習和掌握。

很多人想學中醫,想用中醫的方法解決自己和家人的病痛,卻不知道從何入門。實際上,最快的辦法就是先從最初級的地方下手,而且下手就能有效。

中醫易學難精,要做得出神入化真得要好好下功夫。學技術很容易掌握,但理要通,不明理,好比老母雞抱著石頭趴窩,趴死了也是石頭子,孵不出來小雞。

我推薦的養生方法是什么?就是通過雙手在人體的體表以推、拿、按、摸的形式進行診斷、治療和自我保健的一種健康法。很多人可能會有異議:過去接觸的都是推、拿、按、摩,是不是寫錯了一個?沒有,是故意用這個字來形容的。

推、拿、按是治療方法,摸是診斷,相當于中醫學里的觸診。《醫宗金鑒》“正骨心法”中的八法之一就是摸,而且是第一位,簡單易學,安全有效。對一些慢性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脾胃病、婦科病等,都可以通過推、拿、按、摸的手法進行調治。

在講到這些方法的時候,大家一定會知道很簡單。知難行易,其實你能了解到正法有時需要很大的緣分才能聚合起來,因緣際會才能知道這個法是正法。

今天,我把這本《黃帝內經·徒手健康法》奉獻給大家,希望各位讀者朋友,與我一道用這簡單的手法幫助更多的人。

武國忠

2022年12月7日于北京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县| 轮台县| 织金县| 淮滨县| 井冈山市| 湛江市| 张掖市| 北辰区| 绥滨县| 香港 | 都兰县| 漳平市| 贵定县| 云阳县| 丹巴县| 苏尼特右旗| 栖霞市| 灵璧县| 嘉荫县| 剑川县| 海口市| 阿合奇县| 镇远县| 巴彦淖尔市| 嘉定区| 普安县| 安新县| 丹巴县| 磴口县| 彩票| 韶关市| 兴义市| 嵊泗县| 巴中市| 丹巴县| 开封市| 措美县| 崇信县| 城口县| 曲阜市| 辽阳市|